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春重慶市潼南區梓潼中學
論學生快樂學英語
陳建春
重慶市潼南區梓潼中學
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快樂學英語的基礎;自然、輕松、愉悅的語境,是學生快樂學英語的橋梁;科學高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快樂學英語的保障。
基礎;橋梁;保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對英語產生了興趣,他才會主動學、樂于學。學生的興趣是要靠教師的引領和培養,這就要求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因為它是關系到教和學成敗的因素。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呢?首先優化情感資源,做到寬嚴適度。新課程帶過學生的是全新面孔與思維方式,而帶給教師的是全新的挑戰,而今的教育圣地是師生互動的精彩舞臺。教師不僅是教學的設計師、組織者和指揮者,同時也是擔任各類角色的參與者,他不僅是嚴師更是學生的朋友。原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做教師的,絕不能沒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師。”可見教師應以溫和的形象面對學生,教師應與學生平等對話,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寬容學生的錯誤,教師的一種親切的信任的目光,一句熱情而富有鼓勵的話語,一個肯定、表揚的手勢,都可能引起學生積極愉快的感覺。對待不同學生應采取不同教育方法。美國著名作家愛黙生有這樣一句名言警句:“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對于那些學習有困難,在英語考試中出現的偷考現象,教師應講究策略,避免正面批評,因為稱贊與真誠勝于嚴厲的說教,留給學生自重和自尊。作為教師應象浩瀚的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象“園丁’’那樣呵護每枝“花朵”,使每支花朵散發各自的芳香和魅力。為各類層次的學生創設學習平臺,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尊重和自信,使之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發表見解,用于創新,拓展思維。充分到達教師輕松地教英語,學生快樂學英語。
要想學好英語,應做到“聽、說、讀、寫、譯”全面發展。而中國學生缺乏英語的語言環境,在許多學習群體中,總會有些學生,筆頭成績頂呱呱,開口講英語結結巴巴,長時以來,學生不愿意開口練習講英語,怕同學恥笑,這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針對這種現象,我們英語老師應該認真反思,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大膽實踐新的教學模式,正如《現代教育理論》一書所提到,愉快教育,創新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和諧教育等。因為語言是一種習慣,它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沒有反復的操練和實踐難以產生熟練的技能技巧。會話重在大意,其目地是交流。教師應為學生選擇一些難易度適當,趣味性又強的材料,還可以結合實際錄制一些諸如機場、車站等錄音,讓學生帶著任務聽,如廣播找人、車、船、飛機的出發到的時間,讓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環境里去感知語言,去實踐語言。開設一些英語課外活動是很有必要,因為它是教學的輔助形式,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一種途徑,它體現出娛樂性和趣味性,寓知識與教育與娛樂之中,帶學生參加公園里“英語角”,聽聽他們喜歡的應為歌典,聽一些英語小故事,再去分角色表演,在實際語境中去練習英語,快樂學英語。
有機整合教材內容,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活動,注重知識的連續性和興趣性,引入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主動參與者、實驗者、探索者加入其中,充分挖掘學生對學習潛能,創設情境,“授之以漁”讓學生自主學習。調節和保持學生注意力,是關系到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和進行,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具有課堂行為的藝術魅力。理解是心靈交流的橋梁,語言、表情是心靈交流工具、手段。教師的一聲贊許,一次會心的示意,一個及時的提醒,都會給寬松和諧的課堂活動提供保障,讓學生無拘無束,心情舒暢地投入教學活動。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和多媒體教學設備,挖掘一切可以使課堂生動有趣的載體為課堂活動服務。逐步實現課堂教學英語化、表情話、動作化。從簡單的課堂用語開始,逐步增加語言內容,日積月累,讓學生適應英語授課,堅持值日演講,內容從簡到繁,形式多樣,如:猜謎、講故事、唱歌、說笑話,久而久之讓更多學生上臺演講體驗英語交際的成功感和快樂感。
綜上描述,教師教法更新,學生語言習慣和興趣的培養,實現課堂、生活一體化,搭建和諧對師生關系,構建輕松愉快語言環境,組建高效生動的語言活動,是點燃學生渴求知識的火花,是學生快樂學英語的保障。
[1]原蘇聯教育馬卡連柯的話.
[2]美國著名作家愛墨生的話.
[3]朱德全主編.《現代教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