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欽茂+++呂玉巧
讓每一個學生能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從而具備自我管理的能力,培養優秀的意志品質,是班級工作的終極目標。
理與情的博弈
班主任工作的一大難點就是如何處理原則和人情。
學生犯錯,班主任如何堅守校規校紀?如何回應學校領導、教師、家長的求情?如何面對學生的“痛改前非”?有的班主任信奉“嚴”,毫不留情地照章辦事,結果是學生不改錯,家長不領情,領導不滿意。也有的一時心軟而放任,貽害更是無窮,會培養學生的“無賴”心理,因為當犯錯成本低的時候,多數人都會放縱自己。更不用說“找找人,就放過”這種世俗化的育人方式了,那會把師生的人格都賠進去。正確的做法是堅守“育人”原則,用學生能接受的方式來處理。只要學生滿意了,“原則”和“人情”就圓滿了。比如,有次過節后開學,班里有位同學因堵車而遲到,我們商討的處罰結果是由他調查出學生返校遲到的所有可能性因素,然后給出相應的可行的防范措施,張貼到班級里,如果再有人不吸取前車之鑒,便一并處罰。這樣的處罰措施,既能讓學生反省自身錯誤,還能以儆效尤。從長遠來看,這種“備份意識”對他們的未來大有幫助。
教育可以寬容但不能遷就,教育需要等待但絕不是后退。理與情的博弈,贏點必須是學生的成長。
干與群的交融
班級管理的前一階段是班干部治班,采用“班長組閣”的管理方式。后一階段要發展到學生輪流治班,即每個學生都應該有管理班級的經歷和能力。班主任先作示范,學生競選出來的班干部觀摩學習,制定出詳細剛性的班規,制定出小組評價方法,制定出彈性的懲罰措施。班主任教給班干部如何開班會,如何把握班規執行的度,如何與同學溝通,如何做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橋梁。一段時間后,班長替代班主任的角色,在前臺開展班級工作,班主任在后臺指導;逐漸過渡到班主任放手,采取班長匯報制。班干部一個學段可以輪換一批,每一位同學都應該有班級管理經歷。這種管理方式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班干部和普通學生的不同,從而避免濫用權力懲罰或言語攻擊犯錯同學,盡可能在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前提下做好班級的各項工作,班干部和群眾的交融是形成和諧班級的必備條件。當每一個人都能得到尊重時,他們作為“人”的意識會覺醒。
放與收的智慧
從表面看來,嚴厲型的班主任的班級可能更有秩序,學生更乖,其實,“乖”是學生避其鋒芒或小心謹慎地掩蓋了自己的錯誤行為而已。與其讓學生“裝乖”,倒不如讓學生在相對寬松的環境里培養自己的自律意識。因為,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機會。放,是給學生更多選擇的機會,讓學生在選擇中學會判斷、辨別,同時也增強責任感和抵抗誘惑的能力。有則外國諺語說,人生是枚硬幣,一面是選擇,另一面就是責任。當我們把學生的一切行為都盯緊了時,不代表他們已經從內心認識到應該怎么做。一旦外界環境變得寬松時,他們心中“惡”的因子就會發揮作用。
收,是心靈的溝通,不是道德綁架。讓學生在各類嘗試中跌倒,班主任要抓準教育時機,改變他的觀念,收服他的心靈,讓學生走向自主、自立、自治。班主任不妨和學生訂立“君子協議”,當學生不想按照班級規定去做時,就給他們選擇的機會,但如果達不到師生共同訂立的目標,那么學生就必須回歸集體。
用“選擇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朝我們希望的方向走,可以令學生在選擇的過程中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在放與收之間,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就慢慢得到提高。人生不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嗎?
粗與細的共舞
粗,是方向的指導,是宏觀的引導。
究竟怎樣做才能成長為一個“理想的我”?魏書生老師曾說:“一個凡人,始終不渝地崇拜著偉人,他一定能減少許多庸人層次的煩惱,一定能較容易地使自己擺脫低層次社會現象的纏繞,從而使自己在許多問題上能超凡脫俗。”偉人的力量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放在一個更廣闊的歷史空間和時代背景中認識自己的使命,它無聲的、默默地給孩子以力量和勇氣,戰勝和超越自己的力量和勇氣!偉人的榜樣作用、教育作用和激勵作用在優生培養上尤其重要。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曾說:“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細,是方法的指導,是習慣的養成。
優秀的學生之所以優秀,主要在于有良好的習慣,并注重細節。班主任要抓哪些細節?應該幫助學生養成哪些好習慣?一是專注,專注才能高效,專注度高能減少馬虎和錯誤;二是惜時,時間是一切行為的保證,尤其要重視零碎時間,更要指導學生合理分配時間;三是計劃,班主任應該指導學生制訂個人發展計劃、自主學習計劃、假期計劃等。制訂計劃實際就是節約時間;四是座位編排,能力相當的學生適合排在一起,既有朋友,也有競爭,這是人才的“共生效應”。班主任要利用調座位的方式讓學生形成一個“共生體”;五是學習方法指導。分學科指導,還要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