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女子學院 伏六明
湖南高校旅游資源開發的制約因素及對策思考
湖南女子學院 伏六明
高校在開發旅游資源的過程中應該注重保持高校校園環境的原真性,挖掘高校旅游資源特色,解決高校旅游開發中的商業化、盲目性等問題,這樣高校的旅游開發才能實現其社會文化效益。而湖南高校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特色鮮明,開發前景較好。
高校旅游 資源特色 制約因素 開發對策
高校旅游是以高等院校獨特的人文景觀、清新優雅的自然風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校園特有的書香氛圍為依托而開展的一種特色旅游。對于湖南高校來說,旅游資源豐富,高校眾多,優美的校園環境、濃郁的校園文化、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淀、富有特色的校園建筑、眾多的科普場所等,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目前湖南高校旅游產品卻還處在一個尚待開發的階段,高校旅游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地開發與利用。因此,挖掘湖南高校旅游資源特色,大力發展本省高校旅游是大勢所趨。
1.1校園環境優美
湖南各大高校都比較重視校園環境建設,力求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藝術美、教育美的統一。許多高校被評為“花園式校園”、“園林式單位”,有的還被評為全國單位造林綠化單位。如湖南大學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岳麓山風景區,前臨“漫江碧透”的湘江水,后倚“萬山紅遍”的岳麓山。湘潭大學,偉人的故里,風景秀麗,依山傍水。最佳景觀有“三山”:秀山、慧山、泉山;“兩水”:畫眉潭、琴湖;“三園”:澤園、沁園、靜園。以上列舉的這些部分高校都具有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的特點,高校風景是魅力無窮,很具有開發的潛力。湖南省高等院校憑借自身豐厚的資源在開展旅游方面獨具優勢。
1.2校園文化濃郁
優秀的校園文化可以潛移默化地陶冶人、啟示人、激勵人、塑造人,同時也是各大高校旅游資源的精髓之所在。如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校訓是毛澤東親筆題寫的“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湖南農業大學的校訓是樸誠奮勉、求實、創新,這一校訓激勵著農大學子不斷追求進取和拼搏向上的精神。湖南女子學院“懿德睿智、篤行臻美”的校訓鼓舞著一批又一批女大學生們獨立自強、全面發展。這些都是寶貴的無形的旅游資源,可以讓游客在游覽、參觀高校中深深感受著催人奮進的校園文化,產生強烈的認同感。
1.3校園活動豐富
每所高校都會定期舉辦各種文化活動、比賽,大學里的藝術活動總是搞得熱熱鬧鬧、滿園生輝,如具有欣賞和觀看價值的各種文藝晚會、校園歌手大賽、話劇表演、配音比賽、富有文化意味的書法比賽、PPT制作比賽、各類演講、學術報告、體育活動等,這一切將給旅游者留下高校特有的校園文化情感體驗,從而給讓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1.4校園建筑和雕塑獨具特色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商學院、教務處辦公樓等建筑,受前蘇聯建筑風格和西方古典主義巴洛克式風格的影響,既有厚重感,又講究裝飾和趣味變化,其中也包含著對中國傳統建筑風格元素的吸取等,都是這些高校所特有的。
2.1高校和游客都還未形成良好的開發意識
在人們的意識中,很少有人會把高校作為一種旅游資源,只認為其是人才培養的搖籃,是科技研究的基地,而沒有看到高校蘊藏著豐富的旅游資源。雖然有些人自主參觀了高校,但也只是走馬觀花的游覽和淺層次的欣賞,沒有形成系統、細致的參觀,無法深入感受到高校的文化內涵。
2.2宣傳力度不夠,整體品牌形象有待提升
由于一直對高校旅游功能的忽視,湖南高校在旅游形象提煉、旅游形象宣傳方面存在較大的空缺,與其所擁有的豐富的旅游資源不相匹配,不能形成對湖南省城市旅游的有效補充。對于大多數旅游者來說,并不知道高校的旅游價值,不了解高校蘊藏的豐富的有形或無形的旅游資源,很難激起旅游者的旅游欲望。
2.3缺乏市場意識以及市場化運作手段
高校的旅游功能并未被充分認識,在開發的過程中,散客游主要是依靠游客的自主旅游。景點之間缺乏有效的系統整合,游客與高校之間缺乏良好的信息溝通渠道,沒有設置專門的旅游機構來開發和管理校園旅游,缺乏對游客的規范化引導,沒有形成校企合作的開發模式,影響了旅游者對高校旅游的價值判斷,從而影響其對高校旅游的消費。缺乏較為成熟的市場運作機制是重要的制約因素之一。
2.4高校的設施設備與承載量的矛盾
湖南省部分高校在基礎服務設施方面有待進一步改善,如食堂小、可容納的人數較少,停車場所缺乏,無法滿足游客的需求。有些高校土地利用不當,造成一定的土地資源閑置或浪費。一旦大量游客涌進校園,對學校一些設施設備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壓力,這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2.5對校園環境的破壞
由于游客的素質參差不齊,當大批游客進入校園時,無法保證每位游客都能愛護校園環境。例如,湖南科技大學的櫻花節,四月是櫻花盛開的時節,但許多游客在欣賞科大“櫻花節”美景的同時,隨手摘花、攀登樹木的現象也隨處可見,個別游客甚至因貪圖照片的美感,大力搖曳樹枝,致使落下“櫻花雨”。因部分游客素質不高而帶來的“櫻花劫”,不僅對櫻花是一種嚴重的損害,更對學校的環境帶來了一定的破壞。
3.1湖南高校旅游開發原則
(1)突出校園特色的原則。每所高校在開發自身旅游資源,設計具體的旅游線路時,應結合自身資源的特點,在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資源的基礎上,對每種資源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整合,設計出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旅游線路。如湖南大學在設計旅游線路時就可以以千年學府——岳麓書院為核心景點進行設計。(2)加強宣傳,樹立自身品牌的原則。在游客來學校參觀游覽前可以給每位游客發放學校的宣傳手冊,讓游客在參觀之前,對學校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旅游者心中形成原生形象,刺激旅游的欲望。等游客參觀完校園時可以發放一定的紀念品,如校園風光宣傳片光盤等,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創造一定的品牌效益。(3)加大旅游相關設施建設,建設環境友好型校園原則。加強旅游基礎建設,大力培護旅游資源,如在處理好教學科研與旅游的關系的基礎上,將原來基本不對外開放的圖書館、實驗室、體育館、節慶事件等完全或部分對外開放,以加強校園旅游的科普功能和提高其文化內涵。加強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提高旅游綜合服務能力。這樣一系列的舉措不僅讓游客受益,同時也讓在校的教職工和學生受益。(4)效益兼顧,實現多贏的原則。高校旅游的開發是其教育功能的延伸。筆者認為,湖南省各大高校旅游產品的開發對社會大眾的意義重大,可以讓游客在參觀游覽時接受高校文化的熏陶。同時,高校旅游不只是高校本身一方的事情,而涉及到方方面面,是高校、政府部門、旅游企業等各領域之間相互合作、彼此協調的產物。高校應注重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旅游企業和其他高校之間的配合與協作,并加強高校與所在區域各個旅游景區(點)的聯合,實現多贏的局面,共同致力于湖南省高校旅游的發展,也為打造湖南旅游大省起助推作用。(5)堅持強化管理,減少負面效應。旅游環境保護工作應多談“防”,少談“治”,各個高校應突出“防勝于治,防先于治”的管理思想,使旅游環境保護工作宏觀地貫穿旅游規劃、開發,發展和鞏固等各個階段,避免高校旅游開發與發展中重產值、輕環境的短期行為,避免“亡羊補牢”式的管理手段。通過采取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措施減少學校在開發旅游資源產生的負面影響,從而實現校園旅游產品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2根據湖南高校地域特色進行旅游形象策劃
(1)千年學府——岳麓書院是湖湘文化的發祥地,它傳承久遠,學風遠播,著名理學家朱熹、張栻在此設壇講學,創立了全國頗有影響的“湖湘學派”,宋代全盛時期曾有“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之譽,時稱“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從明末起,岳麓書院造就了王夫之、魏源、曾國藩、左宗棠等一大批曠世人才。因此,筆者認為湖南大學可以以岳麓書院和岳麓山作為旅游形象策劃的基點,將湖南大學的旅游形象定位為“名山腳下的千年學府,百年名校”。(2)湖南女子學院是建國后第一所全日制女子普通高等學校,是全國婦女/性別研究與培訓基地、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學校、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公民禮儀素質教育基地,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題寫校名,原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夫人、時任全國政協常委王光美曾擔任名譽校長。湖南也是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和女性教育的搖籃,培育了向警予、蔡暢、楊開慧、丁玲等巾幗英雄,她們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薪火相傳。因此,湖南女子學院可以將旅游形象定位為“走進湖湘女兒國,領略女院風采”。
3.3湖南高校旅游產品設計
3.3.1根據旅游的六大要素開發湖南高校旅游產品
(1)根據“食”要素,所選的去處應是校園內的食堂,讓旅游者“食”出高校的餐飲文化。學校可以根據當地的風味做各種小吃,使游客一飽口福。(2)根據“住”要素,首選的去處則是校園的宿舍,假期可以騰出學生宿舍供住宿,有些旅游者住慣了大床可能從來都沒有睡過上下床鋪或者是想重新體驗學生時期的感覺,這種睡覺體驗對他們來說也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真切感受大學生的生活。(3) “行”這一要素主要涉及到交通的便利性,大部分高校道路都是四通八達的,游客既可以步行也可以乘坐交通工具進行游覽。(4)根據“游”要素,既包括對校園中的自然旅游資源的游覽又包括對校園中的人文旅游的參觀學習。對于校區較大或者有分校區的學校,建議開辟旅游專線,這樣既方便了游客又不會影響學校正常的工作學習。合理規劃旅游觀光路線,將學院的文化和特色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展現出來,從而樹立其品牌和形象。(5) “購”要素在高校旅游中,專指游客可購買具有紀念意義的校徽、擁有獨特文化涵義的校訓徽章、紀念學校的郵票、有校名的各種學習用品、小物件等。例如北京大學就有專門的營銷點,賣有北大標志的筆記本、書簽、明信片,還有指甲刀等。(6) “娛”要素強調的是高校旅游產品要有一定的自主參與性。高校的校園活動還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如假面舞會、書法大賽等。同時學校的體育館、健身房等場所也可以對游人開放,使他們在參觀學習之余,不忘健身。
3.3.2根據湖南各大高校的旅游資源類型開發旅游產品
(1)校園生活休閑游。以組織游客主要是上班族前來參加高校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緩解壓力的同時滿足了上班族對校園生活的向往。(2)湘文化體驗游。來自省外的游客或國外的游客到了湖南省就會想了解地方傳統文化及地方文化特色和精神,開展高校旅游有利于游客更全面的了解湖南文化的精髓所在。(3)畢業生回歸游。往屆畢業的學生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機會返回母校,有著強烈的想回母校看看的愿望。統一邀請校友進行故地重游,既滿足了他們的愿望,又增進了學生和學校的深厚感情,同時也增加了學校的客源。
[1] 董振翔.東北林業大學校園旅游開發淺析[J].中國電子商務, 2013(10).
[2] 韓福麗.高校校園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高校論壇,2011(06).
F59
A
2096-0298(2016)11(a)-185-02
伏六明(1965-),男,湖南汨羅人,湖南女子學院旅游系主任,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旅游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