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商瑋
新形勢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再思考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商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子商務“通才”式的培養模式已不能滿足社會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本文通過對電商行業、相關行業背景,以及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現狀分析,提出了需要根據企業對電商人才的層次、崗位、行業等要素的定位,來確定各個學校自己的細分領域,并設計出各自特有的人才培養方案,以滿足行業、企業對電商人才的特定需求。
高職 電子商務 崗位層次 人才培養
2015年,我國電商網絡零售交易總額達到3.88萬億元,同比增長36.2%,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6%。電子商務發達地區,如杭州市,2015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97.23億元,網絡零售總額2679.83億元,占比達到了近六成。電子商務產業的高速發展,已經成為重要的社會經濟形式和現代流通方式,其影響己不僅僅局限于零售范疇,對相關產業如制造業、農業生產、金融服務、信息技術、教育、文化娛樂產業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電子商務驅動的跨界滲透態勢已開始顯現,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對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什么樣的電商人才,如何培養人才是擺在電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1.1電子商務行業的自身發展
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對電商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提出了新要求。二是對企業主要崗位的技術水平提升提出了新要求。隨著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企業經營理念的深入,傳統以B端為主導的典型B2C電子商務模式,正在向以C端拉動主導的C2B電子商務模式進化。傳統電子商務被看作是一個銷售渠道,而目前從新零售的角度來看,應該是通過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和思想,來全面改造原來從銷售端到供給端的整個供應鏈,真正實現大范圍的柔性化生產。涌現出了C2B、F2C、C2M等電子商務模式。而個性化營銷、柔性化生產、社會化供應鏈是支撐、推動C2B模式的基石。云計算、大數據、個性化推薦、大數據挖掘、SNS營銷等技術是支撐C2B商業模式創新的技術基礎,因此,商業模式的創新推動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
1.2電子商務與其他行業的融合、滲透
馬云在剛過去的第六屆云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這五個‘新’將會方方面面地對各行各業發動巨大的沖擊和影響。”當前各行業的產業轉型升級,依托互聯網的改造正在快速發展中。C2B商業模式推動了生產企業的革新和改造,同時也順應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打通從消費、供應、設計、生產、流通整個社會化的產業鏈。
跨境電商、農村電商是電子商務與其他行業融合發展的兩大典型領域。2016年10月20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舉行了2016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的啟動儀式,阿里巴巴集團全球化戰略的推進,也標志著電子商務開啟了實現全球新零售一體化的進程,推動了跨境電商的發展。除此之外,旅游電商、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智能物流、智能制造、互聯網金融、數字娛樂等也正在快速發展中。電子商務與生產制造、金融、貿易、文化娛樂、旅游等行業的融合和滲透越來越深入。
從以上電子商務行業發展來看,電子商務企業(純電商企業)、電商與其他行業跨界融合、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創新對信息技術的依賴等都對電子商務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2.1純電商企業崗位需求
純電商企業業務崗位一般按照電商大運營業務進行設置,主要包括商品信息采集、網頁美工、營銷推廣、客戶服務、商務數據分析等崗位,不同企業,在崗位名稱設置、崗位內涵定義上稍有不同,但整個業務鏈基本一致。同時電子商務的基礎平臺是搭建在基于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上,一些中高端崗位對電子商務人才的信息技術素養要求進一步提高。如視覺設計師、網絡營銷師、商務數據分析師等崗位都需要有較強的編程、數據庫技術、數據挖掘等信息技術功底。
2.2其他行業電商崗位需求
電商與其他行業跨界融合應用,使各行業對電商人才都提出了需求。與純電商企業不同,這些行業企業對電商人才的規格有各自獨特的需求,除了電子商務的核心技能以外,還需要有本行業的專業業務知識。例如,跨境電商,需要的人才規格是電子商務、外貿、語言復合型人才,農村電商需要的是電子商務、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旅游電商需要的是電子商務、旅游管理復合型人才等。
2.3崗位層次
在關注崗位類型的同時,企業對同一崗位類型的人才有不同層次的要求,從企業調研以及企業招聘信息中能很好地反映出這種需求。美工、運營、推廣、客服等崗位的人才需求層次都比較清楚。高級崗位主要有:高級視覺設計師、電商運營總監(天貓/京東運營總監)、產品總監、網絡營銷總監等,薪資水平大約在10000~30000元/月。中級崗位主要有:視覺設計師、運營、網絡推廣/銷售、天貓運營主管(店長)、電商客戶經理、商務數據分析師等,薪資水平大約在6000~12000元/月。初級崗位主要有:美工、電商客服、電商專員、營銷專員、運營助理、SEO專員、微信運營、公眾號運營、渠道助理、網站編輯、App運營專員等,薪資水平大約在3000~6000元/月。
3.1電子商務專業設置
2014年在教育部修訂的高職專業目錄中,已將電子商務專業從市場營銷大類中獨立出來,設置了新的專業大類,下設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移動商務三個專業。2016年,在電子商務大類中又增設的了商務數據分析與處理專業,顯示了教育部能針對電子商務行業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情況,通過專業設置來引導院校開展人才培養,2016年,商務數據分析與處理專業的設置反映了教育部能及時把握當前云計算、大數據發展對電商人才的需求方向。目前高職院校大多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開設網絡營銷專業的院校不多,移動商務則更少。這些新專業均需要各院校進行探索建設。
3.2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
電子商務專業經過十幾年的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為電子商務行業輸送了大批人才,但同時我們也看到目前電商人才培養中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目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主要針對的是初、中端崗位,距離中、高端崗位的要求還存在較大距離;二是目前電子商務專業主要為純電商企業(包括網店、電商服務商)培養人才,跨界滲透,復合型人才培養基本還未涉及;三是按照目前職業教育中、高、本銜接要求,目前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定位與中職定位界線不清,中職、高職院校面向的崗位一般均為美工、運營推廣、客服等;四是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移動的發展,對電商崗位的信息技術要求越來越高,而目前在人才培養規格定位中,對信息技術涵養的重視還很不夠;五是在培養途徑中,需進一步探索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等,并做好相關課程、師資、基地等資源建設。
當前及今后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定位已不僅僅是圍繞純電商企業大運營業務范疇,而需要根據當前新形勢,重新做好人才目標定位,并建立相應的人才培養模式,設計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以適應電子商務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此,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4.1電子商務專業中的高本定位
當前無論是中職學校還是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面向的主要企業類型是電商網店或第三方服務商,主要定位在美工、運營推廣、客服等崗位,對崗位層次的關注度不夠。目前本科院校電商人才培養普遍還是學科體系,崗位的針對性不強,應用型本科的探索還剛剛起步。同樣,高職本科專業也在起步階段,例如,浙江省第一個電子商務高職本科專業今年剛招生,人才培養同樣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從以上對企業調研以及人才招聘市場反映出的信息看,企業對電子商務高、中、初級人才的定位已十分清晰。因此,職業院校人才定位除關注崗位以外,還需要關注崗位層次。
中職學校人才應定位在以美工、推廣、客服等崗位為主的初級崗位。
高職院校人才應定位在以視覺設計師、運營主管(店長)、客戶經理、網絡營銷師、商務數據分析師等崗位為主的中級崗位,兼顧初級、高級崗位。
本科院校應積極探索高級視覺設計師、電商運營總監、產品總監、網絡營銷總監等高級崗位的人才培養,崗位定位在中級、高級崗位。
目前由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層次偏低,電商人才市場中集中了大量的初級人才,中級人才十分短缺,高級人才更是稀少。如果將三個職業教育層次分別定位市場需求的三個人才層次,這樣能更好地為企業輸送急需的人才。另外,中、高、本還需要做好人才培養的銜接工作。目前中、高職人才培養銜接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更何況中、本和高、本的銜接。但這是一項必須要重視并做好的工作。
4.2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定位以及課程設置
為了設計好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必須要分析對應崗位的技術技能要求。下面以美工和視覺設計師崗位為例,看一下企業對這兩個崗位的技術技能要求,以及為此需開設的課程。
(1)美工崗位主要技能為:快速熟練的產品修改、摳圖排版、優化店內寶貝描述、美化產品圖片;商品詳情頁的批量更新上架、主題促銷活動頁面的銜接摳圖排版等。為此開設的主要課程包括:商品信息采集與處理、PHOTOSHOP、Illustrator、網頁設計與制作等。
(2)視覺設計師崗位主要技能為:平面廣告的設計、網頁設計;對外宣傳及廣告、產品、活動的平面設計。包括網店首頁裝修及頁面設計、單品詳情頁面(需要獨立構思及設計、具有較強文案編寫能力)、推廣圖片設計、直通車、鉆展等廣告投放素材的高點擊率創意圖片設計等;配合策劃促銷活動,設計促銷頁面,和策劃、文案配合,按規定完成策劃主題的視覺執行工作;攝影圖片后期創意設定、執行與表現。模特圖精修,達到廣告大片的效果等。為此,開設的主要課程包括:商品信息采集與處理(側重場景化設計、后期商業精修)、電子商務網頁設計(Photoshop加深)、網站規劃(掌握原型設計)、AI設計、HTML5、視覺營銷、網絡營銷等。由此可見,美工崗位和視覺設計師崗位的人才規格有明顯區別,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崗位,后者對信息技術的素養要求很高。其他,如運營主管(店長)、網絡營銷師、商務數據分析師等崗位的人才均對信息技術素養提出了較高要求。
電子商務專業從設立之初就定位為培養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經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但由于行業發展初期,對電商人才的要求不高,需要大量的初級技能人才,因此,除網站建設、美工以外,更多的需要培養運營推廣、客服等專業技能,這就是當時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大多數設在經管學院(系)的主要原因。
如果將高職崗位定位在中級崗位,除提升經管素養以外還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真正做到培養電商復合型人才。另外,從以上課程設置上也能較好地做好中、高職銜接培養工作。
4.3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與其他專業的跨界人才培養
當前,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生鮮電商)、旅游電商、電商O2O和電商C2B模式帶動的制造業柔性化生產變革等推進了電子商務與其他行業的跨界融合、滲透。除純電商企業以外,各行各業均需要電子商務人才,這類人才應該是具有本行業背景的電商人才。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中除電子商務大類以外,有五個專業大類均開設了電子商務方向專業,如表1所示。

表1 開設電子商務方向的專業大類
從專業設置中反映了各行業對電商人才的強烈需求,同時也反映了傳統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的“通才”不能適應各行業對電商人才的獨特需求。按目前發展趨勢,今后開設電子商務方向的專業大類會越來越多。各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除了為純電商企業培養人才以外,還需要結合各自行業背景以及重點服務的行業、企業,以及重點建設的專業(群),通過構建具有各自行業特色的電子商務專業群來培養跨界電商人才。例如,某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為重點專業,可以構建由電子商務、國際貿易、語言專業群,以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為自己的特色。
隨著各行業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提升,各行業對電商人才規格的不同需求,今后電子商務人才將具備一定的行業背景,而不是目前的通用人才。
應對電子商務行業的縱深發展以及與其他行業的跨界融合,目前高職院校需要重新做好本院校的電商人才定位,以前面面俱到的培養方案不能適應崗位的專業化要求,各院校應結合自身特點,設計出各自特有的人才培養方案。在此過程中注意把握好三個維度的考慮,分別為電商人才的層次定位、崗位定位、行業定位,由這三個維度確定各自的電商人才細分領域,從而能為特定的行業企業輸送具有更好崗位針對性的電商人才。
[1] 王春燕.我國職業教育中高本銜接現狀分析與策略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
[2] 林波.孫曉梅.應用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2).
[3] 楊敏,黃翔.基于跨境電商方向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職教論壇,2016(11).
F724.6
A
2096-0298(2016)11(a)-171-03
商瑋(1967-),女,漢族,浙江杭州人,教授,主要從事電子商務與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