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宏觀經濟的人口學邏輯

2016-07-18 23:47:21楊華磊
西部金融 2016年5期

摘 要:本文嘗試探索中國過去10年和未來20年間,即80后嬰兒潮世代、90后及00出生低谷世代依次進入教育市場、婚配市場以及勞動力市場時期,以及2015年之后中國最大規模世代60后嬰兒潮逐步步入退休,迎來養老潮時期,中國這種人口世代更迭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特別是對中國的人口結構、勞動數量、儲蓄水平、經濟增速、政府行為、國際貿易、產業結構、住房市場、資產市場、社會保障、生育政策、環境質量以及高等教育等的影響,以期為讀者提供一張可能描繪過去和未來宏觀經濟的人口學圖景。

關鍵詞:嬰兒潮;出生低谷;人口世代更迭;宏觀經濟;人口紅利

一、引言

2015年左右,伴隨著中國最大的嬰兒潮世代60后即將步入退休,90后和00出生低谷進入勞動力市場,人口負擔加大,人口紅利和伴隨而來的資本紅利開始出現消失。在推動經濟的勞動和資本雙引擎消失之后,短期在產業結構升級、技術進步以及人力資本無法提升的前提下,GDP平減指數出現了負債,CPI出現階梯式回落,地方財政出現塌陷,增速有跌破7%的危險,等等,各項指標斷崖式下降,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了急劇下降,中國經濟進入艱難期、調整期和換擋期。如果中國繼續保持這個態勢,中國很有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出現未富先老。面對著中國人口世代的更迭,即較大規模的世代進入退休,較小規模的世代依次進入教育市場、勞動力市場、婚配市場、住房市場以及金融市場等等,其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出現過的。面對此情景,有必要研究中國歷史的人口世代以及中國歷史上宏觀經濟所發生的現象,尋找他們之間的邏輯通路,為未來應對中國超大規模人口世代的轉化對社會經濟系統造成的沖擊,做到心中有數,未雨綢繆。

有關人口世代的研究,如Mankiw&Weil(1989)在Poterba(1984) 的基礎上僅考慮人口結構改變對住房需求的影響,研究發現,美國嬰兒潮一代(1946-1964)步入購房年齡是美國70年代住房價格上漲的關鍵。陸旸和蔡昉(2014)陳述了中國未來所面臨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更多是由人口結構變化引致。楊華磊和周曉波(2015)對中國人口世代進行明確劃分,界定了中國的嬰兒潮和出生低谷,研究了中國人口世代對中國經濟增速的影響。李銀珩和李碩珩(2006)陳述了美國1946-1964代嬰兒潮步入退休,會使得美國出現勞動力短缺,消費降低以及社會保障體系負擔加重等問題。當然有關人口結構,特別是人口世代的演進對其他的影響,如張春生和蔣海(2014)陳述美國嬰兒潮一代對美國1980-1990年代股市的影響;對資本市場以及社會保障的考察可以參考Andrew(2003) 以及Brooks(2002) 的工作;嬰兒潮進入老齡化對醫療行業的影響可以參考Reinhardt(2000) 的工作,當然還有考察人口結構轉變對國際貿易和產業結構的影響的工作,等等。總之,嬰兒潮或者人口世代更迭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已有研究工作,有的從經濟增速視角,有的從儲蓄角度,有的從房地產和資本市場角度,有的從社會保障角度,還有從國際貿易以及產業結構角度展開研究,等等。總之,這些研究工作大多從一個方面去理解人口世代更迭或者人口結構變化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整體上缺乏從一個宏觀的視角及全局的高度去理解中國人口世代更迭對過去以及未來社會和經濟方方面面的影響,特別隨著嬰兒潮一代及相繼而來的出生低谷一代的成長,即教育、工作、結婚、消費、退休以及去世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動,對相應的宏觀經濟產生的影響。這就是本文將要論述的主題。

二、中國宏觀經濟的人口學邏輯

(一)人口世代更迭對人口結構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1979-1987年間出生人數逐年上升,1987-2003年間出生人數逐年下降,2003年之后出生人數維持在一個低水位上呈現輕微波動;中國存在一個1981-1993的嬰兒潮世代1以及1993后的出生低谷世代。大體上,60年代存在一出生高峰,70年代的出生人數逐年下降,80年代存在一出生高峰,90后和00后為出生低谷,90年代出生人數逐年下降,00年代出生人數平穩地處在一較低的水平上。伴隨著人口世代的更迭,如80后和90后以及00后依次進入勞動市場,中國的老年人口數量,勞動力數量以及青少年數量會呈現一個什么樣的變化呢?同時相對應的老年負擔比、青少年負擔比及總負擔比呈現一個什么樣的變化軌跡呢?未來各個年齡階段上人口結構數據采用楊華磊等(2015)在維持生育政策不變(總和生育率TFR維持在1.5左右)情景下的預測值。發現在2001-2030年間青少年人口數量呈現一直下降的趨勢,從2002年的3.69億下降到2030年的2.42億;老年人口呈現一直上升的趨勢,從2002年的2.02億增加到2030年的4.79億;勞動人口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趨勢,峰部為2016年,從2002年的6.87億增加2016年的7.88億,從2016年的7.88億下降到2030年的6.31億;同時老年人口在2015年開始超過青少年人口。基本上,在80后嬰兒潮進入勞動力市場時,中國勞動力數量呈現逐年增加,社會總撫養比逐年降低;90后和00后進入勞動力市場時,伴隨著中國最大嬰兒潮世代60后的退休,適齡勞動力數量開始減少,社會撫養比開始面臨上升的壓力,這也是當前很多專家所陳述的如今中國人口紅利開始消失的時間段。

一般在人口紅利前期,死亡率逐年下降,出生率很高,人口自然增長率很高,老年人口處在一個低水平上,此階段為后來的經濟發展,為工業化和城鎮化積蓄人口紅利;隨著時間的推演,出生率開始出現下降,死亡率依然很低,在出生率很高的情景下出生的人口逐漸進入勞動市場,老年人口數量同樣在一個低水平上,適齡勞動人口逐年增加,由于出生率的下降和老年人口在低水平上穩定,最終由于出生率逐年下降和勞動人口的增加引致社會負擔逐年降低,經濟進入了人口紅利期;隨著時間推移,出生率穩定,死亡率依然很低,人口紅利期出生的人口逐漸進入勞動力市場,同時人口紅利前期出生的人口逐漸進入老年人口,引致勞動人口開始出現減少,老年人口急劇增加,青少年在一個低水位上穩定,進而社會負擔開始上升,人口紅利就轉化為人口負債。在中國,伴隨著人口世代的更迭,特別是80后、90后以及00后交替進入勞動市場時,中國經濟表現為從人口紅利轉化為人口負擔,社會撫養比從逐年下降轉化為逐年上升,在2002-2010年間由于中國的80后嬰兒潮陸續進入勞動力市場,同時60后嬰兒潮還處在勞動年齡階段,社會總撫養比呈現下降的趨勢,中國處在人口紅利階段;隨著90后進入勞動力市場,由于90后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口數還基本上大于或者等于55后陸續退出勞動力市場的人口數,故社會總撫養比基本上維持不變;2016年左右,伴隨著95后出生低谷進入勞動力市場,嬰兒潮世代60后開始步入退休,社會總撫養比呈現上升的趨勢,人口紅利隨即轉化為人口負債。

(二)人口世代更迭對儲蓄水平的影響

人口世代的更迭如何影響儲蓄呢?其一,伴隨著人口世代的更迭,2000年初,80后嬰兒潮陸續進入勞動力市場,生產人口持續多于消費人口,中國經濟從短缺轉為過剩,過多的人口引致過剩的供給能力開始高于國內家庭消費能力,最終過剩的產能(由于當時處在國際產業分工,亞洲四小龍轉移勞動密集以及資源密集型產業,根據中國當時的比較優勢,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加上國際產業分工引致的國際產品需求,此時中國過剩的產能就可以出口2)造成持續的貿易順差,大量的順差引致外匯儲備持續增加,最終引致國家的儲蓄水平持續上升。其二,在人口紅利期,出生率持續下降,老年人口增長緩慢,社會負擔持續下降,贍養老人支出較小,加上過去十年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社會保障覆蓋面低,再加上生產人口多于消費人口,在消費水平穩定下,家庭部門將有更多的勞動報酬收入用于儲蓄;同時由于采取相對嚴格的戶籍制度,城鎮化程度相對較低,還有較多的家庭沒有享有社會保障,特別是廣大農村、個體戶以及私營企業的員工的養老更多是一種家庭養老,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家庭養老下會導致過高的儲蓄率。

隨著90后和00后進入勞動力市場,中國的儲蓄率將呈現不同的特點。隨著嬰兒潮世代60后的退休,較小規模世代90后和00后進入勞動力市場,短期人力資本和產業結構以及技術水平無法出現大的改觀,隨著嬰兒潮退休,養老和醫療等社會保障支出以及津貼支出的大規模增加,在消費水平不變下,儲蓄將逐年減少,進而資本存量增長速度將變緩,隨著嬰兒潮時期積累下的資本快到期時的快速折舊,即表征為增量的儲蓄變緩,存量快速折舊,儲蓄率水平出現持續下降,故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資本紅利加速消失。總之,當嬰兒潮一代持續進入勞動力市場,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增長緩慢,經濟進入了人口紅利期,經濟前景變好,儲蓄率和投資率呈現上升的趨勢,消費率呈現下降的趨勢;伴隨人口世代的更迭,嬰兒潮一代逐漸退出勞動力市場,同時規模更小的出生低谷人口世代進入勞動力市場,出生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老年人口持續增加,儲蓄率和投資率將呈現下降的趨勢,消費率呈現上升的趨勢。

(三)人口世代更迭對經濟增速的影響

伴隨人口世代的更迭,中國的80后嬰兒潮逐步進入勞動力市場,適齡勞動力人口逐年增加,就業人數逐年增加,進而就業壓力逐年增大,引致生產規模逐年增大;伴隨著人口世代的更迭,出生率持續下降,老年人口增長緩慢,勞動人口逐年增加的人口紅利期,生產人口多于消費人口,消費率逐年下降,儲蓄率逐年上升,即在生產能力過剩的情景,僅通過家庭部門無法消費這些過剩的產品,表征為家庭部門消費率逐年下降,為了消化這些產能,政府通過購買,如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所以政策的消費率逐年上升;政府支持和鼓勵出口,引致大量貿易順差和不斷攀升的外匯儲備,進而企業儲蓄不斷增加,再加上人口紅利期,社會保障支出較少,最終導致居民儲蓄水平和儲蓄率不斷高漲;加上人口紅利期引致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長期的金融抑制引致國有企業較低的融資成本,企業留存利潤較多,企業投資率也較高;人口紅利引致較好的經濟前景,較高的企業利潤,給市場活動主體企業家和銀行家以較高的經濟預期,降低企業償還銀行借貸的風險,故銀行等金融機構愿意貸款,企業家愿意借款,最終助長了市場上的流動性的增長。總之,人口紅利期,引致適齡勞動力人口逐年增加,每年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口逐年增加,同時人口紅利也會引致資本紅利的增加,社會保障支出減少,過剩的生產能力引致每年新增儲蓄逐年增加,每年投資率逐年上升,最終引致經濟增長速度逐年上升。

2015年左右,隨著人口世代的更迭,60后嬰兒潮開始步入退休且90后和00后出生低谷陸續進入勞動力市場,引致中國適齡勞動人口數量開始出現減少,養老負擔加大,人口紅利消失,中國經濟的勞動引擎熄火;伴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老年人口的增加,養老和醫療等社會保障支出的增加,儲蓄水平降低,投資水平降低,加上人口紅利期的資本進入加速折舊期,故資本存量增長速度降低,進而人口紅利引致的資本紅利開始出現消失,推動經濟增長的資本引擎也將逐漸消失。伴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傳統勞動力密集的制造業逐漸喪失比較優勢;伴隨較小規模世代90后和00后進入婚配市場,歷年基礎住房需求逐年下降,房地產業也開始呈現低迷;人口紅利期政府為消化過剩的產能,政府主導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發展重工業以及能源部門,隨著未來產能過剩的累積和政府債務的攀升,行業在未來將逐漸消化這些產能和去杠桿化;新的主導和支柱產業還未形成,產業結構升級、技術進步以及人口素質短期內不能實現,所以在90后和00后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時期內,中國經濟增速會呈現一個急速下降的趨勢。整體上,在80后進入勞動力市場期間,中國經濟增速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過程,峰值為2007年;伴隨著90后和00后陸續進入勞動力市場時期,中國經濟增速呈現下降的趨勢。

(四)人口世代更迭對國際貿易和政府行為的影響

在人口紅利期,持續增加的適齡勞動力人口,生產人口多于消費人口,生產規模持續擴大,由于過大的生產規模,勞動力同質作用較為明顯,引致產品同質性明顯,家庭部門無法消費這些過剩的產品,就只有靠政府消費和國外消費,引致在人口紅利期,居民消費率逐年下降,儲蓄率逐年上升。人口世代更迭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表現為,在人口紅利期,也是中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時期,如亞洲四小龍逐漸把許多勞動密集的中低端制造業以及加工業轉移到中國,在世界產業分工的背景,中國的中低端制造業所生產的產品被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需求,面對人口紅利期過剩的產能,政府為消化這些產能,鼓勵支持出口,把產品賣給國外,搞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對出口企業補貼和稅務減免,刺激出口,引致中國外部市場失衡,持續的貿易順差,外匯儲備逐年攀升,人民和企業把外匯換成人民幣,外匯占款引致的貨幣超發成為中國流動性過剩的一個關鍵原因。未來隨著90后和00后陸續進入勞動市場,嬰兒潮世代60后的退休,生產人口開始低于消費人口,適齡勞動人口開始出現減少,在短期產業結構升級以及人口素質提高不可能實現的情景,生產規模將出現縮小,人口紅利期過剩的產能逐漸被消化,甚至不存在,同時伴隨國際市場的惡化,儲蓄率開始出現下降,家庭消費率開始出現逐年上升,政府通過鼓勵出口,消化過剩的產能的動機將逐漸減少,貿易順差將出現持續縮小,外匯儲備持續減少,進口量將逐年增多。總之,在人口紅利期,生產人口多于消費人口,中國為消化過剩的產能,產生了出口導向型的經濟,貿易順差持續增加;伴隨著人口世代的更迭,未來隨著消費人口開始高于生產人口,貿易順差將呈現縮小的趨勢。

由于人口紅利,生產人口多于消費人口,出現過剩的產能,面對過剩的產能,國內家庭部門無法消費,就轉化為政府購買和國外消費,這就表現為人口紅利期中國選擇政府主導的發展模式,政府主導的國內投資和對外出口。人口世代更迭對政府行為的影響表現為:其一,國家憑借人紅利期間積累的資本紅利,通過銀行負債和國有企業部門,搞基礎設施建設,搞重工業和房地產,去消化生產人口過多引致的過剩產能。其二,在2008年之前,國際形勢較好,大多以政府主導的出口導向型經濟,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外匯儲備逐年攀升。隨后國際需求形勢的變差,東南亞拉美以及印度等國嬰兒潮一代進入勞動力市場,開啟工業化征程,開始和中國具有相同的產業結構,產品競爭激烈。短期內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進步不可能提升,特別是08年以后國內的過剩產能更多靠政府主導的高投資推動,就是人民生產的產品,政府買入,政府的錢是向人民借的。最終在人口紅利期,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高負債、高投資以及高增長的政府主導的發展模式,政府消費率逐年上升,居民消費率逐年下降。總之,人口紅利期生產人口過多引致的產能過剩,加上國家工業化、城鎮化以及勞動人口就業的需求,政府主導了經濟,推動政府購買行為的過分擴張,采取高負債,進行高投資。伴隨著人口世代更迭,未來生產人口開始小于消費人口,適齡勞動人口出現減少,過剩的產能將慢慢被消化,過高的債務將去杠桿化,工業化將向著現代化邁進,城鎮化的減速,政府主導經濟的高負債和高投資發展模式將讓位于家庭消費主導的發展模式,政府消費率和儲蓄率將出現下降,居民消費率將出現上升。

(五)人口世代更迭對產業結構選擇的影響

當80后嬰兒潮進入勞動力市場,勞動人口持續增加,持續增加的勞動力使就業壓力也逐年增加,政府在宏觀目標方面也更多集中在就業方面,所以產業的發展更多著眼于勞動密集的中低端制造業。嬰兒潮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階段一般是工業化和城鎮化階段,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以及大規模基礎設施都需要發展重工業、能源部門、采掘部門以及機械制造業。由于持續的城鎮化,人口紅利與城鎮化過程吻合,80后嬰兒潮人口向著城鎮聚集,引致基礎住房需求逐年增加,最終催生房地產業和建筑業的發展。在人口紅利期,勞動力的成本較低,企業缺乏革新技術的動力,同時,教育資源有限,人口素質不高,綜合制約著高端制度業以及高端服務業的發展。總之,在人口紅利期,過多的勞動力競爭有限的機會,資本相對稀缺,勞動力成本低,掌握資本的企業利潤較豐富,即使世界上存在較先進的技術,企業也沒有動力采用和改進,而僅僅是擴大生產規模,不斷吸納更多的勞動力,結合國家的政策目標,保證就業以及推進工業化和城鎮,最終形成人口紅利期的產業結構為勞動密集的中低端制造業、房地產以及重工業等行業。

未來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生產人口開始小于消費人口,適齡勞動力人口開始減少,老年人口增加,倒逼市場和政府去升級產業結構,發展高端制造業、高端服務業以及金融業,讓新型的產業結構去適應未來新型的人口世代,勞動力少且素質高,更多未來依靠智力,而非體力,故高素質的勞動力和老年人具有比較優勢。最終日益縮小的人口規模、日益老化的人口結構以及日益提高的人口素質倒逼產業結構去升級。同樣在未來,消費人口多于生產人口,產能過剩將被消化,工業化逐漸向著現代化轉變,政府主導的發展模式:政府購買和對外出口,也將慢慢被家庭消費主導的發展模式替代,居民消費率將呈現上升的趨勢。需要說明的是,在人口紅利消失期,短期產業結構無法升級,人力資本和技術水平提升都不可能在短期實現,所以為緩解60后嬰兒潮的退休,為了保持中國進入發達國家7%的目標,短期需要這些傳統行業支撐著經濟繼續運行,為新型產業形成以及新的主導和支柱產業的形成贏得時間,同時國內也不會造成經濟活動的癱瘓,傳統企業還需要運行。但是與其同時,需要大力發展和培育新型支柱產業和戰略產業的形成,如大型機械設備、智能化以及機器人、互聯網金融、醫療服務和器械以及電子商務等等,同時用現代技術,如互聯網+傳統行業,改進傳統行業,迫使傳統產業進行更新換代,當然也積極引導教育,提高人口素質適應時代的需求,適應未來新的產業結構。

(六)人口世代更迭對住房市場的影響

人口世代的更迭如何影響住房市場呢?其一,2003年左右,80后嬰兒潮進入婚配,由于中國城鎮化加速和人口紅利期相對吻合,在城鎮化每年加速情景下每年新進入婚配市場的人逐年增加,引致新增家庭數逐年增加,帶來逐年遞增的基礎住房需求,在國內土地供給缺乏彈性,住房價格面臨逐年上升的壓力。其二,人口紅利持續釋放導致儲蓄率不斷上升,進而資本紅利不斷釋放,人口紅利生成資本紅利,在金融抑制下以較低的存款利率使得大量資本通過金融中介和企業的留存利潤轉化為投資,金融中介具有順經濟周期的作用,人口紅利下較好的經濟形勢產生較好的經濟預期,使得對金融資產和房地產回報有過高的預期,銀行等金融機構借貸意愿增強,投資更愿意貸款投資,引致信貸擴張;人口紅利期儲蓄率高,資本積累速度快,經濟增長速度快,故對貨幣等流動性資產需求旺盛,流通的貨幣持續增加;人口紅利期,過剩的產能引致持續的貿易順差,持續增加的外匯儲備,引致外匯占款持續增加,外匯占款引致M2持續增加3,貨幣持續發行。綜合上述幾點,促使了市場上貨幣的大量供給,加上中國金融市場不健全,大量資金流入收益高的房地產行業,促使房地產價格出現不斷上漲的趨勢。

因為房地產的相對恒久性,不像其他商品可以更新,當60后嬰兒潮搬進更小的住房、養老院或者離去,這樣較大規模人口世代的紛紛離去和住進更小的住房,同時較小世代的90后和00后逐漸進入婚配市場,新增基礎住房需求逐年下降,故無需再為年輕一代建設新的住房,在某個時候住房市場供大于求,住房價格面臨下行的壓力。即在老年人或者逝者釋放的住房逐年增加的情景下,建設新住房或者基礎設施的需求將在數十年內被抑制,未來某個時點,隨著死亡人數開始多于年輕一代的購房者,住房從基礎需求面開始出現下降,在住房供給平穩下,住房價格面臨下行的壓力。總之,隨著80后嬰兒潮進入婚配市場,催生快速增長的基礎住房需求,加上中國的快速城鎮化與人口紅利期近似吻合,人口紅利階段良好的經濟形勢預期和快速增長的經濟對貨幣的需求,引致的低利率和前所未有的自由借貸,在土地供給、進而住房供給相對平穩和缺乏彈性下,住房價格面臨上升的壓力;當規模逐漸縮小的后續世代90后和00進入勞動力市場和婚配市場,引致基礎住房需求逐年下降,勞動力數量的急劇減少,經濟增速呈現斷崖式下降,中國急需變化產業結構,尋找新的戰略產業,加上經濟預期變差導致銀行惜貸以及投資者怕債務,貨幣信用順周期性引致的流動性緊縮,房地產等基礎設施領域將受到嚴重的影響,住房價格面臨下降的壓力。

(七)人口世代更迭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人口世代更迭如何影響資產價格呢?當嬰兒潮一代陸續進入勞動力市場,人口紅利時期生產人口多于消費人口,社會負擔變小,資本紅利逐漸增強,儲蓄率持續上升,引致有大量潛在的購買資產的資金,同時過高的儲蓄率也給政府主導的高投資、高借貸以及銀行積極放貸創造條件。其一,人口紅利期間,社會負擔小,儲蓄率持續上升,投資率高和資本累積速度快,經濟增長速度快,對交易的貨幣需求多,再加上投資者對宏觀形勢預測良好,人口紅利期較低的存款利率和較高的投資回報,銀行愿意貸款,同時人口紅利期人口失衡引致的外部失衡:貿易持續順差和外匯占款攀升,最終流動性過剩下較好的經濟形勢使得對資產回報過高的預期造成資產價格上升。其二,伴隨著人口世代的更迭,隨著嬰兒潮一代進入勞動力市場,適齡勞動力人口急劇增加,就業問題顯得急迫且重要,加上中國的人口紅利期和城鎮化加速階段近似吻合,促使生產規模逐年擴大,使得對資產需求逐年增加,資產價格面臨逐年上升的壓力。總之,隨著嬰兒潮一代逐漸進入勞動力市場,人口紅利不斷釋放的同時,大量勞動人口獲得的勞動報酬不斷生成資產,即不斷地拿勞動去兌換資產,大量的勞動競爭稀缺的資本4,最終人口紅利不斷以資本紅利的形式儲存起來,人口紅利持續增加的同時,對資本的需求也逐漸增強,故在資產供給平穩下,資產價格面臨上升的壓力,再加上人口紅利期間產出增長速度快,經濟基本面迅速增加,股市等資產價格是經濟的反應器,特別是與經濟基本面相符合的股市也呈現高漲。

隨著嬰兒潮一代的退休,更小規模的勞動人口世代進入勞動力市場,通過嬰兒潮一代進入勞動市場擴大的生產設備逐漸閑置,加上人口紅利期過度擴張的產能,使得在人口負債期慢慢消化這些產能,最終對資產需求逐年下降,故資產價格面臨下行的壓力。未來隨著中國最大嬰兒潮世代60后的退休,消費人口大于儲蓄人口,由于他們在人口紅利階段積累了大量的資產,特別是金融資產,隨著年齡的增大和風險偏好的降低,以及退休之后養老醫療以及其他消費的支出,他們逐漸向規模較小的世代出售自己的資產或者風險較大的資產,來分配老年時期的社會產品,面臨人口紅利消失,孱弱的出生低谷一代,由于人口規模遠小于嬰兒潮世代,無法購進如此龐大的資產,在封閉的市場內,資產供大于求,再加上在人口負債期,從政策層面上看,國家為社會產品在代際之間的合理分配,實現社會的長期發展,有降低資產收益的動機,資產價格面臨下降的壓力。總之,隨著未來60后嬰兒潮的退休,90出生低谷進入勞動力市場,人口紅利開始轉為人口負債,在資產供給平穩下,由于用于兌換資本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人口紅利的下降將引致所要兌換的資產需求的減少,在供給平穩下資產價格面臨下降的壓力。

(八)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人口世代更迭邏輯

在人口紅利期,伴隨著出生高峰,如80后嬰兒潮陸續進行勞動力市場,持續增加的適齡勞動人口,引致生產規模同比例持續擴大,生產規模的擴大要求對生產設備、原材料以及能源的同比例擴大,適齡勞動力人口的增加加上人口紅利引致的資本紅利,最終引致中國經濟高儲蓄、高投資以及高增長,進而對能源的消費逐年增加,污染呈現上升的趨勢。在人口紅利期,勞動力較為豐富,勞動力成本低,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成為中國發展經濟的比較優勢,同時人口紅利期與城鎮化以及工業化過程吻合,所以低端的勞動密集的制造業、重工業、房地產以及能源行業是此時期發展的重點,也是支柱和主導產業部門,工業化通常伴隨環境污染的加深;同時人口紅利期較多的勞動力引致廉價的勞動力,抑制了技術的進步,企業是研發的主體,企業又是完全理性的追求自身利潤最大化,在面對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時,企業創新動機勢必會大大降低,最終整體上就表現同比例擴大生產規模,粗獷式的經濟發展模式,走上環境污染型的經濟發展模式,造成環境污染逐年上升。從政府和社會的角度來說,面對如此多進入勞動市場的人口時,解決就業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當然在經濟發展的初期,環境以及健康不是迫切需求的產品,政府迫于就業壓力,一些雖污染嚴重但吸納很多勞動力的重工業、中低端制造業得以保留,耗能高的房地產以及建筑業成為國家的主導產業;同時人口紅利期過剩的生產能力,內需不足,特別是國際需求日益疲軟下,又大搞基礎設施建設和一些重復建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環境污染問題,引致人口紅利污染逐年上升,節能減排任務嚴峻。

總之,80后嬰兒潮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時期,適齡勞動人口逐年增加,需就業的人口持續增加,生產規模擴大,對機器設備以及能源和原料需求逐年增加,加上中國的人口紅利期也是城鎮化和工業化期,環境污染逐年上升,總能耗逐年攀升。在人口紅利期,生產人口高于消費人口導致過剩的產能,為消化這些過剩的產能,引致中國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地方政府的大量重復建設,引致污染逐年攀升;當然在人口紅利期,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企業技術改進動力較弱,引致單位能耗高。總之,人口紅利期重復低水平建設明顯,生產規模擴大,單位能耗高,能源需求量大,能源價格上漲,環境污染嚴重,節能減排任務艱巨;90后和00后出生低谷逐步進入勞動力市場時期,面對逐年減少的勞動力,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消費人口開始多于生產人口,倒逼產業結構去升級,引致企業更多采用技術和資本代替勞動力,過剩的產能逐漸被消化,最終經濟增速下降引致總能耗增長緩慢,勞動力大幅度減少引致單位能耗降低,環境污染相對減輕,節能減排任務輕松。從經濟的發展階段來說,在發展初期解決衣食住行才是發展的主要目的,發展就是為了讓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得到基本滿足。當這些要求基本滿足時,環境又成了人們的基本需求,友好的環境是人們長期生存的必要條件,這又在一定會程度上促進了環保意識的形成,有利于進一步的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

(九)60后嬰兒潮退休背景下對生育、養老、退休以及醫療制度的選擇

在60后嬰兒潮即將退休的背景下,為了給改變養老制度贏得時間,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延遲退休;為了避免延遲退休下,特別是事業單位的老年人口不工作且享用高福利和高工資對年輕人口工作的擠占,造成社會效率的降低,應該逐步改變終身雇傭制和年功序列制,實行績效工資和升遷,為避免部分人口急于退出勞動力市場,領取養老金和福利的激勵,采取退休之后,統一推遲領取養老金和退休福利的時間;為避免基礎部門待遇與福利差的員工希望及時退休現象,應該采取一定的補貼,提高這些部門工作時的工資和福利,同時加快提高這些部門技術水平,用現代技術改造這些部門。面臨中國60后嬰兒潮退休潮,應該通過一定程度的延遲退休方案,為改變養老制度爭取時間,為降低未來勞動力人口負擔,應該把當前勞動力人口養育老年人口的現收現付制度養老制度和子女撫養的家庭養老制度,改變成自己養育自己的積累制和家庭儲蓄養老的制度,為達到制度上的公平,繼續統籌城鄉,統籌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養老;發展新型養老形式,如在城里推行以房養老,在農村推行以地養老,整體推行以產業養老;在發揮個人、單位以及國家的力量時,積極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和社會基本養老保險。

伴隨著60后嬰兒潮的退休,在未來自己養育自己的積累制和家庭儲蓄的養老制度下,在全面放開二孩的政策背景下,從長遠來看,為儲備人力資源和人口紅利,適應未來新型的產業結構,實現對生態、環境以及資源等高品質產品的需求,應該在穩定人口總量下提高人口素質,即中國要盡快進入生育2.0時代;同時在進入2.0時代后,通過補償性生育和養老制度,來解決政策公信力缺失和代際公平問題;如果生育2.0時代釋放的生育力量過少,可以考慮對單身、丁克以及低于政策生育水平的家庭征收社會撫養費,用于鼓勵多生育家庭;如果生育2.0時代釋放的生育力量過多,可以考慮準生權交易,實現宏觀上計劃,微觀上搞活的目標。最后,在生育2.0時代,考慮政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退休制度要先行,養老制度次之,生育政策關系到國家的長期發展且具有滯后性,甚至在短期內,放開生育政策不僅起不到緩沖嬰兒潮退休對社會經濟系統的沖擊,相反會加大社會勞動力的負擔,在存在人口數量和質量替代以及人口數量和儲蓄投資替代下,全面放開二孩之后,短期,甚至是長期,人均產出有可能低于維持生育政策不變,故通過放開二孩政策解決當前或者短期內的人口負擔過大,勞動力短期以及為產業結構升級贏得時間本身是存在商榷的。

在人口紅利期,勞動力較多,老年人口增長速度緩慢,人口偏年輕,生病的概率降低,生大病的概率更低,所以對醫療產品和服務需求較少,當然醫療行業利潤也較薄。2015年左右,伴隨60后嬰兒潮的退休,人口紅利的消失,中國老齡化開始提速,人口結構趨于老化,此時生病的概率和死亡的概率逐年增加,加上人口紅利期生活水平的提升,對健康和服務產品需求的提高,此時我們不能再采取對農村無覆蓋的醫療制度,最終未來醫療開支逐年增加,醫療行業利潤豐富。面對未來急劇到來的老齡化,此時我們必須建立合理的醫療制度,減少醫療開支過大對宏觀經濟的牽絆作用,同時滿足群眾對醫療日益高漲的需求。其一,國家強制個體實行建立老年醫療賬戶,由單位、個人以及國家分攤;大力發展老年人醫療和意外傷害保險,加大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鼓勵大家參與醫療保險;建立私營醫院,引入競爭機制,降低醫療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推進基層和社區醫院建設,大力培養醫療行業的畢業生;在醫院與病人之間引入第三方,如保險公司;利用互聯網,解決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發展一對多的網絡醫生;在醫療行業引入分工,把診斷和檢查分開,把醫和藥分開,等等。

(十)人口世代更迭對高等教育的影響

隨著80后嬰兒潮進入上學年齡,以高考為例,如1999年以后每年新進入大學的學生逐年增加,短期由于大學基礎設施無法大量增加,教師隊伍的培養需要時間,高校需要的學生名額增長有限,高考競爭壓力大,大學錄取率低,特別是名牌大學錄取率更低,上學壓力變大的同時,高校老師需求量逐年增大,特別是本科畢業后留校的老師,如1976年以后出生的本科生老師,1973以后出生的碩士生,1970之后出生的博士生,就業相對容易,即80后進入大學的時期,70后進入高校工作相對容易。由于過多的學生,短期缺乏的師資,加上教學設備、實驗以及運動設備缺乏,老師進入門檻較低,每個學生平均教育資源較少,無法實現因材施教和素質教育,中國教育界出現了過去十幾年的應試教育,培養的綜合素質的人才較少,也使得中國高等教育向著更多的人受到教育的制度轉變。隨后高校面臨著80后嬰兒潮進入大學,開始進行調整,開始每年逐漸擴大招生規模,建設新教學,實驗和運動場所,大規模建設新校區,同時中國的高等教育開始從免費加補助轉化為自費,同時把中國的民辦高校推向輝煌,即80后嬰兒潮引致中國高等教育擴招,高等教育質量逐年下降。

隨著中國90后和00后出生低谷進入高校,2009年左右,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開始逐年下降,面對歷年減少的學生規模,大學開始好考,上大學以及重點大學的分數開始降低,一些民辦高校和一些地方性高校,一些落后地區的學校,一些職業技術學院開始招不到學生,生源緊張,開始出現萎縮。學生開始涌向省屬、部署、沿海以及省會等城市的高校。由于學生的減少,老師的增多,雖然學生分數低了,慢慢學生的培養開始注意多元化,開始注重綜合素質,開始注重興趣,慢慢開始因材施教,同時1986年以后出生的畢業的本科生幾乎不可能留下高校,1983年以后出生的畢業碩士生進入進入高校壓力很大,1980年之后出生的畢業博士進入高校的壓力開始逐漸變大,進入高校當老師的80后感覺競爭激烈,老師的質量開始提升,中國的教育開始注重素質了,即90后和00后進入高校時期內,大學由于80后嬰兒潮的擴張,人均占有教育資源開始增多,學生培養開始注重素質,但是80后大學老師就業壓力開始逐年變大。

面對未來90后等世代進入高校上學,新在校學生越來越少,加上80后嬰兒潮博士生一代2009左右開始陸續進入高校市場,謀取高校教職,每個學生占有的老師越來越多,學生素質不斷提高,學生更容易開展因材施教,中國的教育開始真正轉為素質教育,同時80后博士生就業壓力開始逐年增大。由于80后嬰兒潮進入大學期間的過分擴招,過分的搞基礎設施建設,過分建設新區,隨著未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種網上教育和遠程教育的開展,將出現大量教育資源的閑置,老師和教育設備的過剩,必須把這些過剩的資源轉移到其他用途之上,特別在老齡化的社會下, 如對養老院需求巨大 ,可以考慮把這些過剩的教育資源轉化為養老院或者老年活動場所等。在在校大學生越來越少下,未來我們的教育改革方向應順應人口的趨勢,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素質和提高教師準入門檻,讓部分教師轉移到其他行業就業;停止大學建設新區,嘗試教育全免費制度,注重一些符合時代特征的技能的培養,縮小教學老師的規模,加大研究型教師的培養,同時推廣不受空間以及時間限制的網上和遠程教育。

三、結束語

中國宏觀經濟的人口學邏輯表現為:當80后嬰兒潮進入大學、勞動力階段以及婚配時期等,大學生逐年增加,適齡勞動人口不斷攀升,人口負擔逐年下降,生產人口超過消費人口,中國經濟進入人口紅利期;面臨過多的大學生源,高考競爭壓力巨大,大學不斷擴招,素質教育面臨挑戰;面臨著過剩的產能,家庭消費不足,政府接過經濟發展的接力棒,推進政府購買和對外出口,進行工業化和城鎮化,大力建設基礎設施,發展勞動力密集的中低端制造業、重工業以及房地產業等,儲蓄率持續上漲,國際貿易持續順差,經濟增速不斷攀升,與此同時,環境污染不斷加重,節能減排任務艱巨;面臨80后嬰兒潮不斷進入婚配市場,城鎮基礎住房需求逐年增加,催生了房地產行業黃金的十年;面臨著不斷累積的人口紅利,資產需求逐年增加,資產價格,特別是權益資產價格面臨上升的壓力;人口紅利期,偏年輕的人口結構對醫療和養老社會保障需求較弱,養老負擔較輕。

未來伴隨著60后嬰兒潮的退休,90后和00后陸續進入大學、勞動市場以及婚配市場等,中國人口紅利不斷消失:大學教育資源將出現過剩,素質教育將更容易開展;過剩的產能逐漸消失,政府主導的經濟將讓位于家庭,家庭消費率逐年上升,貿易順差出現縮減,短期經濟增速出現下降的趨勢;由于適齡勞動人口的減少,未來產業結構將越來朝著適應未來新型的人口結構的方向去發展,環境質量出現改善,節能減排任務減輕;未來每年進入婚配市場的人口逐年減少,新增基礎住房需求逐年下降,住房價格面臨下降的壓力;伴隨著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大規模的人口世代向較小規模人口世代出售資產,供過于求,資產價格面臨下降的壓力,當然人口結構的老化使得未來社會保障需求將逐年上升,公共財政面臨壓力,調整生育政策以及社會保障制度迫在眉睫。總之,本文給讀者和決策者提供一個過去和未來中國宏觀經濟的人口學圖景,這可能為將來決策者提供化解中國最大的嬰兒潮世代60后退休,00后出生低谷進入高等教育市場、勞動力市場、婚配市場、房地產市場以及資本市場等對宏觀經濟的沖擊的方案,并且這是前瞻性的。

參考文獻

[1]Andrew B A. The Effects of a Baby Boom on Stock Prices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ocial Security[J].

Econometrica, 2003,71 (2): 551-578.

[2]Brooks R. Asset-market Effects of the Baby Boom and Social-security Reform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

2002,54 (2):402-406.

[3]Mankiw N G. and Weil D N. Baby boom, baby bust and the housing market[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89, 19(2): 235-258.

[4]Poterba J M. Tax Subsidies to Owner-Occupied Housing: An Asset-Market Approac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4, 99(4): 729-752.

[5]Reinhardt U E. Health Care for the Aging Baby Boom: Lessons from Abroad [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0,14 (2):71-83.

[6]李銀珩,李碩珩. 嬰兒潮與人口高齡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J]. 人口學刊,2006,(12):41-45。

[7]陸旸,蔡昉.人口結構變化對潛在增長率的影響:中國和日本的比較[J].世界經濟,2014,v.37,No.42501:3-29。

[8]楊華磊,周曉波. 中日人口世代更替對宏觀經濟趨勢性特征的影響及其啟示[J].社會科學研究,2015,(8):65-72。

[9]張春生,蔣海.人口結構與股票市場:文獻綜述[J]. 國際金融研究,2014,(5):86-96。

Demography Logic of Chinas Macro Economy

——The Impact of Population Generation Alternation on Macro Economy

YANG Hualei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The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hinas population generation alternation on macro economy during the periods of past 10 years and future 20 years, that is, the baby boom generation in 1980s, low birth generation in 1990s and 2000s who enter into the education market, the marriage market and labor market, and Chinas most large-scale baby boom generation in 1960s who gradually come into the retirement stage. The paper specially tries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the population generation alternation on Chinas population structure, the number of labor, savings level, economic growth, government behavior, international trad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housing market, capital market, social security, fertility policy,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higher education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demographic prospect which may describe the past and future macro economy.

Keywords: baby boom; low birth; population generation alternation; macro economy; demographic dividend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色天堂无毒不卡|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成年人国产网站|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亚洲综合狠狠| 国产精品性| 欧美劲爆第一页| 播五月综合| 久久永久视频|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天堂网国产| 91伊人国产| 8090成人午夜精品|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性欧美在线|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久| 2020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欧美精品另类|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中文无码毛片又爽又刺激|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婷婷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激情成人综合网| 色综合国产| 欧美一级在线看| 91无码网站| 亚洲综合专区|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青草91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美女免费黄网站|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高清视频一区| 青青久视频|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九九九精品视频|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少妇精品网站|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日韩美一区二区|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日本在线国产|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午夜久久影院|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