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臣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中堡鎮中堡王莊小學
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探討
李紹臣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中堡鎮中堡王莊小學
在小學體育教學匯總開展趣味性教學,是一種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方法,使體育教學充滿活力,使學生對體育課堂充滿興趣。本文主要探討了趣味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意義、原則和方法,旨在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實現學生健康成長。
趣味性教學;身體素質;學習效率;教學目標
在小學體育課程中融入課堂游戲,可以提高趣味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身心參與到體育活動之中,從中感受到樂趣。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可以充分環節因其他學科而造成的不適感,從體育活動中找尋到快樂的源泉,既可以強身健體,又能夠充實生活,可謂是一箭雙雕。
1.1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應試教育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并沒有遵從素質教育的要求,而是一味機械灌輸,嚴重偏離了尊重兒童天性。許多家長認為學生就應該不斷學習,自由活動屬于浪費時間。而實際上,學生因為繁重的學習壓力導致身體素質不斷下降,學生沒有充足的鍛煉時間和自由活動時間。小學課堂開展體育課可以將小學生從繁重的課業壓力中解放,并通過體育課堂中的趣味教學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趣味教學秉承快樂體育的原則,吸引學生的興趣,為學生打造快樂放松的氛圍。
1.2提升學習效率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很多新事物充滿好奇,但同時也很難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去學習,容易走神。所以,教師應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習興趣,使其在輕松的氛圍下學習。除了必要的文化課,充滿趣味性的體育教學不可或缺,既可以使學生放松身心,又能夠緩解因學習帶來的疲憊感,使學生真正得到解放,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學生可以面對更多的壓力,并學會釋放壓力,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1.3保持創造的天性
小學生喜歡玩,喜歡有趣的東西,這并不是一件壞事。許多孩子的創造力都是在玩樂中得到鍛煉和提升。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開展趣味性教學,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保持創造的天性,并且在思考玩耍中學到團結協作的意義。小學生在充滿趣味的課堂中不僅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可以通過思維的拓展去創新思維,為將來的發散思維提供更多的生長空間。在體育課堂中保持愉快的心情,還有益于學生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方便教師和學生的溝通。
2.1適用性原則
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心理和生理結構特點,體育教師要適當選擇合適的游戲開展教學。低年級學生適合情節簡單難度較小的游戲,主要是因為學生還沒有發育完畢,對于游戲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是由學生的生理特點決定的。中高年級的學生適合難度系數更高的游戲,這一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在智體平衡還是腦部發育方面都已經比較完善,借此可以考察學生的整體水平。不管是哪一階段的學生,均需要保持嚴格的實用性原則,而且要彰顯游戲的趣味性。
2.2安全性原則
小學生因發育不完善,安全意識差,所以在體育課堂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小事故。如果教師沒有做到及時看護,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安全問題。在開展教學時,體育老師必須事先排查周圍環境,對于不安全因素進行排除。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需要持續關注學生的狀態。游戲開始之前,教師要講清楚游戲規則,交代注意事項,使學生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提升自我保護意識。
3.1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應該是課堂的主角,但是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體育老師還是比較權威的主導,小學生更多的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更側重于如何引導學生參與到體育課堂之中,吸引學生注意力。萬變不離其宗,體育教學要根據教學大綱進行,并確保教學大綱與趣味體育教學內容相符。融入趣味游戲的體育教學內容需要教師重新進行設計,并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的選取與設計每節課的體育游戲。這樣既可以完成教學大綱又可以達到教學目的。運用趣味教學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適合小學生心理特點為主,掌握最前沿的教學方式。
3.2設計符合教學目標又不失趣味的游戲
以立定跳遠為例,為了達到理想的訓練,教師可以選擇跳袋接力這一游戲。首先,教師要準備若干個方便跳躍前進的袋子。第二,設置來回標志障礙物,規定學生各自組隊進行接力比賽。要求學生通過提袋子的方式跳躍設置旁邊的障礙物,再返回,以接力的方式交給下一個學生。要注意的問題是,必須要在跳躍時躲避障礙物。
再以跑步耐力的訓練為例,體育老師可以選擇“爭分奪秒”的游戲,材料有水桶、水杯、水瓶、水。這些用來測試學生的的速度和反應能力。首先,以豎排的方式站到跑線后面。要求比賽時,學生需要拿著水杯在水桶里裝滿水,再向前跑,返回,將杯中剩余的水倒給下一個學生。以三分鐘為限,積分制排名。超出時間的要在原始分數的基礎上酌情扣分,水越多的有加分的希望。學生必須要跑到折返地點,否則提前返回視作犯規,將予以五秒暫停的警告處罰。
體育教師要在完成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進行趣味教學,融入適當的游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對于學生而言,適合的游戲才是最好的課堂。教師要嚴格控制學生的體能訓練,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要削弱游戲的競技性,減輕學生壓力,以趣味、鍛煉、放松為主。使學生在學習中既可以感受到快樂,又可以掌握體育技能。因此,教師選擇游戲需要謹慎權衡。正式開展游戲之前,教師可以提前預熱一下,如果并未起到良好的效果,可做更換。
綜上所述,鑒于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充滿趣味的體育課可以實現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開展趣味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緩解學習的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下茁壯成長。
[1]趙建英.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0:145.
[2]李威.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探討[J].電子制作,1-3.
[3]陸歡.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4,10:54.
[4]張德福.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5,18:94.
[5]郭旗.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1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