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璇
摘 要: 在新課改背景下打造高效課堂已經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如何實施高效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使小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顯然已經成為教師目前關注的焦點。作者主要結合教學經驗與實踐,分析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使學生煥發生機與活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以生為本
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初步培養學生表達能力與交際能力的基本手段。一些教師認為語文是最簡單的一門學科,但是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甚至有些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睡覺,導致語文課堂沉悶乏味,學生學習起來沒有激情。要改變這種語文課堂現狀,我提出以下幾點課堂教學策略。
一、創設情境,豐富教學形式
情境創設是現在課堂教學中受到教師青睞的一種教學形式,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是充滿強烈的好奇心的,合適情境的創設會將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充分地激發出來,使其自覺地投入課堂學習中,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創設情境進行教學,既能夠有效地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又符合新課標“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還有助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課文《天安門廣場》時,為了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在教學時就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國慶閱兵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天安門廣場的神圣與莊嚴。在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后,我又將天安門廣場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并讓學生交流自己去天安門游玩的經歷,說出自己印象中的天安門。學生都積極地表達觀點,交流經歷,課堂氛圍熱烈而濃厚。接下來我便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他們都很認真積極,課堂教學進行得十分順利。
二、調動想象,發散學生思維
超強的想象力是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優勢,教師要巧妙地利用小學生的想象力,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其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充分展示自我,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進而使得課堂教學質量得以提高,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為實現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語文教材中的內容豐富多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發散學生的思維。例如在教學《三顧茅廬》時,我就先讓學生先看圖講故事,通過“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及學生的認知編造出一個故事,啟發學生進行充分的聯想與想象。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我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這個故事表演出來。生動有趣的表演讓我們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劉備和諸葛亮,在學生的笑聲中這節課堂教學圓滿地結束了。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都充分發散思維、展示自我,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三、巧妙提問,激活課堂教學
課堂提問是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有效策略,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設計學生感興趣、愿意探究的問題,從而使得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激活課堂教學。
例如在教學《濫竽充數》這則寓言時,我為學生設計了這樣的問題:①南郭先生為什么能夠濫竽充數呢?(啟發學生從外部環境和人物的特點出發來理解)②南郭先生一直這樣混幸福嗎?他最后的結局是怎樣的呢?(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關鍵詞“逃”)③他在逃之前會想些什么?有什么表現呢?(啟發學生換位思考,體會人物內心的想法)④在我們的周圍有類似的事情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么做呢?這一系列的問題由淺入深,使得學生在思考中不斷反思,既能夠指導學生有目的地讀書,又能啟發學生思考,使其認識到真才實學的重要性,滿足素質教育中對學生培養的基本要求。
四、多元評價,鼓勵學生發言
一些小學生在課上發言不積極,是由于他們害怕說錯了會被老師責怪、被同學嘲笑,因此都選擇默默地學習,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形成惰性思維,不再積極地動腦思考。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就要適時地鼓勵學生發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多元的評價,讓他們知道老師喜歡積極發言的學生,即使說錯了教師也不會責怪他們。
例如在教學《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后,我就讓學生談一談本節課的收獲。剛開始學生都很沉悶,課堂十分安靜,然后我說:“讀了這篇課文同學們肯定有所感悟吧,其實水滴能夠穿石除了堅持之外還有勇氣,它敢于挑戰,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堅持取得勝利。那么同學們是不是也應該像水滴一樣勇敢呢?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即使說錯了我們還可以在錯誤中吸取教訓,不是嗎?”經過我的鼓勵有幾名學生紛紛舉起手來,在他們回答之后,我都給予了肯定,并對見解獨特的學生給予了表揚,慢慢地學生都活躍起來,課堂教學取得不錯的效果。
五、結語
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發展的基本。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情境,以豐富教學的內容與形式;調動想象,巧妙提問,以發散學生思維,激活課堂教學;積極鼓勵學生發言,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為他們創造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使他們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戴麗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試與評價,2016(02).
[2]郭鳴鳳.文本細讀: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效的方法[J].考試周刊,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