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帆
(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開封鎮中心衛生院,四川 劍閣 628314)
?
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治療方法分析
楊帆
(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開封鎮中心衛生院,四川 劍閣 628314)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治療方式對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的治療效果. 方法:選取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開封鎮中心衛生院2014-07/2015-07收治的100例中老年膝骨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50)和對照組(n=50),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評價患者遠期生活質量. 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病癥均得到有效緩解,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4.0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8.00%,觀察組較對照組療效更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患者進行半年隨訪,結果顯示,觀察組生活質量優良率為9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對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的治療,采用手術治療較常規藥物治療更有效,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遠期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藥物治療;膝骨關節炎;中老年;手術治療
0引言
膝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又稱增生性膝關節炎、老年性膝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主要是因關節軟骨面發生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疏松所致,好發于中老年群體,該病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上下樓梯痛、坐起立行時膝蓋發生酸痛、多走后膝關節些許腫痛,可抽出少許淡黃色液體,若不及時采取治療,會導致患者關節畸形,病情嚴重者還會導致殘廢,給患者生活帶來嚴重影響[1]. 對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的治療,傳統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治療效果不佳且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通過對100例中老年膝骨關節炎患者進行臨床研究,以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法,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開封鎮中心衛生院2014-07/2015-07收治的100例中老年膝骨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n=50)和對照組(n=50),其中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62.4±5.7)歲,平均病程(5.4±1.4)年,單側病變35例,雙側病變15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63.1±5.6)歲,平均病程(5.3±1.6)年,單側病變32例,雙側病變1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晨起有交鎖和晨僵現象;患者膝關節彎曲困難,行走時疼痛感加劇;經臨床檢查結果顯示,膝關節出現骨質增生、骨贅和軟骨硬化.
1.3排除標準排除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患者;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手術禁忌癥和精神疾病患者.
1.4治療方法
1.4.1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藥物治療,首先給予患者牽引治療和熱療,以減少肌肉萎縮程度,然后根據患者疼痛程度,采用阿司匹林聯合乙酰氨基酚(生產單位:上海華源制藥安徽廣生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4020235;規格:0.3 g)0.3~0.6 g對患者進行止痛,3次/d,而曲馬多(生產單位:黑龍江龍桂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10666;規格:50 mg)是抑制中樞神經的藥物,劑量應控制在50~75 mg/次,4次/d,既可口服也可經腸道外用藥. 除以上方法外,還可在藥物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口服葡萄糖氨基膠囊或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等[2],方法如下,給予患者局部麻醉,麻醉成功后行關節腔穿刺,并將關節腔內積液抽盡、沖洗,沖洗完畢后在關節腔內注入2 mL玻璃酸鈉,1次/周,共治療5次,即一個療程.
1.4.2觀察組患者行手術治療,臨床上主要以關節鏡手術和關節置換術為主,前者采用腰椎麻醉,在清理患者關節積液后,往患者關節腔內注入氯化鈉溶液,確保手術視野清晰,采用關節鏡檢查患者病變部位,在氯化鈉溶液的輔助下將關節內游離體和碎屑徹底清除,使用關節刨刀將骨贅剔除,并修復軟骨,視膝關節半月板的損傷程度決定是否切除半月板,若損傷程度較輕,則給與修復,若損傷程度嚴重,則給與全部切除,術后采用氯化鈉溶液清洗傷口,在關節腔內注入玻璃質酸,并安插引流管,根據患者關節腔內積液情況,適時抽出引流管,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給予相同的臨床護理、飲食指導以及康復訓練.
1.5評價標準 參照中華醫學會制定的療效評判標準評價患者臨床療效. 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膝關節活動恢復正常;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或部分消失,膝關節活動趨于正常;無效:患者臨床病癥未得到有效治療,且患者病情加重,膝關節活動功能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 出院后,對患者進行隨訪,分析并記錄患者遠期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并將其分為優、良、差3個等級[3].
1.6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病癥均得到有效緩解,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4.00%(47/5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8.00%(44/50),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50,n(%)]
aP<0.05vs對照組.
2.2兩組患者遠期生活質量情況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半年的隨訪,結果表明,觀察組優良率為90.00%(45/50),對照組優良率為86.00%(42/50),觀察組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膝關節炎是一種好發于老年群體的慢性關節疾病,患者患病后,常表現為關節疼痛,膝關節活動受限,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工作質量. 目前,對于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的治療,主要有手術方式和非手術方式兩種,非手術治療是指采用理療、藥物治療或中醫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而手術治療則以關節鏡清理術和關節置換術為主[4]. 由于患者對手術治療的認識較少,缺乏對其療效的認知,因此,大部分患者更傾向于非手術治療.
引發膝骨關節炎的原因主要是膝關節發生退行性變,由于非手術治療無法從源頭上抑制病情發展,雖然在治療過程中能緩解患者膝關節疼痛,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手術治療則是直接對病變部位進行治療,能有效提高患者膝關節的活動功能,從而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且關節鏡清理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的優點,能夠確保患者遠期療效,而關節置換術主要用于病情嚴重,且年齡大并伴有活動嚴重受限的患者,可有效避免關節畸形,具有良好療效.
綜上所述,對于中老年膝骨關節炎的治療,采用手術方式較非手術方式療效更顯著,不僅能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還能保障患者遠期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智,王之江,龍慧. 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鈉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分析[J]. 山西醫藥雜志,2014,43(2):179-181.
[2] 李清,李林. 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與臭氧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效果比較[J]. 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2(5):30,32.
[3] 趙維彪. 中老年膝骨關節炎150例臨床回顧分析[J]. 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7,10(5):511-512.
[4] 趙昱,吳昊,劉建,等. 關節鏡下有限清理術結合透明質酸鈉治療早期膝骨關節炎療效分析[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10):1323-1325.
文章編號:2095-6894(2016)05-39-02
收稿日期:2016-04-10;接受日期:2016-04-25
作者簡介:楊帆. 本科,主治醫師. 研究方向:中老年膝關節炎. E-mail:422863820@qq.com
【中圖分類號】R684.3
【文獻標識碼】A
·臨床與轉化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