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昂
?
論會計管理體制創新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岳昂
摘要: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一直是會計理論中關注的一個問題,因為其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文對于會計管理體制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其具有的特征進行了分析,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其創新能夠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觀點,指出了科學的、規范的會計管理體制對于企業的會計信息的質量的提高的重大影響作用。
關鍵詞:會計管理體制;制度安排;會計信息質量
可靠性。這種性質的前提是真實,真實性是其真正的標志。只有會計信息本身是真實的,才能夠正確的指導使用者作出決定,而正確性以及中立性則是它的一種輔助性的標志。
相關性。所謂相關性,指的是會計信息可以指導使用者根據其作出相關的決策,并且由于會計信息的不同做出的決策之間也存在著差異。
可理解性。所謂的可理解性就是指財務報告中所提供的信息,要能夠盡可能的簡潔、清晰、明白,這樣才能夠便于人們的理解,且使用起來變得更加的方便。
可比性。這要求在同一個企業中的不同時間、或者是不同的企業之間的各個方面的信息能夠進行對比的衡量。
作為一種制度來看,會計管理體制由正式的約束、不正式的約束以及實施機制等三個部分組成。
首先,作為會計管理體制的一個不是正式的約束的部分來看,企業的管理層、會計、以及審計的職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的建設都是不能被忽視的一個環節。在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都是使用非正式的約束進行維持的,人們生活的大部分約束都是由非正式的約束進行的。但是由于非正式約束本身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如果沒有正式的約束,那么成本的實施就會變得很難,從而使得一些較為復雜的交換難以發生。
其次,作為正式約束的一個較為核心的部分,對于會計信息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的建設任務還比較艱難。這些正式的約束中,有著企業內部的一些與此相關的制度,還包含著企業在外部的環境受到的制約。
由于會計管理機制的存在,人們才能夠以此為基準進行實施性的決策。在實際的應用中,判斷一個國家的會計管理機制是否是完備的,不僅要關注這個國家的正式的、以及非正式的會計法規,判斷其是否是合理的、完備的,更加重視的是關注有沒有相應的實施機制。任何完善的法律,如果沒有一個較為健全的實施機制作為支撐,那么都是如同虛設的存在的。歷史上,很多情況下都并不是沒有法律可以作為支撐,而是沒有建立起與完善的法律法規進行匹配的實施機制。我國目前還沒有較為完善的相應的實施機制,因此要想真正的達到切實的對于法律法規進行落實,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會計對于企業的管理層進行契約履行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以及工具。會計機構作為企業的一個職能部門來看,是受到企業的管理層的委托來進行會計工作的,其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企業進行服務。會計管理體制的創新能夠直接的影響企業內部的會計信息質量的完善,從而影響經濟的發展,因此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一)完善會計信息內容
因為企業的會計管理體制是相對于其內部的經濟活動進行的,因此其中會計管理體制是整個會計信息管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對會計管理體制進行創新性改進,能夠直接的使得會計信息內容更加的完備,從而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我國很多企業的治理結構沒有發揮應有的效果,除了制度上的問題之外,此外還缺乏支持有效決策以及有效行動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通常是企業管理的自我調控系統提供的。
企業的治理結構必須能夠很好地解決好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企業的各個相關的利益主體需要什么樣的財務會計信息來幫助他們作出相應的決策,進而能夠進行更好地管理,這就需要會計信息內容更加的準確。另一個方面就是建立一個合理的、有效地會計信息的傳送系統,這樣才能夠保證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能夠及時的、準確的滿足企業的各個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因此,對于會計的管理體制進行創新性改革,必須要在政府的幫助下完成,政府對于企業的會計活動作出明確的、較為完備的會計法規的體系,從而對于企業的會計活動作出整改。其次,還需要對于制定的規則進行明確的規定,保證企業能夠執行相關的規則,在這樣的基礎上來對企業的會計活動進行外部的制約限制,充分的發揮出稅收法規體系在財務會計信息的生產過程中提供的約束。
(二)改進會計信息失真
目前,會計信息還存在著失真的問題,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與稅收制度是不完全匹配的,并且存在著不完善、不健全的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導致了會計信息的失真。因此應該采取一些創新措施來對這種現象進行改善。在企業受到的外部約束中,法律環境的約束是很關鍵的一個約束,而其中稅務環境約束尤其重要。稅務的規則與企業的財務會計之間有一定的關系,使得其對于企業的經營者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稅務環境主要是企業的會計行為的一個重要的外部環境。在我國,目前稅務的規則的實施機制處于一個較為弱化的環境中,稅務的實施機制還處于一種比較弱化的地位。首先,稅務的規則主要是由人來進行組織實施的,而有些稅務的稽查人員其本身的素質不高,甚至根本就沒有經歷過正規的學習,對于會計知識處于不懂的狀態。有些人只經過了中專等較為低層次的會計學習,難以達到稅務稽查人員的工作需要,難以把相關的工作做好。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稽查人員存在著經濟效益與成本進行比較分析的一個問題,如果他們嚴格的按照要求進行納稅,那么雖然可以保證國家的稅務收入的增加,但是卻不一定能夠達到稽查的人員希望的結果。因此,要想改變稅務這一塊的問題,應該采取的創新方式就是改變稅務的稽查人員的經濟行為的目標模式,這就需要對相關的制度進行創新性的改進,在加大稅務征管的同時,強化對稅的稽查的監控情況。
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現在有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比如信息的真實性難以保證的問題,追根究底主要是我國的會計管理體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首先介紹了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征,然后在對會計管理體制組成進行了介紹了的基礎上,提出了其存在的問題所在,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創新措施,這些措施能夠對于提升會計信息質量起到很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美華.論會計管理體制創新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1:30-32.
[2]管理.我國政府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研究[D].河南大學,2013.
[3]馬聰.公司管理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研究[D].哈爾濱商業大學,2013.
[4]張小明.盈余管理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
[5]張可.鐵路運輸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評價及優化對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