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一賽
淺析財務分析在中小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謝一賽
財務分析工作一直以來都是企業進行預算管理以及內部控制工作的基礎,本文探討了財務分析在中小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當前財務分析工作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建議。
財務分析;中小企業管理;作用;對策
財務分析工作在中小企業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戰略作用,能夠為企業內部管理和經營決策提供重要幫助。隨著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對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分析工作也成為了中小企業重要的管理活動,它不但能夠對企業過去的經營發展狀況予以評估,同時還可以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而有效的規避企業財務風險,確保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所謂財務分析即是基于中小企業財務報表等資料為參考,利用專門的會計方法,對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經營管理情況和未來發展實施全面分析的一種財務活動。財務分析能夠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和企業經營相關的信息資料,對于中小企業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一,財務分析能夠為企業績效評價提供科學依據。借助于財務分析工作不但可以讓企業管理人員對中小企業實際運營情況以及盈利償債能力有更加深入的掌握,同時也能夠把可能對企業財務狀況產生影響的外部因素和宏觀、微觀因素相區分,進而有效的提升企業內部管理工作質量;第二,財務分析有助于找出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漏洞。財務分析工作得出的相關信息數據可以讓企業管理人員更深入的了解企業成本利潤狀態,讓他們可以第一時間找出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同時采取相關對策予以處理,加強成本控制,有效提升企業經營效益;第三,財務分析能夠幫助企業實現財務管理目標。財務分析工作能夠幫助企業改進企業管理,其可以讓企業管理者及時的發現企業管理各個環節中存在的矛盾
和問題,更好的挖掘企業內部尚未被利用的有價值資源,優化管理流程,進而讓企業實現利益最大化。
過去的財務分析主要是為了分析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缺陷,主要是針對中小企業的償債能力、經營能力以及盈利能力三個方面展開的。比如說結合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年初、年末余額變化趨勢來分析資產負債總額變化幅度和具體原因,從而分析企業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以及資產保值率等指標,按照利潤和利潤分配表中的業務收入增減情況來分析變化原因,按照收入成本結構分析企業利潤增長點,把不同報表相結合來對企業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以及成本費用利潤率等指標進行分析。
從上述分析指標我們能夠了解到,中小企業過去的財務分析工作更加偏向于對經濟現象的微觀分析,并未站在企業資本運營的角度來展開財務分析工作;更加偏向于對貨幣領域的分析,卻忽略了非貨幣領域的分析;更加重視對單一財務信息的分析,忽略了和企業經營信息相結合進行分析;偏向于資金運作方面的分析而忽略了企業內部資源分析;偏向于經濟事項的事后分析而并未進行前瞻性的分析。中小企業財務分析工作的及時性以及響應速度都比較緩慢,不具備對財務風險的有效防范能力。偏向于財務指標的靜態分析而忽略了企業經營發展具有動態性的特征。財務指標分析不具有可比性,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無法真正的了解分析指標在行業內的地位。另外,中小企業的財務分析工作人員專業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不高,這也是制約財務分析工作有效開展的一大因素。
(一)整體分析與專項分析結合
在單項指標分析前提上,將各個指標綜合起來互相輔助使用,進而建立一套健全的分析體系從而加強對企業經濟發展運營的整體分析,以便于能夠全面了解企業各項財務動態情況。并且,對于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需及時尋早解決方案,另外,在分析過程中還應站在宏觀角度權衡整體利弊關系,提升分析結果的全面性。
(二)加強資源的效能結構分析
企業管理者在工作中還必須要重視實現企業現有資源利用的最大化。由于企業資源囊括各方各面,比如對人力資源效益進行分析,能夠促進企業內部人力資源配置的優化,并提升企業對“知本”投入的關注度;對政策效益進行分析,能夠全面發揮企業財務策劃及稅務策劃的檢驗作用;對企業無形效益進行分析,能夠正確評估企業未來發展擁有的潛在價值,有助于檢驗企業無形資產的內在能力;對企業股票市場價值進行分析,能夠促使企業在發展過程更加注重其公眾形象的建立,有助于企業創設良好融資條件。
(三)加強企業現金流量情況分析
開展財務分析時,首先要做的是從“利潤”中心轉向為“現金流量”中心。對運營資本投資以及利息支付前的各項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進行分析,明確企業通過其經營活動是不是可以獲得充足的現金流量;通過對運營資本投資之后與利息支付前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進行分析,對企業的營運資本管理效果進行有效評價;對運營資本投資之后與利息支付前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進行分析,對企業的利息支付義務的實行能力進行評估;通過對股利支付前的自由現金流進行分析,對企業當前內部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是否可以開展長期性投資進行評估。而這些指標變化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對企業現金流量的動態穩定性進行正確的評估,并能夠從其中獲得大量有價值的信息
(四)強化企業間財務指標管理
強化中小企業財務分析指標的可比性,我們在設置財務分析指標的過程中,必須要綜合考慮時間價值因素以及風險因素,指標的設置必須要最大程度的滿足各種比較的需要。讓中小企業不同發展時期的財務分析指標能夠實現縱向對比,同時能夠通過對比了解到企業財務變化趨勢。借助于不同企業財務指標對比,可以幫助中小企業發現自身差距并第一時間予以改進,確保財務分析指標的全面性。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在設置財務分析指標的時必須要讓其能夠準確反映企業當前的經營管理情況,適當的增加一些能夠體現企業無形資產等相關信息的財務分析指標。
總之,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漸完善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健全,財務分析也成為了中小企業管理者越來越重視的一項工作。財務分析作為評價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有效措施,能夠借助于財務分析工作來評價企業的生產與發展能力,了解企業償債能力與盈利能力,得出企業整體經營水平。但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到,中小企業財務分析工作依舊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必須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出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才能夠保障中小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金建貞.財務風險下的中小企業成本精細化管理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5(32):79.
[2]華家新.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21):45.
[3]魯素萍,畢克如.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狀況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20):63.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