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聰曦
福建漳州市中醫院神經外科 漳州 363000
?
探討腦積水患兒腦室-腹腔分流術后腦功能的恢復情況
黃聰曦
福建漳州市中醫院神經外科漳州363000
【摘要】目的探討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腦積水患兒術后腦功能的恢復情況。方法76例腦積水患兒實施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觀察和比較患兒術前、術后智能(DQ)情況。結果術前、術后患兒腦室形態變化越大,則其臨床癥狀改善越快。且術后DQ異常率和EEG及BEAM異常率與術前比較(P<0.05)。結論臨床采用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小兒腦積水患兒可加速患兒腦功能恢復。患兒腦室形態和腦組織復位越快,則患兒EEG/BEAM異常好轉越快,且DQ測定缺陷越低。
【關鍵詞】腦室-腹腔分流術;小兒腦積水;腦功能;恢復
小兒腦積水是臨床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目前臨床主要采用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及腦組織繼發性損傷[1]。本院采用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小兒腦積水,觀察臨床療效及術后對患兒腦功能恢復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診斷標準參照Vassilouthis法在CT片上測定腦室-顱比例,并判斷患兒腦積水程度。正常:<0.15;輕度腦積水:0.15~0.20;中度腦積水:0.20~0.25;重度腦積水:>0.25[2]。
1.2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2-12—2014-04符合診斷標準的76例小兒腦積水患兒為研究對象,男40例,女36例;年齡0.6~4.5歲,平均(3.0±0.5)歲;疾病類型:交通性腦積水24例,梗阻性腦積水52例。
1.3治療方法采用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采用全麻,分流管:美國鳳凰公司所生產兒童型腦室-腹腔分流管[3]。然后根據患兒腦室壓力測量情況來選擇合理的分流管型號。頭部穿刺點:選擇患兒右耳輪向上4~5 cm,向后4~5 cm;小弧形切口。于患兒腦室端置管,深度6~8 cm,并將分流管腹腔端從患兒臍上經腹部直肌旁處切口送入30~35 cm,不需內固定。
1.4觀察指標于術前和術后2周、6個月、1 a、2 a經患兒頭顱采用CT、MRI等掃描,并測量患兒雙側腦室額角寬度和雙額角間質水腫帶寬度及三腦室寬度。
1.5評價標準于患兒清醒狀態下采用TBB數字腦電圖/腦電地形圖分析儀,根據國際10~20系統法來選取16個電極單板導程記錄,且采樣時間為20 min以上[4]。然后將所得EEG排除偽差并處理,求出功率譜值,并顯示在絕對地形圖上。
EGG診斷標準:參考福山幸夫標準[5]。BEAM異常評價:EEG絕對功率值與正常相比,其各個頻率帶功率值>正常值30%[6]。各頻帶功率值>30%為異常。對患兒大運動行為和適應行為及語言行為等進行智能(DQ)測試。正常:DQ>85;輕度異常:5~75;中度異常:40~55;重度異常:25~40;極重度異常:<25[7]。
1.6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術后隨訪情況隨訪6個月~2 a,47例患兒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好轉24例,無改善5例。術后2周采用頭顱CT復查,測量患兒三腦室寬度及雙側腦室額角寬度及雙額角間質水腫帶寬度。見表1。
表1 術前、術后頭顱CT測量情況
2.2EEG結果術前,EEG異常率為80.26%(61/76);其中輕度6例,中度30例,重度25例。術后6個月~1 a,EEG異常率為21.06%(16/76);其中輕度7例,中度7例,重度2例。患兒主要表現為背景活動紊亂和兩側半球不對稱;患兒還存在間歇性兩側不同步高波幅節律性δ波等。術前后EEG異常率比較(χ2=16.95,P<0.05)。
2.3BEAM結果術前,BEAM異常率為82.89%(63/76),其中輕度6例,中度31例,重度26例。術后6個月~1 a,BEAM異常率為25.00%(19/76);其中中度9例,重度10例。術前后BEAM異常率比較(χ2=20.49,P<0.05)。
2.4DQ結果術前DQ異常率為65.79%(50/76),其中輕度27例,中度12例,重度11例。術后1 a DQ異常率為15.79%(12/76),其中輕度9例,中度3例;術后患兒DQ異常率明顯降低(χ2=18.47,P<0.05)。
3討論
臨床上,小兒腦積水會引發腦室擴張,進而使得腦室周圍組織出現缺血、缺氧及水腫變性,最終導致患兒發生腦功能障礙[8]。目前臨床上嬰兒發生腦積水率大約為3‰,且存在較高病死率[9],對小兒的身體健康和智力發育等具有嚴重影響,臨床頑固性和進行性小兒腦積水患兒均采用手術治療[10]。小兒腦積水要比成人腦積水復雜,其在臨床上一般分為先天性和炎癥性及外傷性[11]。但不管何種原因所致腦積水,大量腦積水均會導致腦組織壓迫及牽拉等,最終會引發神經功能變化。近年來,隨著臨床醫療技術不斷發展與進步,采用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可有效降低患兒病死率,提高患兒生活質量,促進患兒健康成長。此外,腦室-腹腔分流術還具有操作簡單和創傷小等優點,進而臨床廣泛用于治療各種類型梗阻疾病[12]。輕中度腦積水患兒采用分流術治療,期可復位受壓腦組織,且患者腦功能恢復較好。經動物實驗發現,對腦積水大鼠實施分流術,術后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和對新異環境探索行為得到增強,且優于非手術組。此外,早期分流組,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和探索能力明顯提搞,但優于晚期組。所以,臨床早期實施分流術可有效減輕患者腦積水情況,并減輕患者腦組織壓迫,改善患者腦功能,促進患者腦神經功能恢復,進而可促進患兒智力健康發育。患兒主要表現為背景活動紊亂和兩側半球不對稱;患兒還存在間歇性兩側不同步高波幅節律性δ波等。
本研究發現,術后患兒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同時臨床癥狀可有效反映患兒中樞神經損害情況。對于單純性頭顱異常增大者,采用手術治療后,患兒癥狀得到明顯好轉。然伴有四肢無力和活動障礙、無智力障礙者,其治療效果要優于伴有智力障礙者。這可能是因為早期腦積水促使患兒腦組織順應性下降,進而形成腦室到皮質壓力梯度。經本次研究發現,從表1可知,手術前后患兒額角寬度和腦室周圍水腫帶寬度變化較為明顯者,其手術分流效果較好。這可能是因患兒發生腦積水時,其腦室會隨之擴張,進而降低患兒腦組織順應性。同時隨著壓力增高,腦脊液會透過室管膜而進入到其腦室周圍,并形成間質性水腫。然實施分流術后,其可降低患兒顱內壓,減輕患兒腦室周圍間質水腫程度,減輕患兒腦組織損傷。以往臨床上對于輕度腦積水可觀察,但不給予治療。本次研究中,輕度腦積水患兒主要表現為頭顱較正常兒童大,但無其他明顯癥狀。經頭顱CT檢查,發現患兒腦室擴張,且腦室周圍組織存在缺氧缺血變化。經本次治療后,小兒腦積水患兒腦室恢復正常,且腦室周圍組織缺血、缺氧癥狀消失。這說明采用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其可有效促使患兒腦組織復位,且患兒腦功能恢復較快,具有較好預后。
對于小兒腦積水患兒來說,患兒不僅存在顱內壓增高等癥狀外,患兒還存在智能發育障礙。經腦功能等研究發現,腦積水患兒存在腦功能障礙,采用CT等影像學檢查提示為陰性。EEG背景活動改變及BEAM各頻帶功率值改變等均可有效反映出患兒腦功能障礙情況。BEAM具有無創和無疼痛等優點,其可有效反映患兒大腦損傷程度及范圍,且具有較好重復性等,并可將患兒腦損害程度以數字形式顯示于圖形上。經本次研究發現,BEAM與EEG異常率隨著患兒腦損傷程度增加而增加。術后兩者均出現明顯下降,說明患兒腦功能損害程度得到減輕。術后患兒DQ異常率明顯低于術前,說明實施腦室-腹腔分流術可促進患兒腦功能恢復,提高患兒生活質量,促進患兒健康成長。
4參考文獻
[1]廖佳奇,溫小華,涂勇,等.內鏡下三腦室底造瘺術治療小兒梗阻性腦積水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研究,2012,25(11):1 055-1 056.
[2]蘇紅波.兒童腦積水病因與腦室-腹腔分流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9):1 523-1 524.
[3]鄭師興,劉智強,林志雄,等.小兒腦積水腦室-腹腔分流術后并發癥分析[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2,11(6):547-548.
[4]李育平,張恒柱,杜任飛.神經內鏡對比傳統腦室外引流治療腦室出血的Meta分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3,23(3):135-141.
[5]黃建斌,楊建雄,葉志其.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腦積水臨床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3,20(7):817-818.
[6]張宇強,楊玲,王輝,等.腹腔鏡下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小兒腦積水66例療效分析[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3,10(5):312-313.
[7]盧科,姚潔民,陳儉,等.腹腔鏡下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小兒腦積水32例療效分析[J].海南醫學,2011,22(9):70-71.
[8]翟瑄,梁平,夏佐中,等.可調壓式分流管治療小兒腦積水的臨床觀察[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1,33(24):2 614-2 616.
[9]盧科.囊性脊柱裂修補聯合腦積水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復雜性脊柱裂56例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12,23(10):50-51.
[10]羅敏.小兒腦積水腦室-腹腔分流術后的觀察和護理[J].中國醫藥導報,2010,7(3):115-116.
[11]楊宏靜,馬麗華,蒲東升.腹腔鏡下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腦積水的生理學機制角度分析觀察結果[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4,6(2):57-59.
[12]李新星,周建波,劉斯琪,等.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嬰幼兒腦積水的療效分析[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4,13(1):55-58.
(收稿2015-08-15)
【中圖分類號】R7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12-00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