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超
?
淺談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
賈超
摘要:中小企業對于市場經濟的穩定有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我國市場宏觀環境和其自身內部控制問題的影響,使得很多民營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鑒于此,本文梳理了當前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一)經營者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不夠
當前,存在部分民營中小企業經營者內部控制觀念淡薄的問題,經營者的這一經營理念使得企業內部控制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是企業內部控制設計有缺陷,使得企業內部控制在設立之日起就存在“先天缺陷”,二是企業內部控制沒有得到有效運行,使得企業內部控制形同虛設,企業在日常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往往不按照既定的流程辦事,喪失了內部控制對企業的約束力,不利于企業的管理。
(二)風險管理能力不足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也在不斷加大,因此具備有效的風險防范能力是尤為必要的,提高企業防范能力、降低經營風險的重要途徑就是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通過規范企業內部管理行為,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降低內部人行為,以達到降低經營風險的目的。然而,鑒于目前我國經營者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不足的原因,我國民營中小企業還普遍缺乏風險防范能力,風險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三)內部控制不符合企業的經營戰略
理論上而言,企業經營戰略決定企業的發展前景,內部控制有利于企業實現自身的發展目標。在實踐當中,由于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大多產生于不規范的市場經濟背景下,其經營管理水平還比較低,管理模式還處于簡單復制模仿大企業管理模式的階段,沒有能力也沒有足夠的意識去建立與企業自身發展相適應的內部控制,造成企業組織架構重疊、崗位設置不合理等問題,造成企業經營管理與企業經營戰略不匹配,制約了企業目標的實現。
(四)資產安全隱患大
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對內部控制的忽視必然會對企業的資產安全產生不利影響。具體表現在:①不能對企業所需資金量進行科學合理的估計,當企業低估所需資金使用量時,會導致企業資金供小于求,造成企業資金供應不足等問題,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加大企業的經營風險;當企業高估所需資金使用量時,會導致企業部分現金閑置,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益,不符合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②不利于企業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在信用政策的制定方面,不能合理評估企業對應收賬款的收回能力和銷售目標制定恰當的信用政策,在應收賬款的催賬方面,不能建立有效的催賬措施,造成資金難以收回,影響企業資金安全。
(五)缺乏內部控制監督機制
監督是企業內部控制得以有效運轉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監督,才能使企業內部控制得到真正的實施,不使內部控制流于形式。然而在我國民營中小企業中,設立內部控制監督機構的寥寥無幾,或者雖設立了內部控制監督機構,但其與企業管理層利益緊密使得獨立性較差,審計結果不具有獨立性,不能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監督機構的監督作用。
(一)建立現代企業價值觀念
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首先要建立現代企業價值觀念,要依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企業治理機制,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做到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科學決策、守法經營等,在制定企業經營戰略時要考慮長遠利益,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
(二)完善風險評估系統,提供風險管理能力
企業需要對面臨的經營風險進行準確的評估,因此企業要制定完善的風險評估系統,對企業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系統的評估,合理確定產生風險的原因、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和可能的風險解決措施,通過對風險的評估,可以識別風險的嚴重程度并制定措施將風險控制到可接受的安全范圍內,同時還可以根據此次風險產生的原因查找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并及時進行彌補,防止類似風險的再次發生,提高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對企業風險評估要重點強調對財務風險的評估,中小企業應加強對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通過定期對會計信息進行財務分析,發現異常的會計信息,合理確定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在此基礎上建立高效的信息傳遞機制,將該風險信息及時傳遞;還要成立專門的崗位對面臨的風險進行分析,確定風險如何產生,該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并提出使風險降至最小的風險解決方案;事后還要建立問責機制,提高員工的工作責任心,從根本防范風險的發生。
(三)完善民營中小企業治理結構
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是保證企業正常運轉,實現企業目標的重要保證,也是企業內部控制得以有效運行的重要前提,反之,企業的內部控制得不到有效的執行,企業經營管理也不能得到有效的運轉,不能實現企業的目標。因此確定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非常重要,制定科學的治理結構首先要明確職責權限,即要明確單位內部各部門的崗位職責,在確定崗位職責時,要做到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形成相互制約的監督機制。
(四)建立健全資產安全保障機制,維護資產安全
維護資產安全要從以下幾點入手:一要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首先要客觀了解企業的實際運營狀況,明確企業的資金流向以及資金的收回時間,在此基礎上合理確定企業所需資金量,合理分配企業的留存資金,一方面避免低估所需資金量,造成資金短缺,加大企業經營風險,影響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有利于實現企業資本保全目標;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避免高估所需資金量,造成資金溢于,不利于企業進行高效投資,充分發揮企業資金的效益,利于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同時還要加強對留存資金的日常管理,民營中小企業要定期核查庫存現金的實存數與賬面數是否相符,杜絕出現白條入庫、坐支收入的情況出現。二是要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管理。一方面要制定適合企業發展的信用政策,合理評估客戶的信用等級和償債能力,并依據企業的銷售目標制定信用政策,另一方面要定期管理企業的應收賬款,對應收賬款進行賬齡分析,對有確鑿證據表明無法收回的壞賬及時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還要完善催賬措施,建立一系列的激勵措施,將催賬完成情況納入企業員工的績效工資體系當中,促進企業賬款的及時收回。
(五)民營中小企業建立內部審計機制
首先,要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因為獨立性是審計人員的靈魂,是內部審計部門最重要的原則,如果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得不到保障,那么其就無法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真實情況做出客觀實際的判斷,審計結果也就無法讓人信服,此時內部審計部門就形同虛設;另外內部審計人員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熟悉會計知識和審計知識,要重視對內部審計人員審計、會計知識的培新,使其具備專業勝任能力;最后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要基于內部審計部門職責權限保障內部審計部門工作的開展,使得內部審計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張晶.民營中小企業公司治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理論學習,2010(8).
[2]竇冰.風險管理方法在內部控制體系中的應用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5).
[3]李心合.內部控制研究的困惑與思考[J].會計研究,2013(6).
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