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麗芳
?
開發區財政管理體制創新研究
史麗芳
摘要:我國開發區建設形成了較大的規模,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開發區的不斷發展,開發區在財政管理體制中的弊端逐漸彰顯,與時代發展越發不相適應,阻礙了開發區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為此,本文首先介紹了開發區財政管理體制的基本原則,而后指出了開發區在財政管理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財政管理體制創新措施。
關鍵詞:開發區;財政管理體制;基本原則;問題;創新
(一)財權與事權相結合的原則
合理確定開發區的財政收支范圍,并給予開發區一定的財權和事權,從而實現開發區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實現權責的有機統一。
(二)統籌兼顧、適當傾斜的原則
對于財力,做到城區與開發區之間的合理分配,在確保城區財政支出的前提下,盡可能保證新增財力更多地向開發區財政傾斜,以實現開發區正常的資金收入。
(三)科學、規范、穩定、公平的原則
開發區收支的合理劃分應充分考慮其經濟發展階段、財政收支情況等實際,核定與之相適應的基數,滿足開發區建設的最低之處需求,以從根本上提高開發區的財政積極性,實現其財政的平穩較快增長。
(一)管理體制不完善,開發區綜合服務能力不足
1.財權與事權的不匹配
多數一級財政開發區在財權和事權的劃分中均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如開發區承擔的義務中包含一些本該由市級承擔的義務,而市級卻承擔了本該由開發區承擔的義務,但不能得到相應的財權,這難免對開發區的綜合服務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
2.管理體制不利于開發區的發展
多數開發區采用的管理體制為縱向協調型管理體制,即開發區由市政府主導,通過設置管委會實現開發區的管理工作。這種管理體制與條塊管理模式基本一致,對于管委會而言,其擁有的職權非常有限,束縛了管委會的工作創新能力。此外,開發區管委會受到多個部門的多重管理,權力重疊,易出現推諉扯皮問題,影響開發區的經濟發展。如某些開發區財政收入歸市級所有,而開發區沒有財權,只能通過一定的資金申請程序獲得,申請周期長,嚴重影響了開發區的進一步發展。
(二)開發區留存收入減少,激勵機制不完善
開發區制定合理的財政體制主要考慮以下兩種因素:第一,市級的宏觀調控情況;第二,開發區本身的發展實際。與城區相比,開發區可在留存收入方面占有明顯的優勢,即開發區可獲得較高的留存收入比例。但由于城市進一步發展和相關政策的要求,開發區財力逐漸歸于市級,且力度還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勢。同時,開發區事權范圍不斷擴大。開發區財政在激勵機制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投入較大的剛性支出,且該收入逐年增加,使得開發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背負著較大的財政負擔。雖然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但經濟發展成果卻不能有效分享,從而造成開發區的發展無法實現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預期目標。
(三)資金缺口巨大,資金需求壓力長期存在
1.建設資金缺乏
開發區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需要較大的投入,如沒有相應的財權,只是通過申請程序獲得財政資金,管委會難免會出現資金不足問題,從而影響了開發區的經濟發展。我國某開發區在進行公路、綜合辦公大樓等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資金17億元,但通過財政和吸引社會資金的方式僅籌到8.6億元,建設資金僅籌到一半,嚴重影響了開發區的建設進程和經濟發展。
2.國家政策調控導致融資困難
盡管某些開發區通過相關渠道設立了一些融資平臺,一般為向銀行貸款,或通過相關程序向上級申請資金,或通過出讓土地獲得資金,合理分配資金,進行相關項目的建設。若在上述融資的基礎上,仍存在資金缺口,可通過BT等方式來進一步籌集資金,以解決項目的資金缺口,但這種方式存在一個問題,即主體不明確,國家相關政策(清理融資平臺或改革重組)進一步限制了開發區的融資。由于貸款需要較多的手續,剛開始建設的企業項目建設受到資金的限制,需要改造的較大規模項目也缺少改造費用。
(一)理順財權、事權劃分,保障高效運轉
合理劃分市級與開發區之間的財權和事權,對于推動開發區財政體制改革、促進開發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解決市級與開發區在財權和事權之間的不匹配問題,必須嚴格按照法律原則,合理劃分市級與開發區在財權和事權的分配,科學確定開發區的財政支出范圍與責任。事權范圍明確后,細化財政的支出職責,以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為原則,保證開發區與市級責任明確化,以減輕由于開發區承擔較大事權范圍而增加的財政壓力。
結合某些開發區的先進管理經驗,采用合理的行政管理體制,確定合理的區內與區外關系。可采用城區與開發區的聯合,兩者為兩個整體,但在同一領導班子領導下,在開發區管委會設置一定數量的分支機構,負責開發區各領域的經濟、社會管理工作,這樣就可以全力進行開發區建設,也可使開發區經濟社會有條不紊發展,同時杜絕了推諉扯皮問題的發生。對于規模較小的開發區,可采用市政府派出機構對開發區進行經濟社會管理,并賦予開發區一定的經濟管理權限。
(二)建立激勵性財政體制
市級可在財政體制方面采取宏觀調控措施,但需要考慮到各開發區的具體行政管理體制,確定與各開發區相應的財政管理體制。某些開發區并未實現“收入全留”,政府可出臺相關政策,給予開發區一定的特別政策,對于某些增長較快的稅種,可按一定比例在市級與開發區之間分配甚至全部分配給開發區,這樣可增強開發區的建設活力。此外,在支付領域確定激勵性制度,既要充分發揮開發區的發展建設積極性,又要結合開發區實際,采取獎懲措施,實現開發區較好發展。
(三)創新資金投入方式,增強開發區發展后勁
1.確定合理的資金撥付方式
對于我國多數開發區而言,財政資金在開發區建設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財政資金的撥付效率直接影響到開發區的建設和發展。由于各開發區對資金的需求不同及發展階段不同等,因此,在撥付財政資金時應考慮到這些因素,確定合理的撥付方式。
2.確定合理的財政資金撥付渠道,加快撥付速度
撥付財政資金時,需要確定合理的撥付渠道,以直接通過財政系統下撥為宜,提高資金撥付速度。對于資金的撥付流程加以規范,資金撥付前,首先確定資金的用途等,從而確定資金的撥付多少、時間等。此外,還應縮減資金撥付環節,簡化程序,提高撥付速度。
3.創新投融資模式
目前,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的問題,而入住開發區的企業多為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尚處于發展中階段,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這些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了資金的限制。積極建立一系列融資平臺勢在必行,可通過投資公司來提供開發區的建設資金,通過相關優惠政策積極吸引投資公司入住開發區,在開發區內進行建設。同時,也可通過第三方積極進行招商。通過股份合作模式,即開發區與第三方采取合作的方式,由雙方采取股份合作方式,雙方持有一定股份,按股劃分利益。
無論何種財政管理體制,隨著時代的發展,均會表現出一些與時代不相適應的問題,因此,應結合時代對財政的要求來確定合理的財政管理體制,以實現開發區經濟社會的較好發展。
參考文獻:
[1]賈坤.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預算管理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2]南寧市財政局課題組,秦贛江,蘇道勇.對城區、開發區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考[J].經濟研究參考,2008,53:19-21.
[3]龔云峰.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體制創新研究[D].南昌大學,2009.
[4]陳瓊瑤.關于高新技術開發區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探討[J].海南金融,2008,05:80-82+86.
作者單位:(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