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紹玲吉林省大安市兩家子鎮中心小學校
關注每一個學生
榮紹玲
吉林省大安市兩家子鎮中心小學校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具備未來新一代合格公民應具備的素質。因此,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用心去關注每一位學生。
關注優等生;關注后進生;關注中等生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有具備未來新一代合格公民應具備的素質。因此,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用心去關注每一位學生。
十個指頭不會一般齊,每個班都會有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職責。那么,如何關注不同類型的學生呢?我簡單談一下自己是體會。
優等生大體可分為三類,一種是成績優異的,另一種是品行優秀,學習成績一般的,再者是二者都優秀的。有些教師視他們為掌上明珠,只關注他們的學習,往往忽視對其他方面的教育,這種做法是不可取得。
“響鼓更需重錘敲”,對于優秀生的優點或成績,當然要予以表揚和肯定,但不要過于頻繁。原因有二:一是表揚多了,會使他們固步自封,盲目驕傲,甚至目中無人,不利與其進步;二是防止造成大部分學生發現老師老是將“愛”給予少數幾位學生,使他們像受了悔對優秀生產生反感。
對于優秀生的缺點和錯誤,教師一定要嚴肅謹慎對待,以為公開批評,勢必會影響其自尊,不聞不問,得過且過,更會影響其進步,后果會更嚴重。我認為,最好在公開之前,先要對當事人做好說服教育工作,然后最好讓他自己出面作公開的自我批評,這樣即使保護了自尊又促使他們上進。要關注優點和成績,更要關注缺點和不足。
所謂“后進生”只是在品德發展和知識掌握等方面,像后飛的大雁遲開的花蕾一樣,遲了一步而已,是可以轉化的。陶行知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就是讓我們每一位教師要關注后進生,善待后進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后進生也是如此,只不過是被他們明顯的缺點所掩蓋,被老師同學和他們自己忽略罷了,因此,多發現他們的長處,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我,消除自卑感,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是很重要的。有這樣一件事,我同桌的一位年輕班主任剛接班時,對班里的后進生很是頭疼,我們知道情況后,先是幫他設計了一堂幫后進生找優點的主題班會,當同學們一一列舉了這些后進生的優點,他們激動不已,覺得自己并不是一無是處,自己也有優點,自卑感也漸漸消失,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我又告訴那位教師一定要走進后進生,同他們一起制定每天的學習活動計劃,并讓他們在班會上公開自己的計劃,對于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都及時的表揚。一個學期結束,那位年輕老師激動的對我說:“榮老師,原來轉化后進生就是關注,關愛后進生??!”
“抓兩頭,促中間”是掛在教師嘴邊的一句老話,可是怎樣“促中間”,許多教師卻沒有用心去琢磨,盡力去實行,而是忽視了他們,以至于冷落了這些中等生。
記得有一次發生了這樣一件小事,“老師,咱班的學習標兵專欄被哪位學生撕下來了”,一位同學打了一個小報告,聽后,我便很生氣地問班里的學生,是誰干的,“老師是我”。一個在我心中很老實很本分的學生站了起來,我愣住了,怎么回事?一個讓我放心的學生怎么也惹事?我不知該如何處理,我不想因為我的莽撞而失去學生對老師的尊重,便簡單的說了幾句也就完事了,回到辦公室和幾位老師談論起來,其中一位老師說了一句“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才猛然提醒了我,是我把這位中等生看成了“放心單位”,從而忽視了他。甚至冷落了他,他想讓我注意他,慶幸沒有嚴厲的批評他,否則,錯誤就更嚴重來了。其實,中等生在班內是一個大群體,不僅僅是“促”,而應動手去“抓”,多表揚、多關心、多鼓勵,使這些中等生變“中堅生”,讓他們帶動后進生,督促優等生。
作家冰心說過:“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在任何一個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著一個無限豐富而美麗的世界在等待教師去開發,只有真正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和他們一起分享快樂,分擔憂愁,才會有情、有聲、有靈性、有創造,生活才會更有生命的氣息。
我想,學生是一張白紙,教師應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這一張白紙。當白紙上有黑點時,請不要隨便否定或丟棄它,請你還是首先把它看成白紙,然后,用你的愛心和智慧,在這一張白紙上構思,讓“黑點”變成“閃光點”從而創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圖畫。
[1]《小學教育學和心理學》
[2]《小學新課標》
[3]《中華教育論文擷英》伊利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