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軍
【摘 要】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美術教學實踐,從教學方式和能力培養兩個方面對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進行分析,希望幫助學生學會欣賞美、發現美,以藝術的思維與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世界,看待我們的生活。
【關鍵詞】初中美術;美術教學
新的課程理念打破了以美術學科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教材體系結構,構建以促進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探究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為基本特征的美術新體系。在美術教學中,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以“接近社會、貼近生活、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中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及課題,從而發揮美術教育的社會功用和價值!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應當是愉快的創造與感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欣賞美、發現美,以藝術的思維與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世界,看待我們的生活。這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是幫助其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乃至世界觀的重要環節。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初中階段美術課堂的教學研究。
一、引入“快樂”教學,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現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興趣與學習的關系非常密切,只要有興趣,學生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乏味之事。美術課的愉快教學,就是從本學科的特點出發,充分挖掘創造教學興奮點,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實現學生享受美術教學,使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感受快樂。
1.音樂式教學引導創作氣氛以及靈感
圍繞美術課的快樂教學,把美術同音樂相結合,通過直觀的音樂刺激和引導,使學生在形式多樣和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美術理論知識和技巧,在音樂中感受美術作品中線條的清晰、筆點如音符般的靈動,作品整體如音樂中的意境顯現等,實際教學效果相當好。在教學中,美術教師作為一名輔導師,用錄音機播放一些優美抒情的音樂,以優美的音樂伴隨著美術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來感染學生,調動學生追求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激情,從而達到培養學生作畫興趣和愉悅心理的目的。經實踐,音樂用于輔導環節,效果很好。通過音樂情景激發學生情趣,學生的思路開闊了,思維活躍了,課堂結構也優化了。
2.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獲取信息。美術是視覺藝術,需要通過視覺來獲取信息。而電化教學融形、色、光、聲為一體,刺激學生的感官,在激發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將現代化的電化教學手段引入美術課堂,教學中,通過制作和全面使用多媒體課件,使美術教學媒體多樣化,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來參與感知,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欣賞到更多更美的物象,變抽象的說教為形象的演示,進而使學生從全方位全感官的獲取教學信息,有助于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快樂教學效果。應用制作美術多媒體課件必須從教材本身入手,認真分析、研究教材,找準教學的突破口及重點和難點所在,并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制作課件。例如,上《色彩基礎》一課,在講解“三原色、間色、復色”的關系過程中,應同時在課件中做了flash試管調色,讓學生自己動手來調色,這些簡練的操作激發起學生的極大興趣。
二、加強“能力”教學,挖掘培養開發學生自身潛能
1.審美能力的培養
由于受農村學校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就更加要求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積極創造條件,多給學生感悟優秀美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例如,在上《現代生活的視覺語言》時,我事先準備、提供較多數量且優秀的標志作品,在課堂導入時,我還特別準備了一套北京奧運會的標志和福娃的相關運動標志,讓學生辨認、理解這些標志,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審美熱情,事實反映學生非常積極,之后,我不急于直接用簡單的定義表述標志的作用和特點,而是讓學生對這些運動標志的進行了比較、分類、討論,悟出了標志的作用、特點。接著,引導學生欣賞其它優秀的標志作品,體驗標志作品的不同表現及其形式美感,這樣,讓學生多談談自己的感受努力提高審美情趣!
2.合作能力的培養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結束之際,教師可以根據性格特點將本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給每個小組選擇組長,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作業的設計必須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與拓展性,而且要讓小組內的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以這種形式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內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與學習,其完成作品的過程實質上就是自主學習與探索的過程。作品完成也就意味著其自主學習有了一定的成效。這種形式的活動多次進行,學生就很容易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甚至不用教師布置作業,他們也會在課余時間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與探索。
3.創新能力的培養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就是要實現學生能創作出自己心中的畫。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和加強美術教學中的綜合性和探索性,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培養學生獨立的思考、豐富的情感和充沛的精力。激發學生創意的渠道有很多,教師們應該探索多種多樣的激發學生創意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在其中,應融入的各種創造性思維技巧,通過藝術的感染和激勵,喚醒學生藝術創造的靈魂,學生由被動很自然地轉向主動,創意的習慣也就在這個過程中慢慢養成。
總之,我們要在初中階段美術課中讓學生學會欣賞美、發現美,以藝術的思維與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世界,看待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