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外語外貿學院 朱簡
淺析義烏外貿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①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外語外貿學院 朱簡
改革開放以來,義烏市外貿經濟發展比較迅速,為我國外貿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隨著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我國對外貿易也受到了一些影響。本文將在此背景下,對外貿轉型升級理論進行梳理概括,針對義烏市外貿經濟發展現狀及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期為促進義烏市外貿經濟順利轉型升級以及我國外貿經濟穩步發展做出有益探索。
義烏 外貿現狀 外貿轉型升級 路徑探索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經濟要素的全球化流動為各國家、區域發展帶來了更多機會和挑戰。經過了四十多年的奮斗,我國成為世界對外貿易第一大國。但是,近年來,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我國的對外貿易受到了嚴重影響,相應問題也不斷出現,經過時間的發酵變得更加突出。外貿結構不平衡,外貿區域化嚴重,勞動力輸出優勢減弱等問題對我國對外貿易經濟發展產生了諸多不良影響,同時也影響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世界形象的樹立。
近年來,由于勞動力輸出成本提高、輸出產品技術含量低、加工型產業過多等問題使義烏市對外貿易額增長緩慢,所受到的國際限制也越來越多,亟需實現對外貿易轉型升級,調整外貿產業結構、出口國布局,樹立嶄新的國際形象。
1.1背景
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外貿體質進入深化改革階段,把匯率調整機制引入到外貿改革中,采用國家宏觀調控的方式促使匯率對外貿市場發揮調節作用,使我國外貿宏觀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隨著外貿政策統一性不斷加強,透明度不斷提高,對外貿易的協調機制進一步優化,對我國外貿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出現給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敲響最嚴重的一次警鐘,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我國積極采取政策措施應對經濟下滑,堅持擴大內需與穩定外貿相結合,以轉變外貿經濟發展方式為目標,以期實現我國經濟健康、持續的發展。面對國際環境的不斷變化,我國產業結構改革的步伐也逐漸加快,在深化改革開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進一步轉變競爭優勢,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突出新型優勢,力促外貿經濟的順利轉型。
1.2概念闡述
簡單來說,外貿轉型升級指的是貿易內容由原來的以勞動密集型、能源消耗性、資源耗費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高附加值型、低能消耗性產業轉變,從商品結構、貿易方式以及貿易對象等方面對外貿結構進行優化,促進貿易效率進一步提高。從狹義上說,一個區域的外貿轉型升級與區域發展政策和經濟發展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只有建立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使市場配置的基礎作用充分發揮,優勝劣汰的機制得到充分完善才能實現真正的轉型升級,區域外貿經濟活動得到平穩、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1.3義烏市外貿轉型升級的理論框架
對于義烏市這種有一定外貿基礎的城市而言,外貿轉型升級的根本在于生產企業的能動變革,在于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想要扭轉義烏市的外貿發展類型就需要從出口產品結構、出口貿易方式以及調整貿易對象等方面入手,重視科技發展,增強自主品牌的打造,提升原有品牌的競爭力和城市形象,促使勞動密集型結構向更高端的方向發展,激發城市中小企業的外貿活力,探索出一條適合義烏市外貿轉型路徑。
義烏市地處浙江中部,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下,把人多地少的劣勢向優勢轉變,形成了“外貿拉動、貿工聯動、名牌帶動,群眾推動、政府促動”的戰略發展模式。多年來,在當地企業和政府的不斷努力下,義烏市的第三產業迅猛發展,產業結構也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由以往的農業縣變成了世界超市城。
2.1物美價廉的世界超市
據有關數據顯示,在最近十幾年的發展中,義烏市匯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數十萬個生產企業,涵蓋行業40個之多,幾乎囊括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有日用品、文體用品、小五金、紡織品、配飾的生產、組裝和銷售。這些商品不僅門類齊全,而且價格低廉,單品利潤少,如頭飾組裝、雨傘組裝等,單位商品利潤連一分錢都不到。但是,由于義烏市擁有地少人多的勞動力優勢,因此,整體盈利較高,產品在世界市場上擁有鮮明的價格優勢。
2.2服務周全的物流中心
義烏市除了在小商品生產和銷售上占有相對優勢外,在商戶管理和物流配送上也有自己的不凡之處。自2003年起,義烏市就對專業的電子市場管理系統進行研發和應用,能夠利用電腦和互聯網對商家產品和信息進行有效規劃和調度分配,實現了市場的高效管理。同時,義烏市是浙江省的三大物流中心之一,擁有完備的運營線路和健全的物流配套體系,實現了海運、公路、鐵路、空運的綜合物流配置,大大降低了外貿活動中的配送成本,外貿活動效率隨之提升。
2.3輻射強勁的小商品網絡
義烏市是我國外貿經濟開展較早的城市之一,在2002年已升級為中國國際小商品博覽會,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博覽會的規模不斷擴大,檔次不斷提升,正在向著成熟的方向邁進,有資料顯示,連續三年的博覽會外貿交易額都在50%以上,擁有了強勁的輻射能力和成熟的小商品流通網絡。
3.1外貿交易總額增速緩慢,外部挑戰嚴峻
進入2009年以后,義烏市的外貿交易總額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外貿交易額對國際金融環境存在較大依存度,且行業結構不平衡。面對這種狀況,義烏市嘗試采用降低攤位出租價格,降低管理費用等方式提升商品的競爭力,但是由于市場內部存在嚴重重復制造和低端競爭,難以保證義烏市的商品在國際市場擁有強勁的競爭優勢。隨著外商零售企業入駐我國,國家在不斷引進高新小商品企業的同時,也為國內小商品生產企業帶來了危機感和競爭壓力。外資企業在銷售方面雖然會受到一定政策限制,但他們勇于突破自我,發覺本土優勢,開發新的經營模式,因此他們對國內零售商產生了較強的威脅,同時也影響了義烏市外貿經濟活動的發展。
3.2外貿商品技術含量低,創新意識薄弱
義烏市作為一個撥浪鼓闖天下的國際小商品集散地,外貿出口的行業以輕工業為主,如紡織、服裝、室內軟裝、家居用品、初級電子產品等,其中初級電子產品所占比率較低,大約15%左右。而生產企業也以中小企業為主,缺少品牌產品和創新意識,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影響力薄弱,難以站穩腳跟。同時,由于缺乏高素質人才,導致義烏市小商品生產企業創新意識和外貿服務意識薄弱,對外銷售的產品仍然以量取勝,一旦訂單國產生新的技術需求變更,或新的貿易壁壘,那將嚴重影響我國企業的商品銷售,轉為內銷的方式并非消化不良訂單的最佳選擇,從長遠來看,提升產品核心技術和企業人才素質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也正是由于義烏市本土家族式企業很難在把握市場脈搏的基礎上開展創新性生產和銷售,嚴重影響了義烏市的外貿經濟發展。
3.3出口市場過度集中,缺乏拓展服務平臺
由于義烏市受到地理位置和產品種類的限制,外貿出口國主要集中在中東、歐洲、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并具有長期合作關系,對這幾個出口國市場的依存度較大。這種出口市場過于集中的狀態存在較大的外貿風險,尤其是最近幾年,美國、日本的經濟狀況并不樂觀,貿易壁壘逐漸增多,這一現象將嚴重影響義烏市對外貿易的發展。同時,由于缺乏正規的外貿服務平臺,導致一些外貿銷路存在阻塞、銷售不暢、銷售成本較高等問題。搭建健全的外貿服務平臺是改善這一現狀的有效途徑。
4.1主動對接,增強自身國際競爭力
自上海自由貿易區建立以來,給我國中東部地區外貿出口城市帶來了更多機遇和挑戰,在新的貿易制度下,區域內的金融、投資、稅收等方面有了更加完善的政策。義烏市可以以此為突破口,對上海自由貿易區的經營狀況進行跟蹤分析,從而找到適合自身外貿轉型升級的路徑。義烏市主動對接上海自由貿易區,一方面能夠充分利用區域內的外貿政策,有效避過貿易限制,降低對外貿易成本,提升自身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的價格優勢。另一方面,義烏市主動對接上海自由貿易區能夠有效承接區域人才、科技的要素外溢,使自身企業的科技含量和人才素質得到相應提升,從而實現企業產品附加值的提高。另外,上海自貿區內的企業在運作過程中面臨著來自國際市場的更高要求,不僅要求有高質量的產品輸出,還需要在外貿服務、物流配送、物流安全服務等方面做到完備,義烏市就可以抓住這一機遇,主動對接對應企業,與之建立起跨區域的戰略合作,參與到全球經濟競爭中去,利用資金、設備、技術促使自身企業經營理念的根本性變革,從而獲得自身素質的提升,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4.2打破僵局,跨越外貿出口鴻溝
跨境電商的發展是打破義烏市外貿經濟低端發展的突破口,是促進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首先,跨境電商是整合交易環節,提升利潤空間的有力方式。利用跨境電商開展外貿業務,能使生產企業與出口國企業在網絡上開展直接對話,促使交易環節與雙方所需進行調整,把以往不必要的環節免去,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利潤空間得到相應釋放。另外,利用跨境電商能充分占領小微市場,除了進行批量出口外,還能把觸角延伸到零售環節,使市場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實現利潤的多元化發展。其次,跨境電商是打造品牌形象的二次元空間。利用跨境電商能將以往分散的品牌信息進行有效整合,改變以往義烏市世界代工廠的形象,即使是傳統的加工企業也能夠利用跨境電商樹立自己的做工品牌和企業文化。最重要的是,利用跨境電商能夠改變義烏市外貿企業無品牌、低端市場徘徊的現狀,增加產品附加值,實行電商個性化、差異化服務,幫助更多的低端企業擺脫市場困境。最后,跨境電商是突破貿易壁壘的法寶。義烏市的對外貿易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面臨著越來越嚴格的國際貿易壁壘。許多國家為了保護自身市場對我國產品進行外貿限制,這些限制還存在著較大的未知性,增加了低端外貿企業的風險。實行跨境電商后,能夠實現買賣雙方的直接溝通,減少由于信息不對稱出現的不必要浪費,使消費者能夠在不受國家政策限制的情況下進行交易,突破貿易壁壘。
4.3提升層次,培育外貿綜合平臺
打造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是提升義烏市外貿發展層次,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具體來看,搭建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一方面能夠實現產品價值鏈的重新組建,實現盈利模式的創新。外貿綜合服務平臺能夠將區域內的產品進行有效整合,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和資金有效流通,使貿易鏈上的企業成為貿易共同體,憑借自身原有的資金、勞動力等優勢避開自身缺陷,實現戰略式共贏發展。除此之外,外貿綜合交易平臺還能夠站在戰略發展的高度對市場新消息、產品研發、訂單處理、物流倉儲服務進行有效整合,提高原有資源的利用率,降低每個企業的采購、物流、生產成本,使貿易效率大幅度提升。這種對義烏市中小外貿企業的規?;?、專業化管理無疑是外貿機制的創新,也是促使義烏市由以往代工廠向自主品牌升級的有效支撐,是提升義烏市乃至整個浙江省外貿層次的關鍵。另一方面,外貿綜合平臺是中小外貿企業發展的福音。在傳統外貿發展模式中,不管企業規模大小,一律需要按照相關規定完整地走完出口報關等各項手續,實現一個完整的交易,需要耗費中小企業很大的人力財力。利用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就能夠幫助中小企業妥善解決收付款、退稅、外貿報關檢驗等繁瑣環節,使中小企業專注于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另外,在國際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國際經濟環境十分脆弱,許多外貿交易都采用賒銷或者信用付款的方式,加大了我國中小外貿企業的資金壓力和經營風險。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外貿鏈上的有效保障,使資金追溯等問題得到相應保障,在長期信息互通、風險共擔、資源共享的交易環境下,我國外貿經濟發展將更加穩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外貿綜合交易平臺可以說是我國外貿企業成長的護航員,不僅能夠開展多種外包服務,還能為中小外貿企業解決資金問題,并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務,使外貿企業能夠專注于企業的核心業務。眾多企業核心業務的提升是實現我國外貿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推動我國在國際金融環境中更加健康發展。
我國外貿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面對新常態要有新舉措。義烏市的外貿轉型升級在國內經濟新常態和國際金融環境惡化的雙重壓力下進行,提高外貿的核心競爭力就成了關鍵。外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僅包括生產技術和服務的提升,還包括對國際市場動向的掌握、外貿服務環節的熟悉與應用、國際品牌的塑造與維護等多個方面。因此,要全面地看待外貿轉型升級,在不斷提升內生動力的同時,放寬眼界,拓寬出口市場,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把觸角伸得更長更遠,妥善解決由于出口范圍窄造成的問題。
[1] 滕翔宇.常州外貿發展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12).
[2] 曹紅玉.淺析跨境電商在中小外貿企業發展中的作用[J].商業時代,2014(31).
[3] 張春玉.跨境電商視角下的中小外貿企業發展策略[J].改革與開放,2014(19).
[4] 陳亮,季曉芳.上海自貿區對江蘇經濟的影響及對策[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4(04).
[5] 任志新,李婉香.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助推外貿轉型升級的策略探析[J].對外經貿實務,2014(04).
[6] 姚曉萍.廣州市對外貿易現狀及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對策[J].對外經貿,2013(08).
[7] 徐清軍.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 促進外貿轉型升級[J].中國對外貿易,2013(08).
F752.8
A
2096-0298(2016)11(a)-062-03
①本文系2016年浙江省國際經濟貿易學會年度立項課題“義烏外貿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建設成果(Z2016 05)。
朱簡(1979-),男,漢族,浙江義烏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