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吳光明
基于供應鏈整合的跨境電商海外倉發展策略研究①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吳光明
在知識經濟時代,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電子商務這種新型商業模式迅速普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電子商務依托其快捷性、便利性、時效性、覆蓋范圍廣等特性,將本土化擴張轉變為外向型擴張已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也是跨境電商發展壯大的契機。本文通過對現階段跨境電商發展現狀的分析,從供應鏈與物流角度對跨境電商的發展提出創新策略,旨在促進跨境電商的健康、快速發展,使我國跨境電商在激烈的國際電商企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有效帶動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
供應鏈 跨境電商 海外倉 發展策略
一種經濟模式在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程度的時候,其內在需求就會推動企業持續向前發展,并驅動企業做出戰略方向調整。經濟模式的轉變雖有經驗以供參考,但更多的是自身發展瓶頸使其被迫向正確方向轉型,否則,企業發展與擴張將失去內在動力。跨境電商的前身為海淘、代購,經濟發展水平導致的消費需求與物資在全球范圍內的不均衡分布,在全球一體化的有力推動下,跨境電商的發展變得順理成章。縱觀企業發展史,最先成功的企業一定是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或許由于種種意愿有些沒有持續發展壯大,但先驅者總會占得市場先機。2013年可以認為是跨境電商元年,經過多年的海淘、代購等模式的培育,跨境電商的市場已開始逐步成型,并且最重要的是政策方面的支持,2014年3月發布《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網購保稅進口模式問題通知》文件,正式確定了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方向,也預示中國跨境電商將跨入新紀元。在消費需求的引導與政策法規的保障之下,跨境電商的崛起成為必然趨勢。現階段制約跨境電商飛躍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供應鏈與物流,只有有效地解決了所存在問題,跨境電商才會成為電子商務領域的主導力量,并引領電子商務這種新商業模式的快速發展,有效地促進全球經濟一體化,才能使跨境電商惠及更多企業與個人。
總體而言,對跨境電商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供應鏈與物流,物流是電子商務的核心要素,也是電子商務與傳統商業模式對比而言的最大優勢,快捷、高效的物流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最有力保障。而供應鏈則與物流效率息息相關,其又是決定物流通暢與否的關鍵因素。
1.1供應鏈概述
供應鏈是指相關人員或者是相關業務的鏈接,以企業為核心將產品送達到消費者手中。供應鏈管理涉及的內容較多,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物流控制、資金流控制等。企業的生產行為從最初的原材料采購開始,到產品生產,產品銷售,銷售網絡中又包括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的各個節點,最終將產品送達到消費者手中。傳統商業模式的供應鏈可以看做是網狀結構,在這個網絡中各個節點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原材料采購開始到最終的消費者買單,其中要經過多個環節。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消費者,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其鏈接的方式是企業間的有效合作,并在此過程中尋求供應鏈管理優化。電子商務中的供應鏈管理相對簡單,其主要包括以電商平臺為中心,往上鏈接生產商,往下鏈接消費者。不同與傳統商業模式中的網狀結構,電子商務的供應鏈可看成是整體垂直結構,局部網狀結構。局部網狀結構的產生,源于現代企業分工的精細化,一件商品通常由不同企業合力生產,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產效率,避免資源浪費。
1.2跨境電商物流現狀分析
跨境電商與傳統電子商務相比,其缺失了傳統電子商務綜合成本低、配送周期短、退換貨物流方便等特點,但是其與傳統對外貿易比較,成本、時效依然是其優勢。另外,跨境電商還存在政治、文化、法律、海關、匯率等的風險。首先,物流成本過高。由于涉及跨境貿易,物流環節與產業鏈被延長,其整體流程從國內物流開始,經過海關、商檢和國際運輸,其次,國外物流,整體流程延長使成本大幅升高,且其中還有操作難度極高的海關和商檢。
運輸與配送周期長導致客戶滿意度下降,依據Focalprice的客戶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客戶對跨境電商的最大抱怨集中在物流方面,其中,周期又是物流中的重點。國際貿易本身的供應鏈與物流的環節較多,跨境電商的運輸與配送周期雖然相比傳統國際貿易略有改善,但是與國內電子商務的運輸與配送周期形成鮮明反差。在跨境電商競爭中,運輸與配送周期將是企業崛起的契機。而有效地縮短運輸與配送周期則是跨境電商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把上述跨境電商存在的運輸與物流問題看作為內部問題,那么政治、文化、法律、海關等風險因素就是外部問題。跨境電商涉及到跨國交易,無可避免地要承擔國際貿易中所有的風險因素。商品交易所在地的政治風險、知識產權、政策變化等因素都會對商業行為有嚴重影響,需要熟知商品交易所在地的文化背景、民俗習慣等問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匯率的變化對跨境電商的影響和很大,貨幣價值的變動會動跨境電商的利潤有影響,結算方式的不同也會直接影響跨境電商的盈利狀況。最后一點是退換貨問題,這也是跨境電商面臨的又一難題。退換貨涉及的內容很多,從最基本的商品質量到物流運輸,海關商檢,最后還會涉及交易所在地的消費習慣、法律條款等多項內容。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貨物丟失、地址不詳而造成的投送失敗,退換貨將會極大地增加跨境電商的整體成本,甚至有可能出現退換貨費用高于商品本身價值的不正常事件。基于這些原因,電商企業不愿意進行退換貨服務,消費者的合理要求得不到解決,這也極大地遲滯了跨境電商的發展。
1.3跨境電商所面臨的問題分析
跨境電商的所具有的優勢是傳統國際貿易不能比擬的,但是其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諸多缺點,這些缺點一部分具有與國際貿易一樣的共性,一部分又是電子商務所特殊的個性。總結跨境電商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其一,通關問題。通關效率低下是國際貿易中普遍存在現象,跨境電商的由于其商業模式原因,供應商與客戶之間能夠實現直接交流,這在引起整個跨境電商貿易產業鏈變化的同時,極大地增大了交易頻率。其二,物流與支付問題。跨境物流的費用通常較高,且跨境電商的支付模式單一,存在許多需要協調解決的困難。跨境物流對外部環境的依賴度較高,時間周期一點變長,如天氣等的外因會提高物流整體成本。其三,退稅與激勵問題。出口退稅主要包括產品的生產與流通,這也是國家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退稅的主要成因也是稅法不完善所致,現實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中,大多數賣家并不能受惠于相關退稅政策。
2.1海外倉概述
海外倉又可稱之為海外倉儲,是跨境電商整體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環節。海外倉的最大最用是減少物流運輸時間,以此來發揮電子商務的時效性,并切實有效降低跨境電商的綜合成本。海外倉是在境外預先建設或者租賃倉庫,以空運、海運或國際多試聯運等方式將商品送達海外倉,其后的操作流程與傳統電子商務并無太大區別。海外倉一旦建立,時效性能得到極大保證,網絡交易中客戶的快捷性滿意度體驗也將得到放大。海外倉的建立還有利于售后、退換貨等環節,如京東商城的倉儲布局使得其能在極短時間內能將自營商品送達客戶手中,這也是電商平臺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得以成長的重要手段。如果跨境電商所售的小件商品通過國際快遞或者國際小包運送,電商的時效性可以得到保證,但高昂的運送費用最終會全部轉嫁給消費者,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跨境電商的有效擴張。如果進行傳統的國際貿易途徑進行運送,費用降低但時效性也大打折扣。
快捷的物流是電商發展的基礎保障,也是消費者滿意度體驗的最直觀表現,許多地區的消費習慣對物流的時效性要求極高,一旦物流延時,必然會投訴或者退貨,低效率的物流更不能勝任商品的退換,這種現狀下電商會無奈地選擇相對快捷的運送方式,高成本低利潤率使得電商的發展熱情降低。海外倉的出現,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一現狀,使得倉儲后的商品跟普通電商一樣快捷、高效。海外倉為跨境電商的本地化做出了突出貢獻,也使得跨境電商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商品集中運輸,送達目的地之后,再以現有商品目錄進行電子商務銷售,這種行為使跨境電商的物流與銷售模式得到根本改變,在迎合消費者習性的同時,促進了跨境電商的飛躍式發展,使商品的國際化流通有了更加快捷、高效的渠道。
2.2電商企業的自身需求轉型
便利的倉儲是電商企業發展的最有力保障,海外倉的建設契合電商企業的內在需求,使其能準確把握發展趨勢。有能力的電商企業往往不愿受制于人,獨立倉儲模式的建設與物流系統的改造,是電商企業成長的必由之路。企業前期或應資金等因素選擇使用其他企業的倉儲服務,但電商企業中自營商品與其他商品的區別態度大大延緩了沒有倉儲服務的電商企業發展,海外倉的建設使得其在跨境電商平臺中有更大話語權,也會有更大作為。
2.3國際快遞代理轉型
跨境電商的前身是海淘與代購,其發展初期的物流由經營國際直發的快遞代理企業拓展業務,在這個基礎上建立的海外倉,是最早發現電商的海外需求并拓展業務的企業所建立,通過長期國際快遞而積累了大量的客戶基礎,并有完善的本土化物流渠道,這種類型的海外倉是跨境電商拓展海外業務的最佳選擇。其弊端是電商企業對物流與客戶資源信息的掌控力度差,雖然有利于前期發展,但可持續戰略的實施中,自己開發海外倉才是最佳選擇。
2.4IT背景明顯
前期的海外倉建設,有IT背景的公司占據很大比例。究其原因,海外倉的操作系統對網絡技術的依賴性很高,IT背景的公司在這方面占據天然優勢,其在前期的海外倉建設中取得先機,但是受物流、供應鏈等環節的制約,發展后勁不足,海外倉的功能也只能用外包的形式實現,其服務水平也乏善可陳,對跨境電商實質上的幫助意義不大。
綜上所述,跨境電商作為新型商業模式,其在發展中存在許多問題,面臨很大挑戰。海外倉建設完善了跨境電商物流周期過長的缺陷,使電子商務的快捷性、時效性在跨境電商中得以體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下,跨境電商的崛起已成為必然,其供應鏈與物流方面的制約會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不斷得到改善,使高效的跨境電商服務更多客戶,使更多客戶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購物便利。
[1] 魯旭.基于跨境供應鏈整合的第三方物流海外倉建設[J].中國流通經濟,2016(03).
[2] 趙廣華.破解跨境電子商務物流難的新思路:第四方物流[J].中國經貿導刊,2014(26).
[3] 韓朝勝.我國B2C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物流技術,2015(15).
[4] 宋海英,許琳.海外倉——電商時代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15(03).
[5] 資道根.海外倉模式下跨境電商物流成本控制[J].物流技術, 2015(16).
[6] 王宸圓,俞偉廣,何士產,等.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和趨勢研究[J].電子商務,2015(09).
F724.6
A
2096-0298(2016)10(b)-023-02
①本文系浙江省2015年度軟科學研究課題《浙江省跨境電子商務海外云倉構建研究》(2015C35026)研究成果之一。
吳光明(1964-),男,漢族,浙江余姚人,副教授,本科,主要從事產業經濟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