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鏃江 馮彩鳳(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廣東廣州 510925)
?
跆拳道運動員專項力量素質的特點及訓練方法研究①
楊鏃江 馮彩鳳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廣東廣州 510925)
摘 要:跆拳道,是雙方練習者按照一定的規則,通過使用各種跆拳道技術以戰勝對方為目的的一種競賽活動。它要求練習者所使用的動作要實用、有效,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對抗的比賽中戰勝對手。競技跆拳道中經常能戰勝對手的得點率比較高的動作大致有8~10種,動作雖然不多,但實用,該研究通過文獻資料法查閱了大量目前國內外對跆拳道運動員專項力量素質進行研究的科研成果,并通過實驗法對廣州體育學院部分跆拳道運動員力量素質進行了測試,經過數據分析,初步提出了跆拳道力量素質的訓練方法。
關鍵詞:跆拳道 力量素質 訓練方法
力量素質是跆拳道運動員所必須具有的身體素質,其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比賽中跆拳道運動員專項技、戰術的運用和發揮。
跆拳道運動員只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將技、戰術運用自如,而擁有良好的力量素質又是具備各項身體素質的基礎,是掌握運動技術、提高運動成績的關鍵。
跆拳道是力量、速度和技術綜合協調的對抗性項目,雖然跆拳道腿法講求速度快、變化多,但腿部力量始終在比賽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跆拳道運動員在競賽中是以擊打有效部位并達到一定效果為記分標準的;否則,在競賽中即使運動員能夠運用靈活的步法、較快的速度和協調的技術擊中對方的有效部位,但未能使對方產生一定的位移,最終將無法得分。
筆者通過檢索文獻對跆拳道力量素質的特點進行了大量分析,并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初步制定了訓練方法。
1.1 研究對象
文章以廣州體育學院跆拳道隊4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全部為男性,平均年齡(20±2.2)歲,平均訓練年限(2±1.2)年。
1.2 研究方法

表1 訓練前后對比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中國期刊網、www.google.com搜索引擎的相關檢索和廣州體育學院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查閱有關跆拳道力量素質的文獻資料52篇,參考相近項目有關機能評定、機能狀態、生理生化指標、運動訓練方面的論文50余篇。了解當前相關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確定了研究方向和內容。
1.2.2 實驗法
將40名運動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平均年齡、實驗前力量素質等各項指標無顯著性差異。實驗周期為兩個月,對照組在兩個月的訓練當中只安排技術練習,實驗組在技術練習的基礎上加力量素質練習。
表1說明實驗組的運動員經過兩個月的技術和力量的練習,力量素質有明顯的增長;但對照組的力量素質沒有明顯變化。
力量素質是競技運動項目中的重要素質,在許多運動項目中,良好的力量素質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其對其他運動素質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力量素質是指身體的某一部位用力或對抗阻力的能力。跆拳道運動是以腿為主的技擊格斗運動,其腿法技術的施展除大腿的股四頭肌工作外,還要腰肌及股后肌群參加工作,這些股肉參與工作形成合力,產生強大的擊打效果。
現代跆拳道的技術已無秘密可言,力量素質是所有素質中最重要的,是取得擊打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跆拳道的力量主要是以絕對力量為主。
按照上面的文獻資料分析,跆拳道力量和技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在緊張而激烈的比賽中運動員體能消耗很大,如果沒有良好的力量素質作基礎,跆拳道技術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2)跆拳道力量素質的提高為進一步提高和發揮運動技術打下了良好基礎。
通過力量訓練,能改善神經中樞之間的協調性,提高大腦皮質的興奮、抑制和轉換能力;改善心血管和呼吸消化系統的功能,增強肌肉中氧化酶活性,從而提高跆拳道運動員的有氧代謝能力。
上述幾點表明,不管是運動員運動技能的增進,還是運動壽命的延長,跆拳道運動員技術的提高都與力量素質有直接而緊密地聯系。
按照跆拳道力量素質的特點,在其訓練過程中還要進一步闡明的是:(1)跆拳道力量素質的發展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需要長期、科學、系統的力量素質訓練來積累。沒有良好的力量素質作基礎,跆拳道技術運動作便無法完成,運動成績就得不到提高。(2)力量素質提高的快慢與訓練計劃有直接關系。如力量訓練應盡量落在超量恢復期。不同的運動項目對身體素質的要求雖然有所不同,但發展專項力量素質能促進其它素質的提高。
力量素質的好壞也影響著機體抗疲勞的能力,雖然力量素質的提高必然增強跆拳道運動員的搞疲勞能力,但要警惕過度力量訓練會縮短運動員的運動壽命。
(1)根據跆拳道運動的競賽規則,其在比賽中主要采用腿法進攻,因此腿部力量訓練尤為重要。通過實驗,該研究認為深蹲換跳步和負重深蹲是發展腿部力量耐力的有效練習方式。
深蹲跳換步:一腿屈膝,另一腿向前伸;深蹲用力蹬起跳,并且伸直腿,兩腿反復連續進行,每組10~20次,組間間歇1 min。負重深蹲;肩負杠鈴,身體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腿屈膝下蹲,背部挺直,蹲至最深位置后迅速挺腰直膝,身體回到直立位置,每組10~15次,3~5組,組間間歇2 min。
(2)腹背腰肌力量訓練,可采用練習的方法有:兩頭起、肋木舉腿、側腹肌起坐、仰臥起坐等,一般每組20~40次,做3~5組,組間間歇2 min。
(3)直接腿部力量練習。騰空抱膝跳:身體直立兩腳同時原地跳起,身體騰空;隨蹬地兩腳迅速屈膝上提,兩手抱緊雙膝,隨即放松,展髖伸膝雙腳落地,仍成直立姿勢。如此連續進行,每組15~30次,3~5組,組間間歇1~2 min。原地提膝:身體直立,一腳蹬地后迅速屈膝上提,至最高位置后放松下落支撐,另一腿同樣屈膝上提,交替進行。每組30~50次,4~6組,組間間歇2~3 min。立定跳遠:從直立開始,一腳蹬地跳起,另一腳前跨,落地后蹬地起跳,換前一只腳前跨,如此重復連續進行。連續踢打沙袋:在小綁上小沙袋或其他重物,用各種踢打沙袋,增加踢打難度。
做完力量練習后應立即進行快速空擊和呼吸練習。空擊和呼吸聯系是力量訓練中的重要因素,但人們往往忽視這一點。力量練習后立即空擊會提高運動員肌肉的彈性。呼吸方法一般是用力時吸氣,放松時呼氣。
通過對文獻資料進行匯總研究,及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研究,表明力量素質在跆拳道項目中是非常重要的。
該研究通過實驗,提出了一系列的訓練方法并結合一系列事實說明力量素質與運動技術的關系。力量素質的訓練不應急于求成,應該是在合理的訓練情況下,循環漸進地積累下來。并要注意合理安排訓練強度,注意保護運動員的安全,及時了解運動員身體機能在力量訓練后的反應,在進行力量訓練時應該考慮是否結合動作技術進行訓練。
參考文獻
[1]李蘭忠.跆拳道運動員專項快速力量訓練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2.
[2]何瑋琇.淺析跆拳道運動員的力量特點及訓練方法[J].搏擊:武術科學,2015(3):64-68.
[3]鞠杰.論我國優秀青年跆拳道隊員的快速力量訓練[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1.
中圖分類號:G88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3(c)-0026-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9.026
作者簡介:①楊鏃江(1985,7—),男,漢,廣東汕頭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