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智義寧夏西吉縣白城九年一貫制學校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
安智義
寧夏西吉縣白城九年一貫制學校
在新課改的教學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加注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和閱讀習慣養成。本文在新課標背景下分析了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和目標,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小學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
閱讀教學;閱讀能力;閱讀習慣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教育理念、方法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從課程理念到教學活動的組織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有很大比重。本文就對閱讀教學的重要性著手進行研究,并在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與目標進行分析,以此提出一些關于小學閱讀教學的方法策略。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的理解與表達能力,并且對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養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一個基本的環節,他不僅能夠有利于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還能夠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有利于各項能力的提高,而且還能夠鍛煉學生發散性的思維,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認知層次,接受更好的教育和熏陶。因此,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舉足輕重得影響,具有著非常關鍵得作用。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其目標和內容主要包括,學生要有足夠的閱讀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會一般的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以為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得基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在這個基礎上,新課標還要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獨立鉆研文本,對朗讀和默讀也要充分重視起來;加強引領、指導和點撥學生得閱讀;注重對學生感知、理解、評價、欣賞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采用高效得閱讀方法,學會怎樣精讀、怎樣略讀、怎樣瀏覽;重視學生閱讀興趣培養,提高學生的閱讀品味。同時,新課標在閱讀教學目標的方面指出了三點。
首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學生需要具備各項基本能力,比如“熟練掌握多種閱讀方法”、“獨立閱讀”等能力。作為教學得主體,學生要真正成為學習得主人,自主得去學習,去閱讀,才能鍛煉這些基本的閱讀能力。
其次,突出多讀,重視積累。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步養成獨立閱讀的習慣,在廣泛的閱讀日積月累中,慢慢地培養的。“多讀”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一是,遍數多。二是,數量多。三是,品種多。不僅要讀文學作品,還要讀哲學、經濟、歷史、科技方面的書;不僅要讀童話、寓言、故事,還要讀小說、詩歌和散文;不僅要讀國內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還要讀其他各國影響深遠的作品;不僅要讀現代作品,還要讀我國古代的優秀作品。
最后,突出能力。所謂的閱讀能力就是指讀完一篇材料后,理解和接收材料中蘊含得意義和內容得一項能力,是學生們取得知識、學習經驗、增長見識、接受教育得一種重要的能力。閱讀能力一般包括:認讀、理解、記憶、速度等幾個要素。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將會遇到各類文本,只有具備了較高的閱讀能力,才能有效地應對。
總之,新課改以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和目標更加側重于對學生閱讀能力以及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這樣可以有效的改善閱讀環境,真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擴大閱讀量
課內閱讀是有限,只有使課內外閱讀結合,才能真正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是學生提升語文素養重要途徑,而組織好課外閱讀需要家長和老師的相互配合,積極引導,給孩子提供豐富資源,讓孩子有合適的書讀,培養還孩子閱讀興趣,讓孩子樂于閱讀,這樣才能不斷的增加課外閱讀積累。其次,個人活動。社會需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老師要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進行創造性閱讀,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最后,興趣小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組織各種語文興趣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去感受閱讀的魅力。因為學生一旦對于某方面的知識感興趣,學習就會更加自覺和積極。
(二)提高閱讀質量
閱讀質量的提高不僅只是在于要讀懂,還要會讀,也就是閱讀的方法。老師可以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干預,幫助其提高閱讀質量。首先,幫助學生選擇的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其次指導學生采取多樣化的閱讀形式,如朗讀、默讀、瀏覽、誦讀、自由讀等等。最后,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三)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
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從具體抓起,引導學生使用各種形式進行閱讀,熟練運用精讀、泛讀、瀏覽、速讀四種常用的閱讀方法。尤其強調朗讀和默讀。并加強指導學生如何將注意力快速的集中,提高閱讀的速度。注重培養一邊閱讀一邊思考一邊記錄的習慣,讓學生們學會做閱讀記錄。在教學中,探究式閱讀教學更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合作,并能夠主動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最后化成知識自己吸收,這樣有利于閱讀能力的養成。
(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個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出來的,習慣的好壞影響一個人的終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幫助學生練就較好的閱讀能力。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一邊動筆,;其次,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閱讀工具書,比如字典、網絡等,知道學生查閱圖書資料以及網絡資源;再次,與學生家長溝通,共同引導,培養學生勤于閱讀的習慣;最后,引導學生提高閱讀質量,在閱讀的過程中設身處地,與作者對話,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五)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緊密結合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閱讀層面。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是綜合能力提高的一個方面,需要與寫作教學、口語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閱讀是進行寫作的基礎,認真閱讀有助于寫作,也有助于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同樣的道理良好的寫作、語言表達訓練,有助于閱讀能力的提高。
總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教師閱讀教學應該明確教學內容和目標,采用多種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
[1]張興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教育革新,2007(4)
[2]王斌.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教育探索,2003(10)
[3]陸小平.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35-37.
[4]代順麗,王榮生.語文閱讀教學有效問題的本質特征[J].課程.教材.教法,2014,08: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