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山東省臨沂第四中學
流行音樂用于高中音樂教學的實踐研究
李慧
山東省臨沂第四中學
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日益增長,教育作為立國之本,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乎國家的發展,自上個世紀教育改革以來,中國社會對教育的關注越來越多,但多注重實用性科目,對音樂教學等審美教育重視程度并不高。但是音樂作為一種反映人類現實情感的藝術,其審美價值和美學價值對當前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流行音樂作為一種大眾文化現象,關于將其用于音樂教學的理論研究并不多。本文用微觀的角度,對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流行音樂的應用進行研究,探究高中音樂教學的誤區和流行音樂用于音樂教學的意義及策略。
流行音樂;高中音樂教學;實踐研究
音樂是賦有審美性和藝術性的學科,但是從當下中國的教育現狀來看,音樂教學的內容更多地和理論知識掛鉤,脫離了其人文性,音樂素養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單一地了解理論知識是無法理解音樂作品的精髓的[1]。除了理論教學,高中音樂教學的內容側重的是傳統古典音樂等高雅音樂的鑒賞和教學,對于大眾化的民間音樂形式并不重視,流行音樂是一種富有生命力的大眾文化現象,但是目前理論界對于流行音樂的價值意義評價并不高,這導致教學課堂中忽視了對流行音樂用于音樂教學的實踐。因此,從課堂教學這一關鍵環節開始,必須尋找高中音樂教學的突破口,而將流行音樂用于教學之中具有其重要的突破意義。
就現在高中音樂教學的情況來看,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很多老師依然沿用陳舊的教學模式,或者根據教學材料對于音樂作品的內涵過度解讀,無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思維積極性。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很多老師采取單一授課的方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不高,即使是課堂提問,老師也偏向于提問音樂基礎比較好的學生,無法使每一位學生的參與到藝術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發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和藝術性思維得不到有效提高[2]。除了教學模式的陳舊,教學內容的單一性也是當前高中音樂教學的一個問題,當代藝術深受古典美學影響,而當前音樂教學也都偏向于對古典音樂的鑒賞和教學,對古典音樂的鑒賞需要較高的藝術素養,普通高中生很容易就對課堂學習感覺枯燥,無法對音樂作品產生共鳴。
(一)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
當前中國教育現狀下高中生升學壓力大,對于處在緊張狀態下的高中生來講,親近通俗性的流行音樂更能使之精神充沛,除了音樂歌詞外,流行音樂其強烈的節奏感和表現力也能讓高中生緩解緊張的情緒。
(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由于高中生受認知和情感發展水平的限制,對音樂的接受往往都是盲從的,他們對流行音樂的狂熱往往是受市場和主流氛圍的影響,缺乏理性的認知,將流行音樂用于音樂教學中,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判斷和獨立的認知,比如教他們去分析流行音樂作品的旋律、節拍或者音色特色等等,也可以引導他們去探究作品的特色和優缺點,這樣在和學生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對流行音樂作品能夠有理性獨立的認知。只有通過對流行音樂的系統教學,才能讓形成對流行音樂的鑒賞意識,也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一)選擇積極的音樂作品
經過市場大浪淘沙般檢驗的一些經典的流行音樂作品有一定的教化功能,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具有思想性、藝術性等內涵價值流行音樂作品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分析作品中作者對現實生活人生態度的理解,給學生產生積極正面的教育影響。學生在聆聽和體驗音樂作品的過程中,運用想象力來感受其意境,使學生在欣賞流行歌曲作品的同時領略對藝術的真善美的感受,這樣學生也能夠避免停留在盲目模唱流行音樂作品的低層表象上[3]。
(二)尊重個性情感和音樂作品的對話
在將流行音樂用于課堂教學時,要尊重學生個體情感和音樂作品的對話。在現在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都是直接灌輸音樂作品的背景理論、音樂技巧等具象化的知識,首先打開教材上印著的樂譜或者詞曲,然后放給學生聽,告訴這個作品的年代背景和藝術技巧,忽略了音樂作品本身的藝術性,音樂作品本身的創造意義首先不是用來被做過度解讀,而是作者一種情緒思維的表達,與聽眾的情感溝通才是音樂被傳播的重要意義,流行音樂的內涵也是如此。因此,在音樂教學中首先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而流行音樂由于其通俗性和情感共鳴很容易讓學生產生興趣,學生和音樂有了情感的對話,就能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理解藝術作品的內涵,只有學生融入強烈的自己的獨特情感,用心去感悟,才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以及鑒賞能力。同時,學生在對流行音樂的理解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時,即使有的理解不夠成熟和完善,教師也不應當輕易去否定或向學生灌輸權威理論對作品的“正確”解讀,多一些尊重,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加以鼓勵,讓學生主動提出看法和疑問,使學生在聆聽音樂時善于自我思考。
正如以上所討論的,如何將流行音樂用于高中音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仍有很多方面的實踐問題值得我們去探究。從理論方面,我們必須要選擇正確的教學原則作為指導;從實踐方面,我們要仔細甄選音樂教學內容。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同時,也不可忽略音樂作品作品本身在現代社會的藝術價值和意義。
[1]單新偉.論流行音樂與中學音樂教學[J].科教文匯旬刊,2008,(11):188.
[2]蔡志華.探討流行歌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音樂大觀,2013,(11):13.
[3]何一波.高校流行音樂教學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