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霞 陸秀萍(蘇州圖書館 江蘇 蘇州 215002)
?
基于功能設計的圖書館“十三五”發展戰略構想
許曉霞陸秀萍(蘇州圖書館江蘇蘇州215002)
[摘要]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圖書館應該科學規劃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期內的發展戰略。以“以功能設計為理論基礎、以圖書館的影響力和社區需求為驅動、以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為引領”的規劃思路確定圖書館的“十三五”戰略構想,是一種科學的切實可行的方法。通過對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趨勢的深度調研分析以及社會公眾對圖書館的需求和評價調研可以發現,作為經濟發達的特大城市圖書館——蘇州圖書館應確定以下戰略目標:發展并完善一個全覆蓋的高效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加強地區中心館建設;提供無時無處不在的圖書館服務;拓展交流與合作;探索創新體制機制。
[關鍵詞]蘇州圖書館戰略規劃功能設計影響力
戰略規劃越來越成為各行各業和各個領域進行決策管理的有效工具,圖書館也不例外。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面向未來,圖書館應當以怎樣的姿態進入下一個5年,如何科學規劃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期內圖書館的發展,這是擺在圖書館管理者面前的緊迫而重要的課題。本研究以蘇州圖書館為案例,展示“以功能設計為理論基礎、以圖書館的影響力和社區需求為驅動、以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為引領”的規劃思路對該館確定“十三五”戰略構想的方法論作用,以期為正在考慮“十三五”發展方向的其他公共圖書館提供借鑒。
功能設計概念由美國學者馬丁于1983年提出,是指各圖書館根據所服務社區的情況,從公共圖書館的功能列表中選擇若干項,作為本館在特定時期的基本功能和輔助功能,然后設計相應活動來實現這些功能的過程[1]。之后,功能設計作為美國公共圖書館協會(Public 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PLA)推廣戰略規劃時的一項配套工具,被美國公共圖書館界普遍采用,成為公共圖書館確認使命、設計服務、制定規劃的依據。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雖然PLA多次更新了其規劃制定工具(如2003年版的規劃制定工具將功能選項改成了服務響應選項),但這些工具的理論基礎基本沒有超越馬丁的功能設計思想。
影響力驅動的功能設計就是以增強圖書館的影響力為目的而開展的功能設計。它首先考慮可以增強圖書館影響力的方面,制定增強影響力的計劃,然后再尋找資源實現這些計劃。圖書館作為公共機構,增強和彰顯影響力是其謀求發展的重要途徑。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經過最近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蘇州圖書館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果,社會影響不斷增強。但從進一步發展需要來看,蘇州圖書館仍需不斷創新服務,持續關注自身的價值彰顯,保持在蘇州公眾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可視度”,從而為自身贏得可持續發展良好的社會環境。本研究即根據謀求增強影響力的思路進行功能設計,并以此為基礎對蘇州圖書館“十三五”發展提出戰略構想。
在對社區需求的考察過程中,本研究采用功能設計的思想,通過對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及其變化趨勢的深度調研和以謀求蘇州圖書館影響力增強為驅動的公眾需求調查,深度了解蘇州經濟社會和公眾對圖書館的需求,從而作出新形勢下的功能選擇,確定蘇州圖書館當前的使命和戰略目標。
本研究對蘇州圖書館的功能設計步驟如下:(1)調研公眾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對圖書館作用(即影響力)的需求;(2)評估圖書館影響力的現狀;(3)確定圖書館應該優先增強的影響力及相關服務。在此基礎上,確認蘇州圖書館在新時期的使命,明確蘇州圖書館新的發展方向,確定未來發展的戰略重點,制定相應的具體目標及行動方案。
蘇州圖書館始建于1914年,其前身是清末正誼書院學古堂,曾為“江蘇省立第二圖書館”,是我國創辦較早的公共圖書館之一。目前,位于古城區人民路的館舍于2001年6月18日落成開放,占地面積16 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5 000平方米,閱覽座位1 200余個,是一座具有蘇州園林特色的圖書館。現有藏書320萬冊(件),其中線裝書總量近20萬冊,是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和文化部命名的一級公共圖書館。
蘇州圖書館努力為讀者提供良好的服務,全年365天開放,每天服務12小時,基本服務全部免費。近年來,蘇州圖書館致力于服務體系建設,至目前已建成擁有1個總館、69家分館、2輛流動圖書車(30個停靠點)、28個流通服務點、1個軌道交通圖書館、2個集裝箱圖書館、1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6個網借投遞點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創立了被專家和業界稱為“蘇州模式”的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建設模式。讀者辦證已達66.6萬張,辦證率處于國內大中城市公共圖書館前列,居全省第一,并于2015 年3月底開通了蘇州市民卡的圖書借閱功能,即在理論上蘇州市民已全部成為蘇州圖書館的讀者。2014年,蘇州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全年接待讀者800余萬人次,其中分館接待讀者502萬人次;外借量達414余萬冊次,其中分館借出219萬冊次;共采訪分編中文圖書10.73萬種、38.62萬冊(件);全年開展各類讀者活動1 608場次,參與人次達12萬,其中公益講座128場,展覽27場,公益音樂會6場;完成科技查新11例,解答咨詢2萬余條①。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蘇州圖書館無論從基礎、條件和服務效益來看,均在全國同類公共圖書館中位于前列。
目前,蘇州第二圖書館建設已經啟動。該項目投資4.8億元,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將建成集文獻存儲集散、全新閱讀空間、多元化文化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圖書館。這在蘇州圖書館發展史上又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蘇州第二圖書館的建設和完成恰巧在“十三五”期間,因此,本輪規劃必須同時考慮蘇州第二圖書館的建設,以及由此帶來的新平臺和新契機,以更高的站位、更遠的眼光重新思考和確立蘇州圖書館的定位、服務體系的布局、對蘇州地區圖書館事業的整體帶動以及在全國范圍的影響力。
本研究通過對相關統計資料、政府報告、發展規劃、地方志、媒體報道等進行系統的經濟社會發展主題分析,初步確認蘇州的區位環境、人口及文化構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主要建設項目等,并進一步分析外部環境及其變化趨勢對蘇州圖書館影響力的需求。
3.1蘇州現有人口構成、行政格局對圖書館影響力的需求
蘇州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總面積8 488.42平方公里[2],現轄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昆山市、姑蘇區、吳中區、相城區、高新區(虎丘區)、工業園區、吳江區4市6區。截至2014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 060.4萬,其中市區常住人口548.30萬[3]。1993年蘇州被國務院批準為“較大城市”[2]。2015年7月經國務院同意,蘇州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復的《江蘇省城鎮體系規劃(2015—2030年)》,被規劃為特大城市。與改革開放初期(1984年)的531.99萬[4]相比,蘇州人口幾乎增長了1倍,城區由原來的4區擴大到6區,城鎮化率從30.08%[4]增長到73.95%[3],在我國居于全面快速發展的發達地區之列。因此,蘇州從保障公共資源對人口的覆蓋以及城鎮化對公共服務需求等方面,都要求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蘇州被規劃為特大城市,這將意味著需要按照特大城市標準探索蘇州城市總體規劃,包括公共中心體系構建和公益性服務設施布局、基層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的方法和措施[5]。
3.2蘇州經濟發展對圖書館影響力的需求
30多年來,蘇州經濟得到了持續快速的發展。2014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 761億元,全年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 443.8億元,比上年增長8.5%[6]。蘇州經濟在總體增長的同時,呈現民營經濟發展動力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穩定發展,農業經濟向規模化、高效化發展的特點。蘇州經濟已初步形成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高效農業“三、二、一”的產業結構,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內需與外需“兩需并重”的發展格局。
蘇州經濟發展的現狀和趨勢要求圖書館有更多面向眾多中小企業的信息服務,如政府信息、科技查新、知識產權服務等,以全力支持蘇州經濟的創新創業和轉型升級。隨著新型農民的涌現和城鎮化的不斷深化,“三農”對圖書館服務的需求將日趨緊迫,圖書館需及時調整和跟進,為集中居住的農村社區提供圖書館服務,幫助農民獲取相關信息,并促進農民向城鎮居民轉化。
3.3蘇州科學、教育、文化對圖書館影響力的需求
蘇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文重教的地區,在同類城市中擁有最多的狀元和院士。現今,蘇州科學、教育、文化事業發達。2014年,全市財政性科技投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5.8%;全市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計524家,企業技術中心共計285家,工程中心(實驗室)共計47家,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共計52家,高新技術企業共計2 950家[6]。2014年末,全市擁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學校(含外來工子弟學校)733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21所,獨立學院5所[6]。蘇州是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其中,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已形成“蘇州模式”。2014年,蘇州圖書館共有67家分館,其余各縣(市)區都形成各自的總分館體系[6]。全市共有文化館11個、文化站98個、博物館40個、綜合檔案館12個,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816 處[6]。蘇州文化產業已形成包括發展創意設計、文化旅游、出版發行、新聞傳媒、數字內容和動漫、會展廣告、印刷復制、工藝美術、演藝娛樂、影視制作的十大重點產業門類,2014年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7]。蘇州科學、教育、文化發展的水平,必定要求相應的高水平的圖書館服務,使其在科技創新、輔助正規教育、開展社會教育、整理和開發地方文化資源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3.4蘇州社會發展對圖書館影響力的需求
蘇州市的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覆蓋率均保持在99%以上[3]。蘇州是全國第一個開通軌道交通的地級市,目前已開通運營軌道交通1號線和2號線。未來7年,蘇州市區將建成9條軌道交通線,總長約405公里,形成更加完善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8]。蘇州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設,人口、法人、空間地理和宏觀經濟四大數據庫建設以及智慧化政務體系、“智慧蘇州”生活體系逐步完善。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一期工程和企業征信服務平臺已建成運行[9]。
蘇州圖書館已開通市民卡的借閱功能,使蘇州市民都有可能成為蘇州圖書館的讀者。隨著蘇州軌道交通網絡的逐步完善,蘇州圖書館在現有的1家軌道交通分館的基礎上,整體規劃圖書館軌道交通服務體系,并緊隨軌道交通建設進展而跟進,以方便上班族隨時借閱圖書。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的建立,也將為蘇州圖書館的管理帶來便利,圖書館可考慮將讀者借閱行為納入市民征信體系。

表1 樣本構成
4.1需求分析
本研究通過發放問卷的方式針對社會公眾對蘇州圖書館影響力的需求進行了調研,如表1所示。調研時間為2015年5月30日至6月15日,調查對象是蘇州市城區市民。問卷發放樣本選擇的是調研周期內到蘇州圖書館總館以及分館參觀展覽、聽取公益講座的公眾以及接送孩子參加活動的家長,由館員發放并當場收回。本次調研共發放《對公共圖書館影響力的需求》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49份。
問卷要求公眾根據自己工作、生活、學習或家庭的需要,對圖書館的作用(影響力)進行重要性判斷(分成4級:“1”表示不重要;“2”表示有點重要;“3”表示比較重要;“4”表示很重要)。根據問卷反饋結果,本研究得出了公眾對每一事項重要程度的評價。表2所列是按照平均值的降序排列的圖書館影響力需求排序。
數據顯示,蘇州圖書館被公眾判斷為相對重要的影響力主要分布在教育、文化、個人興趣和社會交往等領域,其次是信息獲取。
4.2蘇州圖書館現有影響力評估
在進行公眾對蘇州圖書館影響力需求調研的同時,我們進行了讀者對蘇州圖書館現有影響力的評價調研。我們首先對在調研周期內到蘇州圖書館總館以及分館借閱或參加其他活動的讀者發放與《對公共圖書館影響力的需求》相同事項的《對公共圖書館影響力的評價》問卷,共發放500份,回收456份,并通過對評價結果與需求結果的對比分析,確定了蘇州圖書館有待增強的領域及相應服務。

表2 公眾期待的圖書館影響力需求排序
圖1顯示,社會公眾對蘇州圖書館影響力的需求與蘇州圖書館已經實現的影響力有非常高的吻合度,需求與實現程度雙高的有13項,當然,其重要性排序不完全一致。這說明,蘇州圖書館目前提供的圖書館服務能夠基本滿足公眾的需求,這些領域的服務需要繼續保持和增強。今后需要增強的相關領域主要集中在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方面,特別是增強各年齡段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另外,提高弱勢人群的地位和自信心,支持本地社團活動,幫助人們解決日常生活問題,輔助各年齡段孩子完成正規學業,提高就業能力和獲取相關信息等,也是僅次于以上各項的需求,也需圖書館給予關注和滿足。
與此同時,本研究根據蘇州圖書館現有服務的性質,將它們與現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行了匹配。分析顯示,蘇州圖書館已有的影響力主要集中在教育和文化領域,在服務于經濟領域方面,圖書館的影響力總體不足,在信息領域方面的影響力也不夠全面而深入。這一結果,與《對公共圖書館影響力的需求》及《對公共圖書館影響力的評價》的公眾調研結果基本一致。
5.1使命

圖1 蘇州圖書館影響力分布圖
本研究通過對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趨勢的深度調研和分析以及社會公眾對圖書館的需求和評價調研,確定了蘇州圖書館新時期的主要使命。
使命之一:蘇州圖書館服務體系應成為蘇州市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平臺,支持和開展教育,促進全民閱讀。
教育是任何個人和社會得以進步的重要途徑。調研顯
使命之二:蘇州圖書館服務體系的總分館應成為當地社區的文化活動中心,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是要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強烈,文化的力量更加彰顯。文化的軟實力不僅體現在城市的競爭力示,蘇州市民給予圖書館支持教育的功能以高度重視和肯定。目前,蘇州圖書館依托相對成熟的服務體系,通過提供合適的資源、閱讀環境和服務,有能力為從事正規教育的所有年齡段的學生提供學習支持,幫助他們完成正規教育過程。對已經離開正規教育的普通民眾來說,蘇州圖書館的學習空間和學習資源,幾乎構成了他們自主學習的唯一平臺。因此,在支持正規教育的同時,蘇州圖書館需要繼續致力于鼓勵自主學習,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培養公眾的終身學習習慣,幫助人們增長知識、提高素質,促進公民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上,更體現在民眾的生活幸福指數上。若想提高蘇州市民的幸福指數,必須保障豐富的文化產品與服務的供給。文化的傳承和傳播依賴文字產品(如圖書、雜志)、非文字產品(如影視作品等)、口授、活動體驗等[10]。公共圖書館是最貼近民眾生活的公共文化設施,它的開放包容特性和整合所有文化媒介的能力,理應成為當地社區的文化活動中心,促進文化的傳播交流,幫助人們擴展視野、增長見識、慰籍心靈,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提升生活幸福指數。
使命之三:蘇州圖書館服務體系應成為高速發展中的蘇州社會重要的“穩定器”,以它特有的服務廣泛性、公益性、開放性和包容性,促進蘇州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改革開放30多年來,蘇州是全國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在此過程中,也帶來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許多不平衡性。外來人口的大量涌入,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變革中的利益調整,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社會分化和人們的普遍焦慮,社會矛盾和沖突時有發生。公共圖書館作為遍布社區的、面向所有人的中立機構,以它的公益性、開放性和包容性以及它所傳播的知識理性,成為當然的社區中心,成為促進社會和諧包容的天然“穩定器”,減少社會排斥;并通過信息服務和終身教育服務幫助弱勢群體提高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11];為人們參與公共事務提供信息支持,增強人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培育公民權利與責任意識,推動現代公民社會建設。
使命之四:蘇州圖書館服務體系應成為蘇州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器”,以更加高質量的文獻信息服務,為蘇州經濟轉型提供智力支持。
根據上文分析,未來5年,將是蘇州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民營經濟和新興產業的占比將進一步加大,創新創業已成社會大潮,中小微企業將進一步大量涌現。當今信息時代,企業的成長發展,離不開信息的支撐,而中小微企業通常不具備從事信息收集、分析處理的能力。在美國,中小企業高度依賴公共圖書館為其提供的服務。據統計,美國每個月有280萬家中小企業利用公共圖書館支持他們的企業[12],相比而言,我國公共圖書館在這一方面仍有許多的提升空間。發展現代農業,對于大多數農民或者立志成為新型農民的創業者來說都缺乏足夠的經驗,其亟需了解相關知識和信息,包括借鑒世界范圍內的成功經驗。蘇州圖書館要敏銳把握時代脈搏,提供更有針對性的信息服務,助推蘇州經濟的轉型升級。
5.2戰略目標
為實現和完成上述使命,蘇州圖書館確定以下戰略目標:
5.2.1發展并完善一個全覆蓋、高效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
一個全覆蓋的高效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是為當地民眾提供優質圖書館服務的基本依托。蘇州圖書館服務體系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基本建立,并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蘇州模式”。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公眾對圖書館服務需求的不斷提高,未來5年,蘇州圖書館服務體系仍需不斷發展和完善。一是要精心打造蘇州第二圖書館,使其與人民路上的現蘇州圖書館功能互補,南北呼應,共同成為蘇州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支撐平臺;二是要繼續推進分館建設,切實按每3萬人口1個圖書館的布局標準實施全覆蓋;三是要繼續做好流動圖書服務;四是要規劃并開展軌道交通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五是要規劃和推進“網上借閱 社區投遞”服務點建設;六是要瞄準國際指標,進一步提升蘇州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效能;七是要加強重點人群的服務;八是要加強重點領域的服務。
5.2.2加強地區中心館建設,強化中心館地位,發揮地區輻射帶動作用。
蘇州地區公共圖書館發展的總體水平相對較高,這與蘇州圖書館作為地區中心館長期以來的引領帶動不無關聯。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深入以及交通的日益便捷化,全市范圍不同地區圖書館間需要有更加緊密的聯系與協同。同時,由于蘇州城市規劃的不斷調整,目前蘇州城區的總分館建設因兩種不同的構建模式帶來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非同城效應問題亟需解決。在此背景下,蘇州圖書館的中心館地位和作用需進一步突出和加強,以實現地區資源的共建共享和服務的協同開展。一是依托蘇州第二圖書館高密集型智能書庫系統(存儲集散中心),建設蘇州地區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二是強化學會和館長例會的協商機制,加強地區圖書館間的工作協同;三要加強對基層圖書館的服務支持。
5.2.3提供無時無處不在的圖書館服務
我們正處在深度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并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深刻影響了圖書館發展的外部和內部環境。圖書館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積極應用新技術,推進“互聯網+圖書館”,促進數字業務與傳統業務的融合發展,不斷創新服務手段,提升管理水平。蘇州圖書館未來5年的發展,一是要注重推進原生數字資源建設,推動各地特色文獻資源的數字化加工,并實行地區共享;二是要繼續推進蘇州地區公共圖書館數據庫協同采購機制,用有限的資金為蘇州市民提供更多的數字資源;三是要積極應用新技術,不斷創新服務手段,努力提供線上線下結合的、全天候的、立體的圖書館服務。
5.2.4拓展交流與合作,拓寬事業發展之路。
作為公益性公共機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企業、公眾等社會各界的支持力度。圖書館與社會各界廣泛合作,一方面可以宣傳自己,另一方面可以獲得支持。與同行的合作與交流,可實現資源的共享,也可拓展視野、借鑒經驗。“十三五”期間,蘇州圖書館將加強與業界的聯系與合作,包括開展與國際同行的交流與合作,在行業組織中發揮積極作用;同時,加強跨界合作,積極拓展包括與相關政府部門、商業部門、其他機構和組織的合作伙伴關系,爭取得到社會各界的長期支持。
5.2.5探索創新體制機制,保障事業持續發展。
“十三五”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時期。圖書館身處這樣一個改革的時代,不僅面臨外部環境的多變,同時也要求圖書館內部不斷改革創新,包括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服務手段的創新。“十三五”期間,蘇州圖書館將適時組建理事會,建立法人治理結構,致力于提高社會化運作能力和專業化服務水平。
本研究借鑒美國公共圖書館界的功能設計理論,以圖書館的影響力和社區需求為驅動,通過深入調研,深度了解把握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未來走向以及公眾對圖書館的期待,提出了蘇州圖書館未來5年的戰略構想。研究顯示,這種系統的規劃思路確實有助于圖書館厘清自身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定位,把握圖書館服務與公眾需求的擬合度,提出與地區發展需要及公眾需求相一致的發展戰略。本研究提出的蘇州圖書館“十三五”戰略構想只是一種研究成果,或一種思路的提供,并不代表蘇州圖書館最終確定的戰略規劃。圖書館戰略規劃的制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思路和方法,如通過對圖書館發展內外部環境掃描的SWOT分析法,把握圖書館發展面臨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以此來確定未來的戰略方向。本研究采用的是面向影響力增強的公共圖書館功能設計思路,即首先考慮圖書館可以從哪些方面增強影響力,如何最大程度地滿足公眾和社會對圖書館的需求,制訂相應的計劃,然后再尋找資源實現這些計劃,而較少考慮資源的限制因素。因此,本思路比較適合于發達地區圖書館在做規劃時借鑒,并不適合所有的公共圖書館。各圖書館采取何思路和方法進行規劃設計,需要考慮本地區和本館的適用性。
注釋:
①此處數據來源本館統計。
參考文獻 :
[1]于良芝. 戰略規劃作為公共圖書館管理的工具:應用、價值及其與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相關性[J].圖書館建設,2008(4):54-58.
[2]蘇州概覽[EB/OL].[2015-08-15].http://www.suzhou.gov.cn/ szgl2015/.
[3]2015蘇州市情市力[EB/OL].[2015-08-15].http://www.suzhou. gov.cn/szgl2015/.
[4]蘇州市統計局. 蘇州統計年鑒·1984[M].蘇州:蘇州醫學院印刷廠,1985:32.
[5]徐蘊海. 新一輪總體規劃 蘇州瞄準特大城市[EB/OL].[2015-08-25]. http://news.2500sz.com/news/szxw/2015-7/30_2723203. shtml.
[6]2014年蘇州經濟和社會發展概況[EB/OL].[2015-08-15]. http://www.suzhou.gov.cn/szgl2015.
[7]張丫. 全球創意城市網絡 蘇州成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EB/ OL].[2015-08-25]. http://js.qq.com/a/20141202/011851.htm.
[8]蘇州軌道交通將建成9條線路通到昆山和太倉[EB/OL].[2015-08-20]. http://js.xhby.net/system/2015/08/30/026120533.shtml.
[9]周乃翔. 2015年蘇州市政府工作報告[R/OL]. [2015-08-15]. http://www.js.xinhuanet.com/2015-01/22/c_1114094647.htm .
[10]于良芝, 許曉霞, 張廣欽. 公共圖書館基本原理[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81.
[11]于良芝. 公共圖書館存在的理由:來自圖書館使命的注解[J]. 圖書與情報, 2007(1):1-9.
[12]OCLC. How Libraries Stack Up: 2010[EB/OL].[2015-09-21]. http://www.oclc.org/us/en/reports/stackup/default.htm.
Thirteenth Five-Year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Library Based on Function Design Theory
[Abstract]The year of 2015 was the last year of China's 12th Five-Year Plan, the library should scientifically makes plan for the next 5 years or even a longer time. Based on the guidelines of ''function design as the theory basis, the library influnce and community needs as driving strength, the library development trend as guide'', the library 13th Five-Year Development Prospect would b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It is shown by the deep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Suzhou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rend, also by the public's demand and evaluation to the library, Suzhou Library, as a library in an economy developed megacity, should set the following strategic targets: to develop and perfect a full coverage and effective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enhance the local center library constrction, provide library service you can get anywhere and anytime, expand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explore innov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Suzhou Library; Strategic planning; Function design; Infuluence
[中圖分類號]G259.27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
許曉霞 現工作于蘇州圖書館,研究館員。
陸秀萍 現工作于蘇州圖書館,館員。
[ 收稿日期:2015-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