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
摘 要: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時至今日仍然是做人做事的道德準繩。我校地處西北偏遠的農村地區,是一所寄宿制小學,信息閉塞,學生的知識面匱乏,再加現今農村留守兒童增多的現狀,各種問題都在干擾著教育教學的正常開展,為此我們在寄宿制小學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通過這幾年的實施,發現對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它可以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的內心世界,凈化學生的心里,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蘊。
關鍵詞:品德;滲透;強化;國學經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6-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081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經過上下五千年的洗禮,時至今日經典教育仍然在現代教育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許多學者、教授和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運用經典滲透到教育教學和各種研究中,經過現實教育中的不斷實踐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獨特方法和見解,并對當前學生的品德教育起著積極的影響和作用,值得推廣。我校在建校之初就開展了一系列的經典誦讀活動,經過這幾年的不斷堅持,對學生的成長起著積極的教育作用。這種無形的文化經過有形的傳播,影響著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
一、在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滲透經典教育
學校的管理是多方面的,也是可以利用多種方法進行管理的。如果在管理中滲透經典文化的傳承魅力,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我縣的一些寄宿制學校的管理中,校領導就認識到國學經典的育人力量,所以在學校的樓道內突出經典內容;在宣傳走廊上張貼《三字經》《弟子規》等內容;在食堂內張貼節約糧食的相關詩句;就連操場文化墻上也掛有相應的經典內容。其目的只有一個——讓我們的師生在現今物欲橫流的社會,保持一種師者應有的風范和學習者應該恪守的規矩與情操,讓師生時時處處感悟經典,感悟人生,從國學經典中吸取養分,豐富自己的知識,不斷提升自我修為。
學校充分利用一切機會進行經典教育。如:在每次吃飯前都要吟誦飯前感恩詞:“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通過吟誦讓他們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他們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以此來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教師的諄諄教導之恩,感恩所有為此付出的人。這種感恩就是要讓學生時刻體會到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父母、教師的關心和教育。讓他們知恩圖報,為了父母的關心,教師的教導而更加努力學習。
二、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教育
語文教學本身具備自身的因素,教師除了完成課本教學內容以外,還可以在課外引導學生進行經典閱讀。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尤其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更加注重經典教育。這里的經典教育不僅僅是指《三字經》、《弟子規》或《道德經》,而是廣義的經典,是名言佳句和廣為流傳的朗朗上口的詞或詩句。我校就利用早晨的時間誦讀經典的好詞好句;利用晚飯后那一段時間誦讀優美的、且具有典型性的散文、詩歌。如:學生可以朗讀《春》《背影》,“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宋代岳飛的“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還有如“失去眼前的,就等于失去所有的時間”等,從這些名言警句的誦讀中感悟時間的珍貴。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多誦讀經典詩詞,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會逐漸提高。根據我們寄宿制小學地處農村的特點,小學生知識缺乏,平時的閱讀量又不大,理解能力不強,回家后又缺少那種必要的文化氛圍,家長也無法輔導孩子。所以,我校在課堂教學中專門安排國學經典誦讀篇目,讓學生反復朗讀,熟讀并背誦下來。讓他們在小學階段就存儲大量的經典篇目。不去強迫他們能記住多少,順其自然就好,然后再要求他們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讀出心情,讀出境界。
如在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學生懂得了怎樣熱愛自己的祖國;如在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學生明白了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只有目標不行,還要經過不懈的努力追求才能獲得成功;又如讀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體膚,餓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些內容時,教師再加以點撥,學生用心去誦讀,一定會在理解上有所深入。所以,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多誦讀經典,以此強化國學教育,讓國學進入課堂,讓經典文化滋潤學生純潔善良的心靈,這就使得語文課堂教學更具有魅力。
三、以多種形式強化國學教育,使它滲透到學生的心里
通過大量的誦讀,使學生領略到經典中傳遞著的一種自然美、人性美、和諧美,從而激發出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同時我們也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強化經典教育的影響力。如我校在建校以來就強化學生進行經典誦讀活動和師生打太極拳活動,師生通過“一文一武”,體會到“文以養德,武以健身”的目的,一靜一動加強自身的修為的同時也享受經典教育的樂趣。學校領導結合我校實際,將經典教育納入特色教育,并開展了一系列的課題研究,研究出適合我們農村寄宿制小學學生發展的一套體系。并且通過研究使教師們也對經典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為以后開展經典育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校不僅利用著每一面墻壁滲透經典文化,還以經典國學教育的內容定期辦黑板報、手抄報等,形成了我校辦學的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學校定期舉辦“太極拳比賽”和“經典誦讀表演”,給師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他們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國學經典的理解和記憶。
總之,在農村寄宿制小學教育中,加強經典教育,育人于無形之中,用經典的力量去感化和教育學生,我們在不斷吸取民族的文化智慧和優秀的文化營養的同時還要注意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通過在日常管理中和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形式強化滲透以達到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