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作為為社會培養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隨著新的改革方案的提出,對教師和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們面對更多的挑戰,但同時也為他們提供更大的發展機會。體驗式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它更偏重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本文通過對體驗式學習在高中語文課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找到它在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便于以后在教育中更好地推廣這一教學方式。
關鍵詞: 體驗式學習 高中語文教學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體驗式學習是順應時代發展而制訂出的一套學習方案,它完全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更重視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方式進行活動的開展,極大地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但是這一教學方式的提出,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學生在體驗式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果,以合理地制訂課堂教學計劃,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學生大多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體驗式學習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阻礙,使這一學習方式無法有效地應用到課堂學習中。接下來,將通過對高中語文課堂上應用體驗式學習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
1.體驗式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時出現的問題
1.1傳統教育理念影響這一教學方法的順利實施。
我國是一個文化大國,一些教育理念早已經深入人心,并且在短時間內都不會有所改變。在我國,自古以來就秉承尊師重道的教育理念進行教學,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對這一教育理念的理解變得越來越片面化,許多教師和學生都認為,學生就是應該以老師的話為標準,在課堂上只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就行,忽視學生是教學任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是課堂主體之一。體驗式學習方法的提出可以說是一種對傳統教育理念的沖撞,打破常規,違背人們對傳統教育的認識,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多阻力,無法保證體驗式學習在高中教學中應用時的有效性。
1.2高考的壓力使更多人不愿花時間嘗試。
大多數人之所以選擇學習,并不是因為從心底有多么熱愛學習,只是希望通過高考考上一個好的大學,然后以大學為跳板創造自己的價值。數年寒窗苦讀,只為魚躍龍門,順利地通過高考,因此,在面對高考的重壓之下,沒有人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適應那些所謂的改革,只會依照原有的學習習慣學習。因為,高考之前的時間對于將要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是多么重要,他們甚至犧牲玩鬧、休息的時間學習,又有誰會愿意為了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而浪費時間呢?
2.體驗式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措施
2.1通過情境教學,引入體驗式學習。
創設情境教學法是新課改實施以來,制訂出的一套學習方案,它對于語文這一類課程學習效率的提高有十分明顯的效果。情境教學能夠有效地將體驗式學習引入其中,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進入情境,切身感受到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不知不覺地帶入課程學習中,感受到文章所要傳達出來的精神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比如,在講《荊軻刺秦王》這篇古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對一些角色進行設定,同時播放一些應景的輕音樂,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融入故事情節的發展中,切身體驗荊軻在決定對秦王進行行刺的時候那種大義凜然、慷慨赴死的決心及他對自己國家的一腔熱血。通過這種體驗式學習更容易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加深學習印象,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2對語言進行深度的解析,加深體驗感覺。
語言本身就是極富魅力的,尤其是經過那些文學大家的渲染,更是如一個精靈般靈動,傳遞著它的喜怒哀樂。如果語文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只是偏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述與分析,忽略其他教學活動在課堂上開展的必要性,就會極大地降低文章語言本身的魅力,使學生無法真正體會到更深層次的情感表達,從而極大地降低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安排,對文章中有代表性的一些內容進行深度的解析,也可以通過反復的誦讀,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與體驗,更好地體會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所要寄托的感情,提高文化素質修養。
3.結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語文是集合所有文化以后而篩選出來的精華之作。通過體驗式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體會到當時作者寫下這些文章時的心情,通過切身的體驗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溝通,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語文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石廣,胡蓉.論體驗式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6):260.
[2]葛海麗.體驗式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5(10):145.
[3]戴瀟瀟.體驗式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4(3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