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輝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江蘇南京 210003
新聞報道策劃研究
李輝
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江蘇南京210003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我們已經(jīng)全面進入信息時代。在信息時代,新聞報道如何吸引受眾也成了需要討論的問題。新聞報道策劃是新聞報道的主體,新聞媒體越來越多,它們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文章對新聞報道策劃進行研究,以求增強新聞媒體的競爭力。
新聞;報道;策劃
新聞策劃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也是新聞報道事業(y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前經(jīng)濟不發(fā)達,人們對信息需求量低,媒體之間幾乎沒有競爭。現(xiàn)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媒體增多,信息傳遞的速度也逐漸加快,人們對信息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新聞報道策劃能很好地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增強媒體競爭力。
1.1實事求是原則
新聞報道就是對某件事進行播報。新聞報道遵守的基本原則就是實事求是原則,對一件事進行新聞報道時,首先要保證報道的真實性,將事件真實的展現(xiàn)出來。如果新聞報道不能保證事件的真實性,那么策劃的再好也是對這件事的炒作,這樣就失去了新聞報道的意義。
1.2創(chuàng)新性原則
新聞報道策劃還要打破傳統(tǒng)思維,融入創(chuàng)新性原則。沒有創(chuàng)新性的新聞報道策劃存在性將大大降低[1]。對新聞報道策劃要盡量能夠吸引受眾,創(chuàng)新要考慮策劃實行時的可行性,對策劃方案進行有效分析。
1.3靈活性原則
對新聞報道的策劃工作做的越好,整個新聞報道才更有質量。但是,事情發(fā)展是不可預見的,任何事情在發(fā)展過程中都會產生變化,所以對新聞報道策劃時還要有應急預案,根據(jù)新聞事件的變化隨時修整策劃方案,進而保證新聞報道的質量。
1.4效益性原則
對新聞報道進行策劃時還要保障效益最大化。這里的效益是指社會經(jīng)濟效益和讀者效益,所以對新聞報道進行策劃時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對策劃的新聞事件進行全面思考,使新聞報道之后能夠對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還能滿足普通讀者的經(jīng)濟需求。
2.1按照報道課題發(fā)生狀態(tài)進行劃分
2.1.1可預見性新聞報道策劃
可預見性新聞報道策劃就是能夠提前知道事件的發(fā)生,比如重大會議、體育賽事等[2]。可預見性新聞報道可以事先知道事情的發(fā)生,因此可以進行提前策劃。但是這種報道思維模式較為固定,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提高觀眾或者讀者的積極性。
2.1.2不可預見性新聞報道策劃
不可預見性新聞的報道策劃就是對突發(fā)的、預想不到的事情進行報道策劃,比如地震、火災、泥石流等。由于事件發(fā)生的比較突然,策劃也會比較困難。不可預見性新聞一經(jīng)報道一定要很能吸引讀者或者觀眾閱讀興趣。
2.2按照新聞報道策劃運行時態(tài)進行劃分
2.2.1周期性新聞報道策劃
周期性新聞報道策劃就是新聞采集部門對日常新聞報道進行常規(guī)的策劃,這種周期性新聞報道策劃比較規(guī)范化,制度明確,在執(zhí)行時要求明確,也能對新聞報道的質量和效果提供保障。
2.2.2非周期性新聞報道策劃
非周期性新聞報道策劃和周期性新聞報道策劃有著明顯不同,非周期性新聞報道在策劃時要根據(jù)需要對策劃內容進行臨時修改,比周期性新聞報道策劃增加了靈活性。
2.3按照新聞報道策劃運行方式進行劃分
2.3.1獨立型新聞報道策劃
獨立型新聞報道策劃就是指策劃者不介入新聞事件,只對新聞進行策劃,報道者通常是以第三人稱進行報道,保證事件報道的客觀性。
2.3.2參與型新聞報道策劃
參與型新聞報道就是新聞報道者讓自己的主觀意識融入到事件當中,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新聞事件的發(fā)展方向。新聞報道者在進行新聞報道時既是參與者也是報道者。
3.1內容傾向娛樂低俗化
新聞報道策劃為了增強競爭能力,在報道時偏向娛樂低俗化。這種策劃方式雖然能被受眾所關注,但是內容不符合法律法規(guī),所以這種以不正當方式吸引受眾的策劃方式應該摒棄。
3.2將新聞策劃等于捏造新聞
在財務管理過程中的預算執(zhí)行力度上,主要存在兩個方面問題,一是較為隨意的中學預算執(zhí)行,在預算編制被批準的基礎上,各個部門就要配合財務部門進行預算執(zhí)行,但往往在預算執(zhí)行的過程中,由于前期的預算編制中存在一定問題,導致預算在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阻礙,這時,一些相關的財務執(zhí)行人員就會依靠自己的意愿,去對資金進行分配使用,導致預算執(zhí)行力度出現(xiàn)比較隨意的現(xiàn)象,影響了預算的執(zhí)行力度;二是較為緩慢的中學預算執(zhí)行。財務部門在預算編制完成的基礎上,還需要上級部門的層層審批才可以進行預算執(zhí)行,較為緩慢地執(zhí)行影響了財務工作的有效進展。
很多新聞報道策劃者認為新聞策劃就是捏造新聞,為了吸引受眾,將新聞事件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改變,使事情的真實性被扭曲。這種現(xiàn)象的弊端很大,十分不利于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新聞報道策劃者必須摒棄這種不正確的觀念,堅持真實客觀的報道。
3.3忽略形式策劃
很多新聞報道策劃只對新聞的內容進行策劃,而忽略了報道形式的策劃,這種策劃方式存在報道弊端[3]。這種只注重內容不注重報道形式的策劃表達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所以在策劃時應該綜合策劃。這樣才能在報道時將策劃內容全部展現(xiàn)出來,突出新聞報道的中心思想。
3.4缺乏可行性
對新聞報道進行策劃時,只有將策劃內容落實,策劃效果才會凸顯出來,新聞報道策劃的可行性也是能夠進行新聞報道重要的一步。許多新聞報道策劃看起來很好,但是可行性不足。不能很好地將新聞報道想要表達的思想表達出來,所以對新聞報道策劃以前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確保新聞報道的可行性。
目前我國對于新聞報道策劃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許多新聞報道策劃者鉆法律空子,做出對國家不利的事情。想要有良好的新聞報道策劃環(huán)境,必須有完備的法律法規(guī)作為依托。這樣才能保證新聞報道策劃的方向正確。
4.2提高策劃者專業(yè)素養(yǎng)
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時代不斷進步,新聞報道策劃者也需要與時俱進,加強專業(yè)素養(yǎng),跟上時代的腳步,才能更好的對新聞報道進行策劃,策劃出受群眾喜歡的新聞報道,避免娛樂低俗化新聞出現(xiàn)。
4.3加強受眾屬性研究
新聞報道在策劃時往往沒有目的性,沒有明確的針對對象,所以報道的新聞不能很好激發(fā)受眾的興趣,因此在新聞報道策劃之前,應該加強受眾屬性研究,使策劃出來的新聞更能被目標人群接受。
4.4健全新聞報道反饋機制
新聞報道策劃完成之后還應該接受群眾的反饋,通過群眾的反饋,了解新聞報道策劃的成功與否,還能了解新聞報道策劃完成之后的產生的影響。只有收到合理的反饋,才能對新聞報道策劃進行改進,使新聞報道策劃體系更加完善。
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現(xiàn)在信息傳遞速度也越來越快,人們對新聞的關注程度也在逐漸提高。所以新聞媒體應該加強報道策劃能力,良好的新聞報道策劃能夠幫助受眾更好地獲取信息,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群眾的支持,新聞媒體在激烈競爭中才能更好發(fā)展。
[1]劉洋.淺析新聞報道策劃[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0(3):37-39.
[2]張秀蕓.淺析新聞報道策劃[J].新聞傳播,2013(6):55-56.
[3]劉永浩.淺談新聞報道策劃的基本原則[J].新聞傳播,2013(9):302-303.
G2
A
2096-0360(2016)15-0021-02
李輝,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