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湖北武漢 430205
網絡時代湖北省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傳播策略
周敏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湖北武漢430205
網絡時代的到來給社會發展帶來了全方位的影響。湖北省少數民族民俗文化成為當地文化建設的瑰寶,其傳統的傳播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前民俗文化發展的需求,需要適應網絡時代的發展,借助互聯網的豐富資源,采取有效的民俗文化傳播策略。文章主要對湖北省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現有的傳播策略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以網絡時代的影響為基礎對其傳播策略進行優化,以期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網絡時代;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傳播策略
作為湖北省的文化瑰寶,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傳播在近些年來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但是從當前不斷興起的網絡技術和手段來看,其民俗文化現有的傳播策略主要依賴于傳統媒體,難以全面利用民俗文化資源,營銷模式較為單一,存在的問題也是十分明顯的,主要表現在傳播力度較小,影響了其民俗文化的知名度;民俗文化資源利用不充分,存在嚴重的浪費現象;缺乏先進的民俗文化傳播人才等等。因此,需要通過有效的分析,借助于網絡時代的諸多優勢,對傳播策略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1.1依賴于傳統媒體傳播
文化的傳播離不開必要的傳播媒介。湖北少數民族的發展具有多樣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民俗文化的豐富性和差異性。相關部門早已認識到傳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在傳統模式下,主要是借助于報紙、廣播、期刊、節目現場表演等進行傳播,對電視、網絡等傳播媒介的應用程度相對較小。比如在民俗音樂文化的傳播方面,只能通過傳統的傳播媒介進行樂器和音符等較為顯性的因素進行傳播,而具體的唱法和音調等難以得到繪聲繪色地傳播,這在很大程度上難以體現出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珍貴性和稀缺性,同時由于傳播媒介的單一性,難以做到廣為人知,使得很多民俗文化逐漸走向衰落。
1.2難以全面利用民俗文化資源
民俗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必須要借助于一定的載體,而這些載體在很大程度上就成為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資源。當前,我國政府不斷提出相應的文化發展戰略措施,倡導保護和合理利用文化資源。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資源具有多樣性,其在對民俗文化進行傳播的過程中一般采用傳統的模式,對各項資源的利用程度有限。比如對民謠文化的傳播過程中,其大部分都是針對于民謠的具體產生時間、演唱的場合和具體的歌詞等進行傳播,而難以對民謠的具體產生背景、其所代表的重要意義以及具體的故事情節等進行有效的傳播,這樣的傳播策略使得大部分人難以對其民俗文化產生深刻的印象,其傳播的效益較小,且很多民俗文化資源在無形中得不到完善的保護,具有不斷流失的趨勢。
1.3營銷模式運作較為單一
民俗文化的傳播離不開相應的營銷運作模式,完善的營銷運作模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民俗文化傳播的效率。當前,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在傳播過程中難以對營銷運作模式進行深入的認識和理解,沒有形成有效的營銷氛圍。各地區的民俗文化傳播大都是單方面進行的。當前湖北少數民族中的各項民俗活動,如土家族的追花節、苗族的踩花山、侗族大歌,這本是提升其民俗文化韻味的重要驅動,但是在傳播的過程中沒有對外進行有效的整合營銷,沒有采取完善的營銷策略和運作模式,相關的文化從業人員和政府部門的推廣不到位,使這些豐富的民俗活動無法形成合力去營造品牌效應,難以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2.1傳播力度大,提升了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知名度
當前,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主要依賴于線下傳播,傳播的力度較小,在很大程度上難以提升其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影響了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正常傳播。但是,在網絡時代下,充分利用新媒體資源進行傳播能夠使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的很多稀缺性的民俗文化難以得到有效的宣傳,使其面臨著不斷衰落甚至滅絕的境地。同時,由于傳播力度較小,很多人對其民俗文化的認識和了解不足,越來越少的人從事于民俗文化的研究,使得湖北少數民族很多民俗文化不斷走向沒落。
2.2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增強了傳播的有效性
文化資源是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發展和傳承的載體,對民俗文化的傳播具有十分關鍵的影響,因此對民俗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顯得尤為重要。當前,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單方面進行軟文化的傳播,對其現實的文化資源利用不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能夠使得民俗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資源。提升其傳播的有效性,以新媒體傳播的先進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地促進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傳播。
2.3便于吸引先進的民俗文化傳播人才
在網絡時代,對文化傳播人才的需求更加緊迫。當前,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還缺乏大量的先進民俗文化傳播人才,其對民俗文化的傳播產生了很大的不利影響。在新媒體營銷背景下,其吸引了來自于各個方面先進的傳媒人才,能夠為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傳播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持。同時,網絡時代和新媒體營銷的不斷發展,使得民俗文化的傳播更具有現代性,文化傳播人才不斷匯集,使得當前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能夠有充足的人才保障。
3.1制定科學的民俗文化傳播策略,提升傳播的力度
從網絡發展的諸多特點來看,其傳播效率和效果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在網絡時代背景下,湖北少數民俗文化要想取得理想的傳播效果,必須要制定科學的民俗文化傳播策略,一方面,要對傳統的傳播途徑和策略進行反思,根據網絡時代的發展特點,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完善,最大程度利用網絡資源作為傳播的手段。另一方面,要對民俗文化從業人員進行網絡時代相關營銷思想的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到網絡對于民俗文化傳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民俗文化傳播策略,并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對傳播策略進行改進和優化。
3.2加強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拓寬網絡傳播的途徑
網絡時代的發展催生了許多專業化的互聯網企業,能夠為行業內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網絡服務。因此,在網絡時代,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在傳播的過程中要注重加強與互聯網企業的深入合作,形成完善的合作機制,拓寬網絡傳播的途徑。比如,在對豐富的飲食文化進行傳播的過程中,借助于互聯網企業制定出明確的傳播計劃,對飲食文化的來源、各項美食的制作工藝及注意事項、其具體的口味、功能、適宜的人群以及色澤等進行全面有效的整合傳播。再比如,對民謠的傳播,實現聲音、畫面、背景、來源、內容、意義等各方面的解讀和傳播。這樣一來就能夠達到傳統媒介無法實現的效果,使得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能夠得到全方位有效的傳播。
3.3培養和引進民俗文化的網絡營銷人才,提升傳播效率和效果
在民俗文化的傳播過程中離不開專業的人才,尤其在網絡時代更需要具有專業化的網絡營銷人才來保證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傳播。一方面,可以對現有的民俗文化從業者進行網絡營銷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其掌握網絡營銷的手段和措施,實現對民俗文化的線上和線下傳播,有效提升民俗文化的傳播效率。另一方面,要從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引進一批專業化的網絡營銷人才,在熟悉湖北少數民族的各項民俗文化的基礎上,為網絡營銷和傳播制定有效的計劃和對策,保證民俗文化能夠通過網絡進行有效的營銷。
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現有的傳播策略弊端不斷顯現。在網絡時代,民俗文化的傳播需要借助網絡時代的諸多優勢,需要通過制定科學的民俗文化傳播策略,提升傳播的力度;加強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拓寬網絡傳播的途徑;培養和引進民俗文化
的網絡營銷人才,提升傳播的效率等途徑完善傳播策略,切實服務于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發展,使其成為帶動地域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1]馬蕊.民俗文化電視傳播策略——以《叮咯嚨咚嗆》為例[J].新鄉學院學報,2016(2):64-66.
[2]韋干鵬,范莎莎.論非物質民俗文化遺產的媒體傳播策略[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2 (3):98-103.
[3]李萍.成都民俗文化國際傳播策略研究——以英語出版物為例[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40-43.
G2
A
2096-0360(2016)15-0173-02
本課題是2015年度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開放基金一般研究項目《網絡時代湖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傳播與發展研究》(項目批準號2015FYY011)的成果之一。
周敏,副教授,研究方向是新聞傳播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