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尤 (吉林藝術學院 130000)
淺談中小學美術鑒賞課的基本策略
李尤(吉林藝術學院130000)
中小學美術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還可以陶冶他們的情操。美術鑒賞課作為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中小學生的藝術修養的重要載體,更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的向主要途徑之一。當今部分學校在追求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對美術鑒賞課的重視不夠。為了完善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美術教育工作者要重新審視美術鑒賞課的定義,在教學中主動尋求一套完善的教學策略,有助于提高美術鑒賞課的教學質量從而加強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培養能力均衡,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美術鑒賞課;定義與特點;問題;基本策略
一直以來,美術教育在提高學生整體綜合素質教育發展中,其發揮的作用都是至關重要的。作為美術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載體和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主要途徑,美術鑒賞課為當前素質教育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美術鑒賞課不同于其他科目課程教學,在美術鑒賞課教學中,更注重培養學生情感體驗,強調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生通過此門課程的學習,整體素質教育得到提升、自身的情感修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當下,很多學校對美術鑒賞課的重視度不夠,導致美術鑒賞課教學中存在的漏洞問題諸多。正因如此,我們要正視這門課程教學當前存在的種種問題,在今后的此門課程教學中,要對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同時還要在教學中不斷的探索出新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適應快節奏、多元化的時代腳步,完善美術鑒賞課教學手段,提升美術鑒賞課教學質量。學生在接受此門課程學習中才會受益更多。眼下,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要認真看清美術鑒賞課的教學現狀,并正確的認識其存在的問題。對此,文章結合筆者實踐教學經驗,淺談了幾點美術鑒賞課的教學策略。希望對今后的美術教育發展有所幫助。
1.定義
美術鑒賞與美術欣賞完全不同。美術欣賞只局限于對作品的感知和情感體驗以及想象和感覺等感性方面。而美術鑒賞是在美術欣賞的基礎上,除了對作品的想象和情感體驗之外,結合生活和美術知識對作品進行更進一步的感受與情感體驗,同時還可以通過自己的視覺對作品進行分析與評判,進而獲得審美享受,另外,相比較于美術欣賞,美術鑒賞對作品的理解與認識更加深入。對于美術欣賞活動來說,只要達到美術欣賞的要求就可以了。而美術鑒賞則需要運用觀者自己的視覺感知以及審美經驗對作品進行深度的品讀,甚至超越距離與時間,與作者進行精神上的對話。在中小學美術鑒賞課教學中,學生可以在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的前提下,對美術作品適當地進行評價,或是對美術現象做出分析理解和價值判斷。
2.特點
此門課程教學內容豐富多彩而且教學形式多樣化,在教學中主要以學生情感體驗、內心感受為教學核心,學生在接受此門課程學習中可以根據一定的美術標準來進行評價與分析,進而了解美術特征理解作品的風格和含義。另外,學生通過對作品的鑒別與欣賞,在其整個過程中更加熱愛我們國家的文化知識以及更加尊重世界文化,與此同時,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養以及觀察力和分析能力、評判能力更得到了提高。總之,學生通過美術鑒賞課的學習,他們可以用心觀察世界、發現世界,更能用批判的眼光來分辨和認知世界。
1.忽視學生主體地位與忽視鑒賞能力培養
在以往的美術鑒賞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主宰著鑒賞教學的整個過程,運用單項的說教式教學。教師成了解說員,學生只是聽眾。教師對美術作品的評論便是結論,學生往往不會提出疑問,即使學生發表意見也是圍繞著教師的觀點來談自己的看法,真正地結合自己感受的評論非常少。不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師生之間缺乏平等的交流,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無助于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忽視美術學科基本知識,不精專
美術作品通常會涉及到大量的歷史史實與政治事件,所以以往有許多教師將美術鑒賞課變成了歷史課,或者政治課,透過美術作品來講歷史或政治,那是歷史老師或政治老師的教學內容,不應該由美術老師來講解。美術鑒賞課是一門美術課體系中特有的課程,所有內容必須從美術專業角度出發,最終落腳點仍然是美術。這需要教師緊緊圍繞本學科知識進行教學活動,就畫而論畫。其中可以兼顧美術作品所涉及的歷史、政治的相關知識,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體驗到更加純粹,針對性強的美術鑒賞課程。真實正實現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學生藝術修養,達到美育的目的。
1.轉變角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
新課程要求學生要善于自主探究學習,規律讓學生自主發現,方法讓學生自主尋找,思路讓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為此,只有創設和諧、民主、自由的課堂氛圍,學生才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交流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主題,然后自由組合,在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師將提問權下放,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自己的問題,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等待老師傳授知識,消除學生學習上的依賴心理,使學生由一個被動接受者變為一個主動探索者。同時,學生的提問可以使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及時調整教學內容,使教學更有的放矢。這樣的課堂教師融合在學生中,師生共同參與研究,有效地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
2.消除學生的心理顧慮,引導學生敢想敢說
課堂教學是一個充滿師生生命力的系統,是一個以學生的認知、實踐的特殊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溝通交流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師生互動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顧慮,引導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觀點看法,是美術欣賞課教學的重要環節。這需要克服諸如很多學生膽小、內向、認知水平不足等等常見的問題。教師就要讓學生采用集體、小組、個別相結合的發言方式,旨在營造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此外,為了消除學生緊張的心理,教師要在在每位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時,保持面帶微笑,認真聽他們的敘述,以贊許的目光注視他們,及時表揚鼓勵。即使學生的論點有欠缺,也避重就輕地加以總結。許多的事例說明:開展欣賞教學,讓學生自主參與,教師要做到傾聽學生的心聲,有助于時刻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極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隨著時代快腳步、多元化發展,人們對美術教育的發展越來越重視。美術鑒賞課作為美術教育發展的重要載體,注重以培養學生情感體驗和陶冶情操為主,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教學中要重新審視美術鑒賞課程定義,正確并高度看清其存在的問題,同時還要不斷的摸索出最基本的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最終達到提高此門課程教學質量的目的。
[1]朱紅文.后現代主義設計的風格和文化理念[J].保定師專學報,2001(03).
[2]郭志剛.重新審視藝術設計教育——從包豪斯的設計教育理念探索21世紀的中國藝術設計教育[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05).
[3]陳恒.從希臘化文化的傳播看全球化之起源[J].世界歷史,2004(03).
[4]楊燕迪.音樂理解的途徑:論“立意”及其實現(上)——為慶賀錢仁康教授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