牛秀粉
為深入了解河南省對高職稅務專業人才需求現狀,提高稅務專業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效果,使稅務專業成為緊跟市場、貼近行業的專業,我們從2015年至今通過深入企業,對兄弟院校進行參觀學習等方式,對稅務專業用人需求、人才規格要求和兄弟院校的做法進行了調研,情況如下:
河南省稅務會計專業人才需求情況分析
牛秀粉
為深入了解河南省對高職稅務專業人才需求現狀,提高稅務專業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效果,使稅務專業成為緊跟市場、貼近行業的專業,我們從2015年至今通過深入企業,對兄弟院校進行參觀學習等方式,對稅務專業用人需求、人才規格要求和兄弟院校的做法進行了調研,情況如下:
深入企業和社會中介機構,例如河南省東方絲綢有限公司、河南省大通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河南勝盟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河南大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等,了解企業的崗位設置、對本專業高技能人才需求及往屆畢業生所學課程的應用情況。
在兄弟院校方面,參觀學習河南省財稅高等專科學校、利用網絡資源交流了解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稅務專業課程設置以及實訓課程的開展情況。
我們深入企業和社會中介機構調查,了解了用人單位對我校稅務專業畢業生相關情況的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稅務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
在本次的調研中,企業普遍表示需要專業的稅務人才,以適應稅收實際工作需要。河南大通稅務師事務所所長還特別強調了稅務知識在會計人員工作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會中介機構也需要大批精通稅務知識的專門人才。在各大招聘網站,招聘稅務專門人才的企業也比較多。
(二)稅務會計專業人才相關的崗位設置
高職院校的專業是根據崗位群或工作領域的需要設置的,有什么樣的崗位群或工作領域,就應設置什么樣的專業。雖然稅務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方向稅務會計,但該專業畢業生畢業后不僅能適應稅務會計的工作內容,也能適應其它崗位的一些工作內容。與該專業相關的工作崗位主要有三個即稅務會計、稅務代理和公務員。
(三)相關崗位對稅務專業人才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的要求
調研的過程中,了解到企業除了關心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外,對畢業生的學歷要求不高,比較重視職業資格證書,對英語和計算機是否過級持無所謂的態度。
對于畢業生其他素質方面。企業比較重視員工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員工的思想品德;關心畢業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持續學習能力;還有一些企業傾向于招收農村生源的畢業生,一些企業傾向于招收男性,一些企業傾向于招收學生干部和黨員。
(四)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畢業生工作情況的反饋
我們這次走訪的公司都是我校畢業生就業實習基地,用人單位對稅務會計畢業生的總體評價是:畢業生責任心強,工作態度端正,愛崗敬業,學習能力強,能夠從基層做起,具有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比如稅務專業6名學生在河南大通稅務師事務所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不怕苦,不怕累,得到公司員工的高度認可;該公司希望我們今后能為他們公司輸送更多更優秀的稅務專業的畢業生;在河南東方絲綢進出口有限公司工作的1名稅務專業畢業生學習能力比較強,在短期內就能掌握工作內容,并能獨立工作。
用人單位在肯定畢業生的同時,也對稅務專業畢業生的培養提出了一些建議:例如加大稅法課程的課時量,讓學生透徹的掌握稅法知識;加大實訓課時量,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多開設一些關于人文、社會和藝術類方面的選修課,使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到各方面的知識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了解一些涉世哲學,是學生與社會實現零距離就業;鼓勵學生在校考取各種資格證書等。
在國內,除了我校開設有稅務專業以外,還有一些專科或高職院校開設的有稅務專業,如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等。由于河南省比較知名的高職院校中只有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開設有稅務專業,限制了我們的實地調研,對山西省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在網上進行了調研。
(1)招生、就業情況。這兩所老牌的專科學校的稅務專業規模不是很大,一般為2—3個班,生源主要來自于本省,畢業生在都有良好、穩定的就業渠道。
(2)從課程設置來看,這兩所學校都是以專業課為根本,重視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和社會能力的培養。
這兩所院校都購置了網中網納稅實務軟件,電子報稅、稅務稽查、納稅籌劃和納稅征管系統軟件等,建立了專門的實訓室供學生實訓使用,實訓室即可以作為教師授課的平臺,也可以為學生手工模擬實訓和崗位實訓提供必要條件。
山西財政稅務學校的教學模式值得我們參考學習,該校采用的是“3M教學模式”和“1311工學交替教學組織形式”。該校的教學模式有兩個特點,其一是實訓課程比重大,其二是實訓安排在第五學期的工學交替頂崗實習。
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稅務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培養知識、能力和素質兼具的創新型人才。所以,應該從發展專業、服務社會的角度出發,擴大專業生存空間,積極主動的進行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強化素質教育,實現稅務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一)完善理論教學體系
稅務專業的理論教學體系的改革應該參考社會各級用人單位對該專業畢業生知識結構的客觀要求,以用人單位對人才基本素質和職業能力要求為主線構建理論教學體系,完善教學標準、教學計劃和教材,提高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學會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1.應根據其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分設理論主干課。理論課程一般應該包括:財政與金融、稅法、稅收管理、稅務會計、納稅籌劃、稅收代理、納稅籌劃和稅法綜合實訓等。
2.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理清課程的開課順序。在安排課程開課次序時,應實現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最后綜合點撥,達到熱能生巧。稅務專業的課程開設次序可以設置如下:財政與金融-稅法-稅收管理-稅收管理實訓-稅務代理-稅務代理實訓-納稅籌劃-納稅籌劃實訓-稅務會計-稅務會計實訓-稅收綜合實訓。
(二)改革實踐教學體系
學生系統的學習理論知識之后,一般都掌握了從事稅務工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但要真正掌握并運用這些理論,必須通過實踐。由于稅務專業是一門應用性十分強的學科,所以其突出特點就是實踐性。提高稅務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首先要加強學生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和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教育,同時努力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所以我們在進行理論教學體系改革的同時,應突出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突出職業能力培養。
根據稅務專業的崗位分析,各級各類用人單位的崗位要求來確定學生必備的實踐能力要素和結構,繼續構建四級實訓實踐教學體系,即隨課分散實訓、分課綜合實訓、專業綜合實訓、頂崗實習,形成“由淺入深、由易入難、由專項到綜合、由模擬到實操”的五步“階梯型”實踐教學模塊。改革稅務專業綜合實訓的實訓內容。
(三)加強素質教育
良好的身心素質和健全的人格是畢業生從事社會活動的保障;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堅定的政治信念是畢業生從事社會活動的基本條件和基本素質;畢業生的獨立工作的能力是其從事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其創新能力是企業和個人發展的靈魂;畢業生的學習能力決定了其未來的競爭力;畢業生的溝通能力是其事業成功的基本保證。所以高職高專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還要利用團日活動、素質拓展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作者單位:河南經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