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連英吉林省公主嶺市響水中心校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霍連英
吉林省公主嶺市響水中心校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多地被教育人士重視。其中閱讀教學對于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重視閱讀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語文;文本;興趣;有效策略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比重較大,也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閱讀課的課堂效率并不高,閱讀教學達不到預定的目標。語文教師應根據此現狀,改變教學方式,站在學生的角度審視閱讀活動。小學生的學習要靠興趣帶動起來,閱讀也不例外,教師應將學生的閱讀興趣放在教學設計中的重要地位,并對激發小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策略進行研究,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從四個方面嘗試對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進行研究。
激發小學生文本閱讀興趣在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小學生閱讀理解水平和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和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1.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處于主體地位,是課堂活動的主角。教師只重視自身的教學行為,是無法提高教學質量的,因此,將學生看做知識的主動獲得者才能讓學生快速地學習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學生在學語文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主導地位,會在心理上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地學習,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和閱讀興趣的培養,提高學生在文本閱讀中的參與度,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2.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生處在語文學習的初始階段,也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階段,教師應抓住這個學習的黃金時期,開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的能力。當小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后,就會具有閱讀的主動性,自主去讀自己喜歡的文章,從閱讀材料中積累知識,總結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
閱讀最大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讀者閱讀能力的提升。小學生喜歡閱讀,才會認真細致地讀,發自內心地讀,并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思考,進而理解文本表達的意思。因此,閱讀興趣的激發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水平。
要讓學生喜歡文本,教師就要把其中的精彩之處挖掘出來,并通過一定方式呈現給大家,這樣才能吸引學生讀下去。
1.發現精彩導入點
教師在閱讀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仔細研磨文本,從文本中發現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關鍵點。有的文本的關鍵點在題目中就體現了出來,那么教師主要引導學生抓住題目展開導入就可以了。也有的文本閱讀的關鍵點比較隱晦,那么就要由文本中和主題相關的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引入閱讀。如在學習長春版三年級上冊課文《喜愛音樂的白鯨》時,教師可以從白鯨入手,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結合白鯨“喜愛音樂”的特點,讓學生帶著好奇和求知的欲望發現小動物的可愛。
2.巧妙運用發散點
文本中的精彩點不止一個,教師可以針對文章的類型和特點,選擇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特殊點進行著重訓練。在學習記敘類文章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抓住某一省略號,讓學生想象后面發生的故事,讓學生進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得出不同答案。這樣課堂氣氛會十分活躍,學生參與度也很高,從而學習興趣也在不知不覺中濃厚起來。
3.利用文本精妙處
有的閱讀文本中有一些典型的詞句段,教師要把握牢,發現文字的魅力,并讓學生體會到精妙之處,從而喜歡上閱讀。如在學習長春版三年級上冊《秋天來了》這首現代小詩時,教師可以從它的韻律美和語言美方面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因為這首小詩簡單易懂,且運用了大量比喻、擬人句,語言十分生動,讀起來也朗朗上口,教師通過稍加點撥,學生會主動地投入地讀,并且帶著愉快的感情。這樣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興趣很容易就被激發出來了。
教師鉆研文本是為教學設計打基礎,通過完美的教學設計,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在愉悅的課堂體驗中提高學校效率。
1.導入要精彩
閱讀文本時,教師要選擇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切入點,引起學生求職的欲望。導入應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用富有兒童情趣的語言,用設疑的方式將學生的興趣點一下子調動起來。如在學習《窗外》這篇課文時,教師先對學生提出引導問題:“你望向窗外,看到了哪些景色?假如在鄉村,你能看到哪些景色?”學生會爭先恐后告訴老師自己在城市只能看到高樓大廈,還有兩棵小樹。在鄉村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草地、森林等。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瞬間就被激起來了。
2.豐富閱讀方式
閱讀,顧名思義,不但要用眼看,還要用心讀。會讀的學生閱讀興趣一定也高。新課標強調重視學生“讀”的能力。因此在引導學生閱讀文本時,教師可以采用豐富多樣的讀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讀的樂趣,讀的意義,受到文本中情感的熏陶,領會文本的語言魅力,從而愛上閱讀。
3.穿插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
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單一的語言描繪的教學手段,學生難免會在課堂中間產生疲勞感,積極性下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度運用多媒體,通過音頻和視頻、圖片等的播放,重新點燃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可以結合文本給學生展示相應的畫面,圍繞畫面設置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一雙慧眼發現文本中的精彩,并鼓勵學生將自己欣賞到的文本的魅力大膽表達出來。這不但是對表述者的鼓勵,對其他學生也是一種吸引力。此外,不同文章蘊含了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帶領學生和文本之間展開對話,發揮文本觸動學生心弦,激發情感的作用。學生進入到文本深處,領會了其情感內涵,就會對文本產生深刻印象,并發自內心地對文本閱讀產生興趣。
總之,文本閱讀的興趣能夠能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閱讀效果。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尋找各種有效策略,通過對教材的研磨和科學的教學設計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對話文本,激發學生對文本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閱讀課教學效率。
[1]馬英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大學2014
[2]譚慧.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11)
[3]李再廣.論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興趣的培養[J].華夏教師.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