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春紅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江蘇 南通 226300)
中學體育課運動傷害避免
湯春紅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江蘇 南通 226300)
學校體育課中出現的運動傷害,不僅影響學生身體健康和學習,甚至導致重大傷殘或死亡,這對開展體育課產生不良社會影響和心理影響。本文重點探討如何在保證中學體育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積極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實現學生快樂健康成長。
體育;運動傷害;避免
近年來,隨著各類學校學生體質水平普遍下降、教學組織不當等因素影響,體育課中運動傷害事故時有發生。學校體育課中出現的運動傷害,不僅影響學生身體健康和學習,甚至導致重大傷殘或死亡,對開展體育課產生不良社會影響和心理影響。本文探討的是如何在保證中學體育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積極避免運動傷害的發生。
1.1 學生自身因素
當前,很多中學學校課業壓力繁重,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體育鍛煉,而每周1~2節的體育課正是孩子們走到戶外、參加體育運動的難得機會。在繁重的文化課學習之余,許多學生一到上體育課就顯得十分興奮。在心理因素的影響下,只注重通過運動釋放壓力情緒,而往往忽視了安全保護措施,極易樂極生悲,導致傷害事故發生。此外,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獨生子女,在家庭溺愛下,普遍缺乏鍛煉,部分體質水平指標較之過去呈現下滑趨勢。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的《2014年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為例,2014年,全省學生超重率為15.7%,與2010年相比上升了3個百分點;7~22歲年齡段學生的近視率為76.5%,比2010年上升了13個百分點。學生平時缺乏鍛煉,體質水平差、耐力和力量不足,也是發生運動傷害事故發生的誘因。
1.2 教師教學因素
第一,課程組織不嚴密。少部分教師不注重安排課前熱身,在學生肌肉伸展性和彈性未達到運動狀態時,便安排短跑、跳遠和球類等劇烈運動,極易造成肌體損傷。第二,課堂管理不規范。課堂教學和訓練一定要遵循訓練原則和課堂紀律,中學生尚處在少年向成人過渡的時期,心理上不夠成熟,自我約束力不強,少數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發生嬉鬧追打現象,也是造成傷害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第三,忽視安全教育。在高負荷的體育課程進行前,一方面,部分教師沒有及時向學生講解安全教育知識,導致部分學生心理緊張,另一部分學生沒有充分認識到高負荷項目的危險性,容易造成出錯,引發事故;另一方面,教師沒有認真了解學生身體健康、病史等情況,導致運動誘發疾病。
1.3 場地器材因素
第一,各類學校運動場地、設施等條件不一,以南通市通州區為例,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創建以來,98%的學校已全部建成塑膠跑道、操場,但極少數偏遠農村非定點學校仍為煤渣跑道和水平場地,如不結合場地條件開展合適的運動,也增加傷害事故發生幾率。第二,中學體育課已引入鉛球、標槍等特殊器材,訓練時教師如不進行有效組織、提醒和教育,極易導致傷害事故發生。
2.1 做好課前準備
第一,要在課前對學生加強運動傷害預防的宣傳教育和提醒,向學生講清易引發運動傷害的類型及案例,引起學生心理上的認識與重視,提高避免運動損傷的意識。同時,掌握個體情況,避免學生帶病參訓。第二,要根據體育運動規律,認真排查各類訓練課中的安全隱患,科學合理做好課程教案設計;第三,做好應急預案準備,以便及時妥當處置,確保萬無一失。
2.2 規范課堂教學管理
第一,重視課前熱身。當前,大多數學生身體素質較差,為避免出現肌肉拉傷、腳踝扭傷等情況,課前必須認真安排熱身鍛煉,讓學生進行充足的熱身運動,提高骨骼、肌肉的韌性和抗損傷能力。第二,合理安排教學。要針對學生的性別、年齡和身體條件,因材施教,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合理科學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特別是球類等對抗性較強的教學科目,必須合理把握強度和時間,避免過度運動造成損傷和傷害。第三,加強紀律管理。重點是防止發生散漫、打鬧等現象,造成意外發生。
2.3 加強運動技能訓練指導
眾所周知,在職業籃球、足球等對抗性較強的賽事中,職業運動員都是通過技能、體能的提升,積極避免運動傷害事故發生。同樣,在中學體育課教學中也應通過類似途徑,提升學生抗損傷能力。第一是合理訓練,逐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第二是訓練學生重視技能技巧。很多意外發生是因為學生對運動技能、動作不了解,在自我摸索過程中發生的。因此,必須重視相關科目動作要領和技能傳授,訓練學生養成正確的運動技能,降低危險發生可能性。
體育課是一門以體育運動為基礎的課程,主要使學生掌握體育基本技術、技能及相關保健基礎知識,達到鍛煉身體、培育品德精神的目的。體育課運動傷害事故是可以積極避免的,教師必須高度重視,通過教學實踐提高規避水平,實現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G807.3
A
1674-151X(2016)11-09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2.051
投稿日期:2016-10-17
湯春紅(1980—),中學一級,本科。研究方向:中學體育教學、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