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閻小芹
[摘要]目前,高校大學生的安全問題日漸突出,作為安全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安全意識具有引領作用。文章從主動安全意識的概念入手,從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教育進課堂、營造良好的校園安全氛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安全知識技能競賽和應急演練等方面提出了主動安全意識培養的方法。旨在培養學生具有充沛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為“平安校園”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奠定精神基礎。
[關鍵詞]大學生;主動安全意識;校園宣傳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79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同志指出: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實施國家安全戰略,堅決維護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信息、國防等安全。[1]校園安全,特別是高校安全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安全管理又是高校安全的重中之重。作為安全管理的主體和重要客體,人的安全意識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1主動安全意識概念界定
近年來,高校大學生安全事件頻繁發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近期接連發生的多起女大學生被害、失聯事件,更從根本上暴露了我國高校安全教育的局限性。當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大都停留在安全技能的宣教和普及上,對安全意識的重視相對不足。筆者認為,安全技能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安全意識的引領,安全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就不會自覺和持久。安全意識,特別是主動安全意識在安全防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謂主動安全意識,是指對潛在的未知風險具有較強的預見性,能夠最大限度地規避和控制風險及危害的發生。作為高校大學生,首先,要對自己所處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及工作方式所存在的安全隱患有一定的認識;其次,對于隱患有一定的防范措施;最后,這些意識始終在大腦里跟隨。在進入高危情境后,這些意識就不斷地提醒自己,從而消除人為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意識對客觀事物屬性的認知程度如何,對人的行為有直接的影響和制約作用。要讓安全駐足于人的意識中,必須依靠安全教育培訓和對安全知識的學習,只有清晰地感知到周圍的客觀環境,才能為排除安全隱患奠定認識基礎。同時,只有意識并認同這些安全隱患才能在行為上、技術上做到預防,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培養方法
主動安全意識的培養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等各種教育力量的合力,更需要學生自身的不斷學習和領悟。作為學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2.1加強安全教育培訓,普及安全知識
安全教育培訓要做到系統化、常態化,按照培訓計劃在不同的時期和時機在學校各個層面組織安全教育培訓,普及安全知識,讓安全警鐘長鳴,安全知識入腦入心。在教育培訓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將不安全現象和可能產生的后果不定時地滲透到學生所在班級中、寢室中和社團中,逐步剔除大學生的不良意識。同時,要注意創新工作方法,改變傳統的單向的、一對多的培訓方式,培訓前通過校園網站、微信或QQ給學生提供培訓資料(文字、視頻、PPT等),在培訓現場采取討論式和互動式的培訓方式,使學生在思考中主動地內化知識,增強培訓效果。
2.2安全教育進課堂
推進落實安全教育進課堂,選擇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內容與有時效性和創新性的方式結合起來,加深大學生對安全隱患和危險的警覺性和敏感性,并將安全概念轉化為具有能動性的自覺的安全意識。同時,通過體驗式教學、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受身臨其境的安全場景,讓他們依據掌握的安全知識和技能自主解決問題,之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老師點評。使大學生從真正意義上了解必備的基礎知識,理解并內化安全知識,掌握實用的安全操作技能,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最終達到的目標是使大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安全知識,在遇到危險時能應對自如,對潛在的危險能主動防御,實現培養提升大學生安全意識的主動性的目的。[2]
2.3營造良好的校園安全氛圍
校園宣傳是從學校層面上對在校大學生的安全意識進行引導和熏陶。在安全宣傳過程中,既要使用宣傳欄、海報、橫幅、校園廣播、校報等傳統的宣傳方式,又要注意使用網絡、微信、微博等現代宣傳方式,營造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體系。但是,在宣傳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好的校園宣傳可以達到“潤物細無聲”效果,既達到宣傳目的又不會造成學生的忽視和反感。在安全宣傳過程中要把握好時機,比如新生入學、實習實訓前、重大安全事件發生時,突出時效性,因勢利導,以案釋法,從真實的案例中去認識和辨別安全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汲取教訓,防患未然,提升宣傳效果。
2.4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推動校園安全工作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已成為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的滲透力量不可忽視。借助現代信息手段,比如微信、微博、QQ、校園網站等向學生精準推送安全常識,進行安全問卷調查,組織網上安全知識競賽,在線學習安全知識,安全視頻點播,在線討論安全問題和答疑等,可以大大拓展安全工作的時間和空間。
2.5開展安全知識、技能競賽和應急演練
通過組織安全知識和技能競賽普及安全知識,從理論和技能上提升大學生的安全素養,使學生在發生安全事件時能及時處置,減輕損失。同時,組織開展人人參與的安全應急演練,擴大安全教育的受眾,讓每一個人都能主動參與進來,不再作為安全教育的旁觀者,使每一個人都能掌握實用的安全操作技能。
2.6開展心理普測,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
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工作。通過心理咨詢室積極地開展大學生個別輔導工作,為來訪的學生提供咨詢,對學生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心理行為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建設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平臺,積極做好新生的心理普測工作,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的效率,同時貫徹防重于治的方針,對于有嚴重心理困擾的學生可以提早發展,提早預防,從而實現陽光和諧校園的建設。
定期召開輔導員心理教育工作交流會。通過交流會向輔導員反饋普測數據報告,提升輔導員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加強班級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工作,提升學生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
定期召開心理協調員培訓會。與各班心理委員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常見的心理困擾與問題,同時通過心理委員在班級當中的作用,加強學生之間的朋輩影響力。
3結論
高校大學生主動安全意識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個由意識萌芽發展為意識習慣的漫長過程,最終體現在大學生對安全的認知,對安全的態度和遇到突發安全事件的反應能力及處理方式上,與大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緊密相關,為社會、學校、家庭以及學生所共同關注。[3]主動安全意識建立后,可以使學生明白危險可能來自何處,何時可能發生危險,如何防范,當危險發生時應該如何處置。將模糊的安全知識經驗具體化、形象化、數字化,變成人人都愿意去主動學習和掌握的技能。將間接經驗變成直接經驗,從而使更多的人能夠做好預防,保護自己,保護他人,遠離危險。
參考文獻:
[1]新華社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EB/OL].[2015-10-2.9].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0/2.9/c_1.1.16983078htm
[2]薛金俠大學生安全意識及其培養路徑探析[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3
[3]倪勝巧,古天倫淺析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學生安全穩定工作[J].領導科學論壇,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