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雨燕毛春娥蔣改濤崔秋琳舒健左新容



[摘要]文章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川北醫學院(下簡稱我校)201.3、201.4兩個年級不同系別的4.20名大學生對網購的了解程度、現狀、態度以及網購給大學生帶來的不利影響,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購物;網絡安全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082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調查對象是四川省南充市川北醫學院的201.3、201.4兩個年級不同系別的學生,分別在每個年級隨機選擇的2.10名學生,共4.2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進行的問卷調查。
1.2調查方法
以自行設計的《網購給當代大學生帶來的影響》調查問卷表為調查工具。問卷共設計2.6個封閉式問題,包括18個單項選擇題、7個多項選擇題以及1道開放性問答。4.20名學生獨立完成問卷,有效回收393份,回收率達93.57%。
1.3統計分析
統計用Excel軟件錄入數據,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最后進行描述性統計。
2調查結果與數據分析
2.1我校大學生對網購的了解程度
對有效回收的393份問卷統計分析得出:2.595%的大學生非常了解網購,694.7%的大學生只了解部分,4.58%的大學生不了解網購。
大學生作為網購網民中的重要群體,其消費行為有:攀比炫耀,追逐時尚,對網購的了解高達95.4.2%。
2.2我校大學生網購的現狀
網購日漸成為新興的商業模式。根據2016年1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03%,我國網民規模達688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395.1萬人,增長率為61%。2015年新網民最主要的上網設備是手機,使用率為715%;網民中學生群體的占比最高,為2.5.2%。由此可見,網購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青睞和支持。
由圖1可知,9695%的大學生有網購經歷,僅有305%的大學生沒有。
由圖2 可知,平均每次網購一件物品花費時間在10分鐘以內的不超過738%,用時在10~30分鐘內和在3.1~60分鐘內的分別為3.486%和2.748%,用時極長超過1小時的達302.8%,接近1/3的比例;由此可知,網購更能耗費時間成本。
絕大多數大學生在18~2.4點網購,絕大多數人根據買家評價(73.2.8%)和網店信譽度(7048%),多數人根據商品描述及價格(62.60%)、貨比三家(603.1%)和品牌知名度(5.598%)選擇,還有極少數人(483%)因其他原因購買。
在網上購買商品的類別上(多選),服飾鞋帽類、家居日用品類和食品類的占據前三甲,分別有8193%,4.2.49%,3919%,其次是學習用品類、化妝品類和數碼產品類,依次為2.774%,2.5.4.5%,2.366%。
2.3我校大學生對網購的態度
“雙十一”是大學生滿懷期待和最受歡迎的狂歡購物節之一。大多數人理性選擇,合理網購,在自己有需求時購買(5.5.4.7%),3003%的人選擇商家大促銷,如“雙十一”,但也有部分大學生(1.399%)會因一時的心血來潮而網購,因其他原因購買的僅占05.1%。
393名大學生中81.4.2%的人認為網購將會成為主流消費方式,865%的人認為只有少部分大學生會選擇,992%的人不知道網購何去何從。調查中發現,大學生是否會因為網購而迷戀網絡時,大部分(7608%)大學生認為肯定不會,但經常網購對網絡產生依賴的也有少數(585%),而認為自己自制力不強,可能會迷戀網絡的占1807%。
2.4網購給當代大學生帶來的不利影響及分析
網購是把雙刃劍,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其弊端也日益凸顯,不可避免。調查中,9694%的人認為網購利弊共存,其中認為網購利大于弊(7684%)的多于弊大于利(2010%)的,而有2.5.4%的人認為只有利,05.1%的人認為只有弊端。
圖4網購給大學生帶來的不利影響
由圖4可知,網購給大學生帶來的弊端中,最多的是圖物不符,產生負面情緒(73.5.4%);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經濟負擔(5.2.93%);其次依次為浪費時間,影響學習生活(3.181%)、網絡支付不安全,錢財被騙(3740%)。
由于網絡支付環境的不安全、賣家售后服務的不完善商家不誠信,不按約定規則交易(4.3.5.1%)和個人信息泄露(3639%),其次是物流不妥善保管貨物(3.308%)和錢財被騙(1908%),網銀密碼被盜的也見少數(1094%),從沒有遭遇過上述侵犯自身利益的占2.82.4%。
3建議
商家不誠信或遭遇詐騙時,大部分學生選擇找客服投訴(7405%)或是報警(3715%),少部分人選擇維權,極少部分人選擇其他方式維護自身利益。收到網購商品不滿意時,絕大多數人會與賣家協商,要求補償,大部分人會給商家差評,部分人投訴(2.4.4.3%)和拒絕簽收(2.1.37%),少數人(1501%)會自認倒霉。
3.1建立安全的網絡環境,保證支付安全可靠
(1)謹防“釣魚”網站,謹慎網購 不輕易點擊與賣家聊天記錄中的圖片和任何一條鏈接進行付款,理性消費。
(2)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 使用支付寶信使,增加消費保障。
(3)建立健全相關的網絡安全法制制度建立合理的法制制度,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3.2大學生建立正確的網購觀
學校層面加強輔導,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正確對待,不盲目網購。
家長幫助學生制訂可行的理財計劃,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商。
個體層面大學生常自我反思,理性網購。
3.3誠信交易,合理維權
(1)誠信交易。通過商家與買家的誠信合作形成一個讓購物者放心滿意的購物平臺。
(2)合理維權。建立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規,如果發生糾紛,先通過客服平臺發起維權投訴,向工商部門申訴舉報、向相關部門檢舉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4結論
隨著網店的不斷興起,網購成為主流消費方式。會不斷發展壯大,造福廣大網購消費者。參考文獻:
[1]張干群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4
[2]郭占宇,齊繼研,李志剛淺析大學生網絡消費心理[J].商場現代化,2007(4):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