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
摘 要 成功的外語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離不開一定量的語言輸入。根據二語習得的輸入理論,本文試著從三本獨立院校實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出發,結合商務英語聽說課程的教學現狀,探討商務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并對教學活動提出一些對策。
關鍵詞 商務英語 輸入理論 聽說教學 對策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美國語言學家S.D.Krashen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可理解性語言輸入的學說,認為人類通過可理解的輸入信息(comprehensible input)來獲取語言知識。只要學習者聽到有意義的信息、設法理解該信息,進行語言吸收,就會產生語言習得的效果。其觀點得到了許多理論語言學家的支持和應用語言學家的證實,對廣大外語教學者有很大啟示,被廣泛地運用于外語教學過程中。
1輸入理論及其內涵
Krashen認為,語言輸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腦中的習得機制,而激活的條件就是恰當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如果說語言學習是個信息互換過程,那么可理解性則是學生獲得信息的基礎。語言學家喬姆斯基也重視語言輸入對語言學習的誘發作用,隆(Long,1983)認為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是所有成功的外語學習者必需的,且輸入量越大,學習效果越好。可見,可理解語言輸入是習得語言的關鍵,沒有充足的語言材料,學習者就無法對所學的系統知識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因而,教師的最大職責就是讓學生接受盡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語料,并通過各種形式的輸入促進學習者的語言吸收,進而幫助他們實現語言的輸出。
Krashen的輸入學說i+1重視學習者的認知水平,強調語言輸入應以學習者現有的水平為出發點,提供盡可能多的語言輸入材料;只有可理解的輸入才能變成語言吸收,促進學習。因此,語言輸入除了重視輸入量的多少,還應該考慮輸入內容的難易程度。
2學生在商務英語聽說中的學習困境
商務英語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熟練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同時具有較高專業思維、寬闊的國際視野和較強國際商務話語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掌握必需的國際商務專業詞匯,在國際商務背景中能較為準確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較為系統地掌握國際商務專業知識和理論,并能在實踐中靈活運用,能滿足未來工作需求。商務英語聽說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國際商務活動為主題,強調聽和說技能的訓練,旨在提高學生在各種國際商務活動中聽和說的能力,即理解語言材料的輸入并做出相應的回應,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
作為三本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在聽說方面主要遇到以下的問題及困難:
(1)聽力方面:由于課程設置、專業師資不足等原因,商務專業存在專業學科課程開設不足、課時不夠或學科知識銜接不當等情況;因而,學生對商務專業知識積累不夠或專業知識不熟悉、不系統,專業詞匯累積不足,這些都是常見問題;在商務英語聽力訓練時,學科知識不充分導致對聽力材料內容不熟悉,尤其是關于國際貿易、金融、財經等專業領域的話題,學生缺乏足夠的詞匯和短語,反應慢或者聽不懂;因而對于相關內容的對話、新聞、訪談、講演等,學生甚至產生畏懼心理。
(2)語言表達方面:由于作為輸入活動的聽力訓練效果不佳,學生缺乏詞匯短語的積累,對商務詞匯不了解,對相關話題的背景知識不清楚,思路不開闊,導致無話可說、不知說什么、想說而說不出或“言不由衷”等現象;最終導致聽說課成為聽力課,喪失了學習者輸出語言、使用語言的機會。
商務英語聽說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英語和商務的知識和技能,更要掌握商務語言的運用、提高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解決聽的困難才可能為說的輸出做好準備。
3輸入理論對商務英語聽說教學策略的啟示
商務英語聽說課程中聽和說的活動盡管是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的過程,但是學生商務英語聽力薄弱、商務學科性知識嚴重欠缺,在教學中,有必要增加i+1的語言輸入量,為學生搭建商務語言學習的腳手架,使他們獲得大量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對聽說的主題加深理解和認識,為談論相關話題的輸出活動做準備。
結合實際情況,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幫助學生提高聽說能力的發展:
(1)增加可理解性輸入。既然學生在學科性知識和商務專業詞匯方面欠缺,那么教師在輸入內容上可從輔助教材或者互聯網搜索相關閱讀、視聽資料,作為課前學習資料(preparatory activity)。在內容的相關性方面要考慮到學習者在聽力訓練方面的需要,所選內容既能提供話題相關的專業背景知識,又必須包含聽力材料中的生詞或難詞(包括短語和專業術語等)。當教師提供的語言內容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能夠滿足學習者提高知識和技能的需要,語言輸入才可能有效果。
(2)多樣化輸入源。學習的過程是不斷獲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和吸收信息的動態過程。根據Krashen的輸入假設,學習者對語言輸入的吸收與信源信息的選擇有關。如果學習者面對的是早已熟悉的內容,缺乏新意和難度,就會降低對語言輸入材料的內化要求,降低學習動機。因此除了給學生增加充分的i+1可理解性輸入,教師還應充分利用資源,提供形式多樣的輸入源,精心設計課前預習活動,降低聽說的難度。教師可進行書面形式的輸入,如提供報刊、網站的閱讀材料,或利用教材的準備活動preparatory activity等;也可以進行口語形式的輸入,如教學初期播放視聽材料、講授專業詞匯、學科知識,通過問答形式檢查課前材料閱讀的效果,組織小組討論或頭腦風暴活動加深對輸入材料的理解,通過多種形式的認知實踐模式促進學生對輸出的語言材料的吸收。
此外教師還應合理安排語言材料的輸入順序和輸入量,在說的活動中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說的任務提高輸出的質量。
4結語
通過提供大量的學科性專業知識的背景資料,擴充學生的專業詞匯,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教師為學生完成商務英語聽說任務增加可理解性語言輸入,可減輕學習的難度,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提高學習的效果。輸入理論對商務英語聽說教學有著重要意義,其在教學中運用的實際操作有待于進一步的實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