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定梅
(河南省信陽市解放軍154中心醫院,河南 信陽 464000)
?
產前超聲對胎兒腹腔內囊性病變的診斷分析
鄒定梅
(河南省信陽市解放軍154中心醫院,河南 信陽 464000)
【摘要】目的:探討產前超聲對胎兒腹腔內囊性病變的診斷思路,為胎兒腹腔內囊性病變治療提供一定依據. 方法:選取河南省信陽市解放軍154中心醫院2010-02/2014-02收集的符合產前超聲篩查及產后手術病理檢查的腹腔內囊性病變患者25例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診斷結果與胎兒出生后的臨床診斷結果進行比較,從而分析產前超聲對胎兒腹腔內囊性病變的診斷思路. 結果:此次經產前超聲檢查,提示泌尿生殖系統與胃腸道是腹腔內囊性病變的主要發病部位,25例患者中,雙腔發病、單腔發病與多腔發病者各有3例、10例和10例,余者2例屬于實性發??;其中經外科手術處理與囊腫自愈者各有8例和6例. 超聲對囊腫發病位置的判斷敏感度、特異度、誤診率與總體陽性檢出率各是84%(21/25)、92%(23/25)、8%(2/25)和68%(17/25). 結論:在胎兒腹腔內囊性病變的診斷方面,產前超聲在進行篩查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假陽性率,因此,對于胎兒腹腔內囊性病變的診斷方面要進行綜合考量,這樣才能判斷出來病變的來源以及性質,產后物理檢查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外科干預治療.
【關鍵詞】產前超聲;胎兒腹腔內囊性病變;臨床診斷
0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優生優育理念的普及,產前超聲業已成為臨床的常規檢查技術之一. 經該項技術檢查,除了可確保胎兒順利、健康娩出外,還可為臨床評估產婦的妊娠情況提供參考依據. 腹腔內囊性病變病因復雜、涉及范圍廣,現有技術對其的鑒別有一定難度,如位于腸系膜、肝膽等部位的囊性病變,往往與患者的胃腸道有關,于腎臟、卵巢及尿管等部位發病者,則病源多是泌尿生殖系統引起[1-2]. 為提高河南省信陽市解放軍154中心醫院對腔內囊性病變的綜合診療水平,本研究對近年25例相關病例實施了產前超聲檢查和分析,試驗效果可行,現將研究內容歸納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河南省信陽市解放軍154中心醫院2010-02/2014-02收集且符合產前超聲篩查及產后手術病理檢查的腹腔內囊性病變患者25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初產婦與經產婦各有11例和14例,年齡23~35(平均25.89±3.75)歲;11例經產后矯治術治療. 胎兒性別:男性有16例,女性有9例,包括胎死宮內、產后自然死亡和外科手術死亡各1例. 對上述死亡胎兒,均在征得家屬同意后實行尸檢. 在院內分娩或引產者,均經檢索和產后電話隨訪對其基礎資料、處理方法及病理檢查結果等進行了解,對院外分娩者,則與相關婦科醫師聯系了解患者的病情.
1.2檢查方法25例患者均在產前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掃描,以3.5~5.0 MHz設置探頭頻率,檢查時,指導其體位取仰臥姿勢或側臥姿勢,經腹對其腹腔囊性病變情況進行探查,主要觀察病灶的具體部位、體積大小、形狀及其與周圍器官的解剖關系等,再由多普勒頻譜對囊性包塊的血流情況進行觀察,明確包塊的性質、來源等,產后再對包塊做進一步掃描,以保證檢測的準確性[3-4].
1.3隨訪經產前超聲檢查后,根據孕婦留下的聯系方式定期給予門診或電話隨訪,對檢出腹腔內囊性病變且仍有妊娠意愿者,需在胎兒娩出后繼續相關方面的檢查,對采取引產處理者,則需在家屬簽署同意書后再進行尸檢.
2結果
此次經產前超聲檢查,提示泌尿生殖系統與胃腸道是腹腔內囊性病變的主要發病部位,25例患者中,雙腔發病、單腔發病與多腔發病者各有3例、10例和10例,余者2例屬于實性發??;其中經外科手術處理與囊腫自愈者各有8例和6例. 超聲對囊腫發病位置的判斷敏感度、特異度、誤診率與總體陽性檢出率各是84%(21/25)、92%(23/25)、8%(2/25)和68%(17/25)(表1).
3討論
根據相關資料[5-6]顯示,現階段我國產前超聲在診斷胎兒腹腔內囊性病變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通過調查發現,產前超聲檢查往往能夠判斷出胎兒腹腔內囊性病變的性質,但是判斷不出來其來源. 胎兒腹腔內囊性病變的病源涉及范圍廣,但主要集中在泌尿生殖系統、胃腸道及骶尾部組織等幾方面. 若產前超聲顯像無明顯的特異性,一般難以判斷其發病與何種疾病相關,這就會為產前超聲檢查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 本研究中,25例患者均經產前超聲檢查,結果顯示,泌尿生殖系統(6例)與胃腸道(8例)是腹腔內囊性病變的主要發病部位,25例患者中,雙腔發病、單腔發病與多腔發病者各有3例、10例和10例,余者2例屬于實性發病. 單腔囊腫以右側腹部、上腹部居多,對于雙腔發病者,主要集中在右上腹部發病,且患者多與胃十二指腸梗阻合并發作,對于多腔囊腫者,則在腹腔中軸線多見. 其中經外科手術處理與囊腫自愈者各有8例和6例. 超聲對囊腫發病位置的判斷敏感度、特異度、誤診率與總體陽性檢出率各是84%(21/25)、92%(23/25)、8%(2/25)和68%(17/25).
表125例病例的產前超聲檢測結果

主要病源n胃腸道8腸系膜2卵巢2泌尿生殖系統6肝膽系統3臍部1腹膜后1子宮肌瘤1胎兒胸/腹水1
綜上所述,在胎兒腹腔內囊性病變的診斷方面,產前超聲檢查在進行篩查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假陽性率,因此,對于胎兒腹腔內囊性病變的診斷方面要進行綜合考量,這樣才能判斷出來病變的來源以及性質,產后物理檢查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外科干預治療.
【參考文獻】
[1] 饒平生.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胎兒腹部畸形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醫藥論壇雜志,2015,12(8):161-162.
[2] 何偉璇,龐大. 二維和三維超聲聯合應用對中孕胎兒畸形的診斷價值[J]. 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6):136-139.
[3] 陳曉梅. 實時三維超聲成像在診斷胎兒形體畸形中的臨床應用[J]. 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5,46(4):343-345.
[4] 王淑紅. 超聲定期追蹤胎兒腦室擴張的臨床價值探討[J]. 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8):2509-2510.
[5] 佘玲娜,許桃英,劉利娜,等. 產前超聲檢查診斷胎兒先天性畸形的價值[J]. 海南醫學,2015,26(12):1856-1858.
[6] 李百玲,張曉輝,張銳,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胎兒顱內囊性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 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5):3976-3978.
文章編號:2095-6894(2016)05-24-02
收稿日期:2016-03-05;接受日期:2016-03-20
作者簡介:鄒定梅. E-mail:3039964948@qq.com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A
·臨床與轉化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