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艷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二小
小學英語課堂評價中的問題與改進方式初探
黃艷
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二小
小學英語課堂評價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課堂評價不經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如何實現有效的課堂評價一直是一線教師們所關注的問題。接下來,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來談談當下小學英語課堂中評價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式。
小學英語;課堂評價;問題;改進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有效的、科學的課堂評價不僅能促進教師的“教”,更能促進學生的“學”,但是小學初中英語課堂中的評價卻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1、評價主體單一
目前,在小學英語課堂,唱主角的仍是我們的英語老師。課堂評價的主要目標依然是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服務的,學生在課堂中依然是處于被動的教學地位的。英語課堂上,主要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在課堂上很難看到學生對自己的評價,也很難見到學生于學生之間的評價。很多教師總認為學生自評和生生之間的評價難以掌控,所以,這些評價是不會出現在他們的教學中的。還有的教師在評價時,眼睛甚至沒有看著學生;也有學生認為教師的評價只是在敷衍,更不用說是充滿感情。這樣的評價是無益的評價,不如去掉。
2、評價語低效
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尤其是小學英語的教學課堂中,教師評價語是極其低效的。上課中,學生如果把問題回答對了,教師往往這樣評價:good,sit down;ok等。這樣的評價語一旦過多,學生就會感覺老師對自己是無評價的,學生的受挫感就會涌上心頭,逐漸地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就會失去興趣。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教師喋喋不休的評價,有的學生每答對或記住一個單詞教師就會說:very good,very good,very good。一節課下來之后,都是就是的very good。教師評價語的低效直接導致教學效率的低下。
3、評價方式繁瑣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們的教師真是費盡了心思。有的教師為了鼓勵學生學習英語,發揮英語中評價機制的作用,于是采取了這樣的評價方式:比如,學生回答對一個問題,教師就獎勵一個一顆星星,當學生攢夠十個星星以后,教師就給學生一個笑臉,當學生有十個笑臉后教師會給學生一支筆,當學生有二十個笑臉教師就會給一個訂書器,當學生有三十個笑臉后教師就會給……,這樣的評價方式雖然能在一定程度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但是這樣的評價方式比較繁瑣,我們經常看到老師一節課不停地往墻上貼星星。長此以往,不僅耽誤了上課的時間,還會使學生感到無趣。因此說,這樣的評價方式是有待改進的。
1、增強學生的評價意識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所謂多元化評價,包括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工具多元。而在這些方面中,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尤其重要。我們都知道,在課堂上,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師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作用。有一次,筆者在執教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What Would You Like?第一課時的時候,課堂上出現了這樣一段小插曲:我讓一個學生讀單詞,當這個學生讀完以后,突然有個學生說:“老師,他讀的不對。”當聽到學生這樣說后,我立馬說:“那好,你來評價一下他剛才讀的怎么樣?”這個學生把錯誤一一的指出來了。比如:重讀不到位、讀音不準確等等。從這個小插曲中我得到了一個啟發:那就是在課堂評價中要發揮學生的作用。當學生讀完課文后,讓其他學生評價,當學生表演完情境對話后也讓學生進行評價。長此以往,學生們不僅學會了學習,還能在學習評價中發現自己的問題,改進自己的學習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2、注重分層評價,做到“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因受學習習慣、學習風格、學習環境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上課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恰當的評價,以做到“因材施教”。當一個學習好的學生把問題回答對了,教師可以這樣評價:right,yes。當一個中等生把同一個問題回答對了時,教師可以這樣評價:well done,very good。當一個差生把這個問題回答對了以后,教師應該這樣評價:“Great,Fantastic等。如果差生在回答問題時出現困難時,教師萬萬不能批評指責,這時候可以說:“Think it again”或者“Try again!”當學生聽到這樣的話時,他的自信心就會重新燃起,這樣的評價才能因材施教,才能達到教學目的。
3、確立合理的獎勵機制
注重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以激發學生的內趨力和積極性,這是正確的評價導向。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小小的獎勵就會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在課堂中比較沉默時,教師可以運用加分機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學生被教師提問,并且答對者,教師可以適當的為這樣的學生加一分,如果學生積極回答,并且答對者,教師可以為這樣的學生加兩分。并且在每節課中要評比出優勝者,并予以相當的獎勵。比如,可以讓這樣的學生少寫幾遍單詞,少做幾道練習題等。這樣的獎勵機制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益。
4、評價方式要多樣化
評價方式應多種多樣,比如:教師可以采用課堂觀察、學習周記、檔案袋、問卷調查、面談、平時測驗、討論等方式進行評價。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評價的方式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和難點來設計。教師無需將所有評價方式都在一堂課中體現。當一單元結束時,教師應該采用單元小測來對學生進行評價。
[1]盧慕稚,張莉莉,趙大悌.新課程與評價改革[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陳啟春.正確使用課堂教學用語,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3).
[3]代鵬.試析英語教學中教師的課堂評價用語[J].基礎教育研究,2007(9).
[4]杜小宜.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探索與實踐[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