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蘭
摘 要:師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是促進后進生轉化的關鍵。如果說正直公平是班主任的職業道德,那么,真誠善良充滿愛心更是班主任應有的美好品質。作為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不應該歧視、拋棄后進生,而應該以更多的愛心和更強烈的熱情做細致的工作,促進他們轉化,讓師愛伴隨著他們成長。
關鍵詞:師愛; 班主任;后進生轉化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6-01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084
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健全個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老師曾經這樣說過:“從長遠利益看,把一個后進生轉變成才的社會意義遠超過培養一個優秀學生,對后進生的轉化有其潛在的不可估量的社會價值。”后進生的形成有一個過程,后進生的轉化也需要一個過程,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工作中,我們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一個教育后進生的整體網絡,集方方面面配合之力,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真摯師愛,助其激發自愛
魏書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談》一書中談到:“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學生,包括成年人在內,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每個學生的區別,只在與其頭腦中真善美與假惡丑排列的順序及比例不同而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應“走進學生心靈世界中去觀察,多想學生的難處,引導學生看到自己腦子里的方方面面。切忌把一個學生的頭腦看成一個只有一種思想的整體,也不允許學生把自己看成一個整體。要想方設法打碎這個真善美與假惡的混雜體,然后重新排列組合。”工作中,我主動與后進生談心,了解他們對事業的看法認識,理解他們的情感。我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用贊揚、鼓勵激發他們的自尊、自愛、自信。在行為上從嚴要求,不放過他們思想、學習、生活上存在的任何一個錯誤,同時也創造條件,幫助后進生把光閃出來或創造出閃光點。
對待后進生,我有一個“五不五要”原則:不向家長告狀;不隨意往學校叫家長;不把學生推出教室;不停學生的課;不用過激的言辭批評學生。對他們的了解要深一點,事前的提醒要勤一點、表揚的話要多一點、學業的起點要低一點、教師的輔導要細一點。我的策略是以柔克剛,不正面沖突,允許保留,允許反復,耐心等待,嚴格要求,抓住不放,直到轉變為止。同時,我也請求各科教師配合,共同執行這些策略。這樣,我就可以從各科老師那里了解詳細情況,共同努力,形成一個促進后進生轉化的良好氛圍。無論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在作業批改的過程中,我都注重滲透德育教育。注重向他們專遞正能量,激勵他們培養身上的浩然正氣;在作業中寫上激勵的話語,培養他們的信心與積極向上的勇氣。
二、發掘家庭之愛,助其愉快成長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幫助父母重新認識孩子也是后進生轉化的重要環節。后進生與父母朝夕相處,父母未必真正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和成績差的原因。特別是當孩子年齡增大,生理心理發生變化時,多數后進生的父母不能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往往造成南轅北轍的局面。教育學理論證明,學生的個性多數與家庭環境有關,家庭對一個人性格的影響是深刻的。為了變家長的盲目配合為協作教育,我設立家長聯系制度,每個學生一個家長聯系本,定期與家長書面聯系;我充分利用校信通,經常把自己對教育的感悟和家長分享;不定期地召開家長座談會,請家長相互交流教子育人的經驗,讓他們找到具體的學習榜樣,以減少他們單純埋怨孩子甚至失去教育孩子信心的現象,幫助他們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三、融通社會之愛,助其健康成長
當今社會變革很快,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為我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的新的教育資源,而如何開發并利用這些資源,是擺在我們班主任面前的新課題。
目前,零亂龐雜而豐富的大眾文化現象(通俗歌曲、流行小說、煽情畫報、好萊塢電影、購物商場、洋快餐、網絡、廣告、各項賽事等活動)對中學生的影響很大,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由于他們缺乏足夠的鑒別能力,而不能對來自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合理的篩選。作為一個勤于思考的班主任此時就應該從中挑選出對學生有益的、讓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形式作為教育資源。對此,我也作了一些嘗試。
(一)轉化后進生的自尊心理
根據心理學“剪刀式”技能遷移法的原理,抓住他們喜愛通俗歌曲、電影、球賽的興趣特點,請他們在班上登臺獻歌、介紹電影、編寫張貼球評,開展相關的知識競賽,鍛煉他們的膽量、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滋味,形成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見到有寫小說的學生,我首先肯定他們的文學天賦和敢于動筆寫作的勇氣,然后告訴他們學習階段應該在學習上全力以赴。
(二)轉化后進生的逆反心理
我通過網絡與他們談心、組織他們郊游、看有教育意義的電影、球賽,指導他們上網查資料,組織并參與能讓他們場所欲言的討論,在舉行這些活動時盡量不作寫作要求、不作片面評價、不用單調方式、不作過度限制、不給相關刺激,讓他們在民主商討的氣憤中敞開心扉,消除逆反心理。
(三)激發和培養羞恥心
羞恥心是一種重要的思想道德情感,培養學生的羞恥心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的基礎。分清真善美與假丑是激發學生羞恥心的前提。羞恥心發端于情感體驗,內化于集體陶冶,在確立自尊得以強化,在躬身實踐中獲得升華。我指導學生寫周記,閱讀有益有趣的書刊,用最理想的觀點觀察自己;介紹社會上成功人士的發展經歷,幫他人樹立榜樣。
教育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它的設計和施工都傾注著學校、家庭、社會對受教育者的愛。沒有愛,設計得再好的藍圖也不過是一個美好的愿望罷了。“會當水擊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惟有學校、家庭、社會三者聯合融通在一起,匯成一股強烈的愛,才能讓學生的青春年華無悔,我們的教育事業才能興旺發達,民族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