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學 馬菲菲
?
資產減值準備對會計數據的影響
佳木斯大學馬菲菲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資產減值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雖然資產減值準備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但是資產減值準備對會計數據的影響卻是深遠的。本文通過分析資產減值準備的概念,了解資產減值準備的范圍,探討資產減值準備中存在的計量上的缺陷以及監督管理不嚴謹等問題,提出加強監督體制改革和完善計量方面的措施,為資產減值準備提供可靠保障。
關鍵詞:資產減值準備存貨跌價準備投資減值準備
當前階段,隨著企業資產減值行為不斷增多,資產減值準備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的風險,因此,在會計核算過程中,需要通過嚴謹的判斷指出企業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對面臨的風險和損失進行充分的估計,保證資產的真實性。
在國際會計準則中對資產減值的定義是資產可以回收的資金小于其賬面價值。我國會計準則以國際會計準則為基礎,通過對企業資產潛在的損失和風險進行審核評估,以資產可能或已經存在的減損現象為根據,定義資產減值準備概念。
根據相關制度規定,企業需要在一定時期內對其各項資產進行檢查,包括固定資產、投資資產等,對資產中可回收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計提為資產減值準備。資產減值準備范圍較廣泛,包括壞賬準備、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等。
綜上所述,資產減值準備就是對企業資產凈值減項的反映,是對企業經營狀況和財務情況的一種反映,也是為了避免資產由于計量上的不真實而造成的資產虛假現象。對于企業資產減值準備,既能夠解決資產價值波動問題,又能夠遵守會計處理原則,對企業的發展非常重要[1]。
2.1更真實地反映資產價值和利潤
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缺少可靠性,導致會計信息失去真實性。長時間以來,企業資產賬面價值與資產本身的價值存在一定差距,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存在不真實現象,這樣企業的資產損失較多,但是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又很低,與實際的情況相違背,允許計提的壞賬準備與存在的壞賬準備存在較大差別,導致企業會計數據中反映的現象與實際情況不符合。部分企業的很多過時存貨已經失去價值,但是報表上仍反映其成本價值。有的投資已經失去效益,甚至連成本資金都很難收回,例如投資企業已經虧空停業,投資成本損失,報表卻無法顯示真實的投資狀況。以上現象可以通過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反映企業真實的資產狀況和利潤情況,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可靠性[2]。
2.2壞賬準備對企業會計數據的影響
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是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自行制定的,壞賬準備計提方法制定后不能隨意更改,如果需要更改,需要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寫明原因。企業的壞賬準備比例主要是根據經營經驗、債務單位的實際財務狀況等相關信息,通過科學合理計算進行估計的。壞賬準備由企業自己調整計提比例,這一點有利有弊。一方面,對于會計核算正規、資產較好的企業來說,能夠根據財務報告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起到積極作用;另一方面,部分企業通過調節壞賬計提比例來調整企業財務狀況,通過調整計提比例來增加當期費用,減少利潤,減少當期納稅[3]。
2.3投資減值準備對會計數據的影響
首先,短期投資減值準備。會計準則中規定,企業在短期投資過程中,可以根據投資的資本與市價比較,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投資比例、投資類型和單項投資進行計提跌價準備,如果其中一項短期投資的比例較大,占據整個短期投資的10%以上的,可以按照單項投資為基礎計算其計提跌價準備,由于會計準則中的規定相對靈活,這就給企業的操控和選擇留有了空間,部分企業根據總體、類型或單項的選擇來控制利潤,使得總體計提跌價損益失去可靠性。其次,長期投資減值準備。根據投資總則要求,企業需要對長期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至少每年檢查一次。如果由于市場價值的持續下降或投資部門經營狀況發生變化導致其投資項目可回收金額低于投資賬面價值,可以計算可回收金額與投資賬面金額之間的差額,以此來作為當期投資的損失。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企業的部分長期投資中,有的投資有市價,有的投資沒有市價,根據不同情況通過財務人員對長期投資項目經營狀況進行判斷而采取不同方法的資產減值準備。但是,對投資項目經營情況的判斷主要根據從業人員的職業水平和主觀判斷。從客觀的角度講,每個企業的情況不同,每個財務人員的價值觀和專業水平不同,在企業結構不清晰,市場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會導致判斷結果的偏差,使得部分企業利用這一漏洞操控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結果。
2.4存貨跌價準備對會計數據的影響
企業進行存貨跌價準備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市場價格持續下降,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很難升值。第二,企業在生產產品時,使用的原材料的成本價格高于其銷售價格。第三,企業產品生產不斷進行生產工藝和技術的更新換代,原有的庫存材料已經不能滿足產品生產的需要,而該材料的市場價格又低于投資的價格。第四,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因消費群體減少或消費人群喜好改變而使市場需求量減少,導致市場價格降低。第五,其他證據證明該項存貨實質上已經發生了減值的情形。當存在上述情況中的一項或幾項時,應當對存貨進行跌價準備。對于已經發生變質或過期的無價值存貨,或者生產中不再需要,已經無法實現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在相關準則中,由于存貨跌價準備可以進行單個或分類計提,而存貨計提狀況判斷主要由企業自行決定,這就給了企業一定的靈活性,同時也給企業會計數據準確性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給一些動機不良的企業提供了可乘之機。
2.5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對會計數據的影響
計提資產減值會給會計數據帶來負面影響,不能體現會計數據的穩健性。在會計制度的嚴格要求下,資產減值準備在每個季度末能夠合理地預計幾項重要資產可能發生的減值準備,根據規定能夠有效地減少企業資產計量缺少真實性而造成的資產夸大和利潤虛增等現象,進而能夠從會計信息上較真實地反映企業經營的現象和財務真實狀況,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但是,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存在較大的隨意性,計提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這樣一來,會計人員的主觀思想在計提資產準備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如果沒有很好的控制尺度,很容易產生隱匿資產現象,使得企業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不能真實地得到披露,從而影響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3.1計量上存在缺陷
資產減值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資產賬面價值大于可回收價值,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國會計計量存在缺陷,計量發展存在滯后性。國際上,一般企業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而我國還采用傳統的計量模式,沒有統一的計量模式,且在計量方面的制度還不完善,不利于資產減值工作的進行,影響資產減值準備工作的準確性。
3.2財務人員素質不高
資產可回收價值是計提和確定資產減值準備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依據,而在資產減值準備過程中,財務人員的判斷能力和專業水平更是資產減值準備確定的關鍵性因素。而當前階段,我國企業財務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缺少專業的水平和豐富的經驗,沒有較好的判斷能力,而且,企業部門對財務人員的監督管理松懈,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導致資產和利潤估計不準確現象頻繁發生,給資產減值準備工作發展帶來困難。
3.3監管機制不完善
當前階段,我國企業資產減值準備監管機制不完善,導致資產減值準備再確認缺少權威性。在會計審計過程中,沒有合理的監督管理制度做指導,沒有完善的監督管理體制發揮作用,導致會計信息存在虛假現象,在資產準備中難以進行準確判斷,不利于企業資產減值準備的良好發展。而且,沒有完善的監管機制無法實現工作人員行為規范,很難推動企業資產減值的進一步發展。
4.1統一計量模式
由于計量模式的不統一,導致標準多、規則多,難以控制和掌握,因此,可以參考國際會計準則的資產減值計量標準,通過對中國國情的研究和我國當前企業發展現狀,制定適合我國的獨立的資產減值準則。此外,在建立統一計量模式的同時,需要對現金流量凈現值進行計算,估計各現金流出量、流入量以及貼現率和使用期限等,這就對我國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
科學合理的業績考核制度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管理資產,也是提升企業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完善企業業績考核制度不僅是提高財務人員專業水平的有效措施,更是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立考核制度,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專業能力,建立物質、精神獎勵,激勵工作人員工作熱情。同時,減少操縱利潤、虛增企業資產的不良行為,打造健康的企業內部、外部環境。提高財務人員的能力,使其適應當前經濟發展形式,在資產減值準備中擁有更精準的判斷力,保證資產減值信息的真實可靠。
4.3完善監管機制
首先,良好的監督管理是企業資產減值準確性的有效保證,更是企業資產減值準備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通過建立嚴格的監督管理體制,加強對企業資產減值定期和不定期的審計與監督。通過單獨審計加強資產減值準備計提的可靠性,與此同時嚴格規范財務人員的工作行為和規范,在工作過程中進行監督管理,進而不斷推動我國企業資產減值準備工作的發展。其次,完善的市場機制能夠增強財務人員對資產減值準備的可操控性,為資產減值準備提供可靠性保障。因為目前我國的市場體系不夠完善,會計信息存在不真實、虛假現象。通過完善市場機制,能夠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為企業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信息,為推動資產減值準備發展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企業資產減值準備是對一個企業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的真實反映,當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資產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資產減值準備包括很多部分,通過每個部分對企業的整體財務現象反映出來,其中資產減值準備對會計數據產生一定的影響,包括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我國資產減值準備要想全面發展,需要在發揮其積極作用的同時,減少其消極影響。
[1] 周慶巖,張建平.現行會計準則下資產減值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2013(4).
[2] 高云輝.穩健性原則的運用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及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J].金融與財會,2014(3).
[3] 何志銘,汪偉.實施資產減值會計政策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中國外資,2013(3).
中圖分類號:F2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3(a)-069-03
作者簡介:馬菲菲(1993-),女,黑龍江省大慶人,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2級會計學專業本科生,主要從事會計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