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歷,許恩永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545007)
?
汽車整車制造企業專利戰略構建及應用實施
劉加歷,許恩永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廣西 柳州545007)
摘要:專利技術通常被視為企業在市場經濟下商戰(占領市場)的核心武器。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世界經濟競爭的過程,就是首先從爭奪有形資源、爭奪全球市場到現在的科技競爭以及知識產權競爭的過程。專利作為知識產權的核心內容,企業申請、擁有專利的同時,越來越需要從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等角度出發,進行策略化指導,達到針對競爭對手狀況,推進自身專利技術開發,取得專利競爭優勢,最終實現控制、獨占市場的目的。
關鍵詞:專利戰略;知識產權戰略;專利制度;汽車企業;技術創新戰略
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借鑒國內外主要汽車整車企業及現有專利戰略制度建設案例,基于企業發展戰略和技術戰略,以及企業專利工作現狀,通過研究專利戰略指導原則、戰略目標、階段戰略工作任務、戰略管理機構、技術創新戰略、專利制度建設等內容,具體構建、實施適合汽車整車制造企業專利戰略制度。
專利戰略指導原則具體以專利戰略與技術創新、發展戰略以及實際操作三個方面相結合,持續提升東風柳州汽車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優勢。
企業的專利戰略目標通常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避免專利侵權;二是應對專利戰;三是跨越競爭對手;四是準備談判籌碼;五是積累專利資產;六是用專利占領技術制高點;七是阻止競爭對手,壟斷市場;八是專利許可使用。結合實際情況,我們把長遠目標概括為十六字戰略目標:“提升能力、規范行為、培育隊伍、創贏未來”。專利戰略的近5年目標為:企業專利戰略與制度建設取得明顯改善,具體表現在:
(1)專利創造:提升專利申請意識,把控專利申請質量,在汽車領域掌握若干核心專利。至2018年底有效專利數量超過300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超過100件。
(2)專利運用:提升專利技術(產品)產業化率,提高專利密集產品(車型)比重,并提升專利產品(車型)出口占比。通過專利分析評議等手段,在產品出口事業中,注重規避出口貿易的專利風險。
(3)專利保護:專利維權和應訴能力明顯提升,采取多元化維權方式,有效降低維權成本,制定侵權訴訟應對措施,建立專利檢索及風險防控機制。
(4)專利管理:專利戰略在企業總的發展戰略中的導向作用顯著增強。各個事業部設立1名專職或兼職的專利工程師,實現專利(知識產權)事物的及時管理和有效溝通,促進企業專利管理工作。
(5)專利人才:培養和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通過內部培養與外部招聘相結合的方式,確保2名以上的知識產權專職管理人員。
企業已經初步建立專利戰略框架與制度體系。現階段企業在專利戰略的任務包括:
(1)提高專利申請質量、優化專利申請結構。建立公司專利申請制度規范,包括如何提案,提案的審查程序為何,如何與專利代理機構相配合等工作。
(2)建立專利管理機構,合理配置工作人員。專利管理人員不但負責本公司的專利申請,還要負責對公司所有員工進行專利培訓,與研發部門一起進行專利檢索分析。
(3)完善對員工和管理層的專利培訓體系。包括對一般員工培訓和領導層的培訓:員工培訓包括專利基礎知識的培訓,如專利的實用性、新穎性、創造性等,對專利點的挖掘,專利文獻檢索分析等。
(4)制定公司專利工作的獎懲政策。繼續完善專利申請獎勵制度,提高研發人員申請專利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專利發明創造機制。
(5)合理運用地方政府專利資助政策和專利項目。
(6)建立專利數據庫。包括公司自己的專利數據和其他幾大局的公開數據。
(7)優化工作考核指標。針對企業不同部門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標,如對研發部門的專利考核指標為其申請和授權了多少件有效專利,發明專利占比多少。各部門分配相應的專利考核指標,從而使整個公司的專利意識和水平迅速提升。
(1)專利管理機構設置

圖1 隸屬于研發部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設置
結合企業所處的行業特點以及組織構架設計,設立專利管理委員會,由技術中心負責人擔任委員會主任,其它事業部門領導擔任委員,秘書處設在技術中心綜合管理部,并配置1-2名專職人員來負責相關事務。
2)專職人員的配置問題。在專利工作開展初期,由專利管理委員會對公司與專利相關的事務加以管理。隨著專利戰略的推進實施,有必要進一步擴充專職人員來負責企業專利管理體系的運轉。
(2)管理機構主要職能
1)出臺專利工作管理制度規范,協調、檢查和督促公司各部門的專利工作;
2)制定企業專利戰略及年度計劃;
3)負責研發項目的可行性分析,管理專利合同,辦理專利申請與維護、專利資產評估、專利合同備案、專利權質押、許可轉讓以及訴訟事務;
4)收集專利信息,管理專利檔案,建立企業級專利信息數據庫,并提供企業需要的專利信息檢索、分析、追蹤等服務;
5)組織公司的專利事業宣傳,對員工進行專利法和專利相關知識的宣傳培訓工作;
(3)慢加急性(亞急性)肝衰竭 在慢性肝病基礎上,由各種誘因引起以急性黃疸加深、凝血功能障礙為肝衰竭表現的綜合征,可合并包括肝性腦病、腹水、電解質紊亂、感染、肝腎綜合征、肝肺綜合征等并發癥,以及肝外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黃疸迅速加深,血清TBil≥10×ULN或每日上升≥17.1 μmol/L;有出血表現,PTA≤40%(或 INR≥1.5)。 根據不同慢性肝病基礎分為3型,A型:在慢性非肝硬化肝病基礎上發生的慢加急性肝衰竭;B型:在代償期肝硬化基礎上發生的慢加急性肝衰竭,通常在4周內發生;C型:在失代償期肝硬化基礎上發生的慢加急性肝衰竭。
6)負責申報專利工作專項資金,依劇獎勵辦法辦理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獎勵與報酬,鼓勵員工開展發明創造活動,提供相應專利事務咨詢。
根據國內外背景及企業自身情況,制定企業協同創新戰略,實施措施就是沿著“技術→專利→標準→品牌→效益”的基本聯動軌跡,將技術創新、專利發明、標準制定、品牌發展綜合運用到技術成果的轉化運用和企業制造加工上來,具體建設步驟:
(1)從技術創新到產品創新,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鑒于我國汽車關鍵技術創新相對滯脹的現狀,本行業企業多采取自主創新和模仿創新相結合,以模仿集成創新為主的技術創新戰略。目前企業亦遵循此原則,把自主創新和模仿創新、正向工程與反向工程結合起來互相帶動,加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的自身能力。
(2)從技術到專利的轉化,實現專利確權。我國汽車之所以處于國際產業鏈的低端,主要問題就是有制造少創造、有技術少專利、有成果少產權。企業應先專利確權,后制造使用,是搶占競爭制高點的關鍵。企業通過自主創新與合作研發推出了一大批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顯著的系列新產品,并通過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實現專利確權。近年來提交中國專利申請300余件,專利授權量達50%.近3年的專利申請量同樣是前幾年的數倍之多,專利申請量及授權量居國內同行業前列。
(3)從專利到標準的轉化——專利與標準的捆綁。專利與標準結合,就可以在市場上構筑起一道技術壁壘,對于達不到標準要求的企業和行業,就根本無法進入市場,甚至連競爭的機會都沒有。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無論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還是純電動汽車,基本上與國外的研制是在同一個起跑線,因此,公司要積極參與制定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的蓄電、耗電、混合動力以及充電技術及設施包括檢測等技術標準,用最新的技術標準壟斷行業和參與國際技術標準的競爭,為企業贏得進一步發展的先機,實現產業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1)專利創造環節的制度建設
主要包括專利檢索制度、專利申請制度、專利維持制度、創新激勵制度以及產學研合作制度等五個方面。其目的在于激發研發人員的創新熱情,不斷提升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
1)專利檢索制度。研發和各事業部門在進行投資決策、立項以及技術開發之前,結合市場發展熱點針對專利信息進行檢索與分析,以指導技術創新,避免重復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降低研究開發成本。
2)專利申請制度。注意根據發明技術成果的特性,在專利申請前決定選擇采取專利申請保護的形式,還是以技術秘密保護的形式;注意根據企業主導產品決定申請重點,以產品為核心,以生產關鍵環節為重點,注意與產業鏈的配合,與生產開發周期相配合,與市場相配合,與競爭(對手)環境相配合,最后選擇恰當的專利類型。注意撰寫申請文件時注重梳理相應的流程,定期對專利申請進行評估。
3)專利維持制度建設。隨著公司申請和授權的專利越來越多。企業可以根據市場變化和經營戰略來決定是維持還是放棄專利權。在日常的專利管理流程中明確規定專利維持和放棄制度。維持專利權:由公司專利管理機構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進行聯系,及時辦理與專利相關的手續,并保存與專利局的聯系材料和憑證;放棄專利權:專利管理委員會認為某專利(產品)喪失維持價值,可以向公司層提出申請放棄專利。放棄專利的申請必須經過領導層負責人簽字確認后,方可以按規定程序辦理該項專利權的放棄事宜。
4)創新激勵制度。完善原有專利獎勵制度,對發明人進行激勵,進一步激發員工的發明創新熱情。
5)合作研發制度。在原有產學研技術研發的基礎上,注重明確專利權的權利歸屬(包括原始歸屬和后續改進成果的歸屬),強化合同管理和與其相關利益分配,保證企業發展戰略利益。
(2)專利運用環節的制度建設
專利權的數量只是在一定方面上反映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強弱,而專利權的運營能力才能決定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目前企業正在研究探索的運營方式有:專利質押融資、專利轉讓和許可、專利價值評估等。
(3)專利保護環節的制度建設
專利保護環節的制度建設,以防止他人侵權和避免自己侵權為核心。相關制度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權利歸屬制度。項目開發過程中,進一步明確合作開發、委托開發、職務開發的專利權屬問題,并注意保存相關的證據資料。
2)專利訴訟預案。發現專利侵權時,從以下方面制定方案:一是做好相關的前期準備工作。由專業律師、法務部、企業專利管理部門和專利發明人組成應急小組。二是確認公司專利權是否有效、專利權是否成立。三是收集證據。四是向對方發出警告函,要求對方停止侵權行為。五是對法院申請“臨時禁令”。六是應急小組出面與侵權人溝通協商,看能否和解
3)專利侵權應對。建立專利侵權應對制度體系,首先要搞清對方警告信或訴狀的內容,確認所謂的侵權行為是否為公司所為。一是訴前準備工作。由專業律師、法務部、企業專利管理部門和專利發明人組成應急小組。二是分析該專利侵權是否成立。三是分析該專利是否有效。四是采取先用權抗辯方式。五是積極采取和解措施。、據理力爭,應對訴訟。
4)專利侵權防控預警機制。即企業對突發專利風險事件作出及時反應,對有可能出現的專利爭端發出警告,最終使企業減少損失,企業利益也能得到保護。建立企業級專利侵權防控預警機制是企業建立、實施專利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1]。具體而言,企業專利侵權防控預警機制至少應包括下列各項工作:針對項目進行專利查新檢索;制定專利保護方案;制定專利侵權技術判定報告;追蹤競爭對手專利情況,制定對策方案和發布警告[2]。
(4)專利管理環節的制度建設
主要包括資源管理制度、研發管理制度、定期培訓制度、保密管理制度以及績效考核制度五個方面。
1)資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經費資源以及信息資源的管理三個部分。具體內容如下:
人力資源管理。在聘用合同中對職工約定知識產權歸屬、保守秘密條款;入職培訓,對新入職員工進行知識產權(專利、秘密等)管理培訓;離職管理,對離職的員工進一步明確(提醒)知識產權的權屬和保守秘密的要求[3]。
經費資源管理。企業設立專利經常性預算經費,并主要用于以下三個用途:一是維護專利權、商標權等事項;二是企業專利管理委員會維持、運行;三是知識產權方面的激勵。
信息資源管理。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收集信息獲取途徑,以獲得目標技術領域和目標對手的信息;二是分類篩選獲得的信息子資源,并分析和加工利用;三是審批將發布的企業敏感信息;四是知識產權信息數據庫的維護、更新。
2)研發管理制度。研發管理制度就是要通過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與研發流程管理相融合,及時有效地保護研發投資成果中的知識產權,以滿足企業的市場競爭需求,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經營風險,主要體現在立項階段、方案階段、車型上市階段、車型產業化階段。
立項階段,了解項目相關領域的專利情況,并了解市場目標對手的專利情況等。概念階段,主要是確定產品的技術路線和方向,通過專利的引證分析獲知產品的技術路線,進而結合TRIZ等創新方法提供的技術進化法則確定項目的技術路線。
方案階段,通常在方案階段多關注方案本身的技術效果,成本等,工作包括:一是充分利用專利文獻,二是進行專利申請戰略部署。
車型上市階段,針對產品涉及的關鍵零部件進行專利檢索分析,降低產品上市面臨的侵權風險。
車型產業化階段,新車型上市后經推廣獲得一定的知名度,占有一定的市場后,工作必須包括:一是追蹤、監控市場,糾正出現的侵權行為;二是打擊侵權行為,積極準備侵權材料,作為侵權訴訟理由。
3)技術秘密管理。技術秘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專利申請、技術和商業秘密保護等方面的規定.包括:確認涉密的人員,設定保密的等級和接觸的權限;確認有可能造成秘密流失的設備及相關途徑,規定其使用目的、人員和方式;確認涉密信息、保密等級以及保密期限;明確涉密區域,限制客戶和來訪人員活動范圍等;最后,在與上、下游合作研發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約定保密義務;績效考核制度。制定專利工作評價指標及其考核,并在各部門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中體現出來。
幾年來,東風柳汽積極實施企業專利戰略,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縮短新車型研發周期,保護技術創新成果,合理應對專利糾紛,為產品出口保駕護航,最終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在自主創新的過程中,共擁有150多項有效專利,產品在知識產權層面得到一定的保護。主導產品乘龍牌H7重卡系列取得了17項專利,在市場博弈中處于優勢地位,并在第八屆中國國際卡車節油大賽上奪得三項大獎:“節油冠軍”、“物流電商快遞滿意車型獎”及“2015年度自主創新車型獎”[4]。企業2015年銷售汽車超過28萬輛,銷售收入達200億元。
參考文獻:
[1]許合先.技術標準專利化趨勢對我國技術創新的影響及對策[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8):52-55.
[2]金迎新.現代企業專利的戰略管理和保護制度研究[D].北京:復旦大學,2007.
[3]馮濤.基于過程方法的企業軟件版權管理模型與應用[J].軟件,2013,(5):78-81.
[4]祁娟.乘龍H7:問鼎國際卡車節油賽冠軍[J].運輸經理世界,2015,(21):20-23.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Patent Strategy to Construct and Application ImpleMentation
LIU Jia-li,XU En-yong
(Dongfeng Liuxhou Mortor Co.,Ltd.,Liuzhou Guangxi 545000,China)
Abstract:Patents are usually regarded as enterprises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business(market)at the core of the weapon.In some sense,the world economic competition process,is the first from tangible resources,for the global market to the present proc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Patent as the core cont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the enterprise to apply for patents,at the same time,more and m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eation,utilization,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and strategy guidance,reached for the competition situation,to promote its own pat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patented competitive advantage,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goal of control and monopolize the market.
Key words:patent strategy;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the patent system auto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F40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545X(2016)03-0166-04
收稿日期:2015-12-02
作者簡介:劉加歷(1978-),男,碩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知識產權戰略研究,信息系統;許恩永(1982-),男,碩士研究生,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整車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