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紅,楊 潔
(天津市紅橋區環境保護監測站,天津 300131)
?
鉛的工業污染及防治
田金紅,楊 潔
(天津市紅橋區環境保護監測站,天津 300131)
摘要:通過對重點涉鉛企業調查研究,確定鉛污染的來源,分析了涉鉛企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加大環境監管力度,完善污染監控體系;加強企業管理,加大污染查處力度;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業;規范回收渠道。
關鍵詞:涉鉛企業; 工業污染; 調查; 建議
1引言
環境中的鉛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來源,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為原因。自然來源是指火風化巖石中的礦物,例如鉛礦,閃鋅礦等釋放到環境中的鉛。人為來源是指人類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工業和交通等方面的鉛排放。人為原因是造成鉛污染的主要原因。鉛及其化合物都有毒,會造成大氣、土壤、水體的污染,是對動植物影響較大的重金屬元素之一。作為1種積蓄性毒物,鉛對人體神經、骨骼、泌尿、生殖、造血、心血管等系統均會造成傷害[1]。
我國作為世界鉛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鉛污染形勢比較嚴峻,特別將鉛作為重點防控的重金屬污染物之一。僅2014年我國鉛產量達到422.13 萬t。其中蓄電池行業是污染大戶,據推測,未來20年鉛蓄電池行業仍占主導地位。[2]但我國涉鉛企業普遍存在生產技術落后、設備現代化程度低、鉛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嚴重等現狀
2鉛污染來源分析
對某市范圍內主要涉鉛企業,重點涉及鉛蓄電池生產、再生鉛、電子及半導體制造、涂料、有色金屬加工等行業進行調查。對其中鉛污染的來源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2.1鉛蓄電池行業
鉛蓄電池行業的企業為鉛污染的主要來源。鉛污染來源于鉛蓄電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和廢渣中的所含的鉛。廢水中的鉛主要來源于酸霧凈化設備和鉛煙凈化設備定期排放的廢水。廢氣中鉛煙主要產生于熔鉛鍋熔鉛工序、鑄板工序以及裝配工序中的焊接工段,鉛塵主要產生于制粉工序、分板修板工序和裝配工序。廢渣中的鉛主要來源于生產過程中的鉛渣、鉛泥、廢極板、廢蓄電池、回收的鉛粉塵等。
2.2再生鉛行業
再生鉛行業中的鉛污染與鉛蓄電池行業相似,主要包括廢水和廢氣中的鉛污染。廢水主要來源于廢電池拆解分解系統,廢氣中的鉛煙主要來源于豎爐熔煉系統和合金鉛熔煉鑄造系統,鉛塵主要產生于無組織的逸散廢氣。
2.3電子及半導體制造行業
電子及半導體制造行業主要中的鉛污染主要來源于涉及鉛的焊接工序和電鍍工序。其中廢水中的鉛主要來源于在電子行業中電鍍工序,含鉛廢氣主要來源于焊接工序。
2.4其它行業
其它行業包括涂料制造、有色金屬加工以及衛生陶瓷制品制造等行業。這類行業中的鉛污染主要來源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鉛蒸汽和鉛塵所帶來的大氣污染。
3鉛污染主要來源及涉鉛企業存在的問題
在此次調查企業中,鉛蓄電池行業為鉛污染的主要來源,其廢氣和廢水排放量為所調查行業的廢氣排放量的56.7%和廢水排放量的51.2%(圖1)。

圖1 主要涉鉛企業廢氣和廢水鉛排放量
由此可見,加強鉛污染的治理從鉛蓄電池行業入手,能大大加強鉛污染治理的成效。此行業中環境管理狀況差異很大。其中以小企業的環境管理問題突出,成為了鉛污染大戶。大型企業雖然產量較高,但環境管理制度相對完善,鉛污染問題相對較小。在此次調查中還發現如下問題。
3.1整個行業生產水平落后,環境管理水平有待加強
鉛蓄電池行業中鉛污染風險極高,大部分小型涉鉛企業不具備污染治理設施,工作人員對鉛污染認識不深,部分大型企業的污染設施未能正常運轉,缺少應急環境污染措施,存在環境安全隱患。
3.2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難
廢舊鉛酸電池也是造成鉛污染的來源之一,但大部分人對此缺乏認識,回收舊電池成本高,并且處置成為主要難題之一。
3.3污染監控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技術和人力的原因,涉鉛企業管理存在很大問題。單憑定期性監督監測和不定期抽測的方式進行監管存在很大風險,急需建立完善的在線監測設施,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控制。對小型涉鉛企業進行關停并轉,以達到更有效的鉛污染防治。
4建議
4.1加大環境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污染監控體系
加強涉鉛企業的監督管理力度,對環境監測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包括采樣方法、監測方法等,并對涉鉛企業周邊環境開展定期監測,制定有效的環境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辦法,有效防治鉛污染事件的出現。
4.2加強企業管理,加大污染查處力度
加快推進涉鉛企業的清潔生產,不斷提高涉鉛企業的污染管理水平,對員工進行日常培訓,保證污染治理設施持續有效的運行。針對各企業制定有效的應急管理辦法,杜絕鉛污染事件的發生。
4.3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業
加快調整產業布局,嚴格區域準入,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大力推廣安全高效、能耗低、環保達標、資源綜合利用效果好的先進生產工藝,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并要求所有涉鉛企業安裝環保設施,有效防治鉛污染,并進行跟蹤檢查。
4.4規范回收渠道
從政府層面制定含鉛廢舊物料回收企業的嚴格地資格審查,制定完善的廢舊物料回收制度,并加強監管,使再生鉛行業的鉛污染控制在低水平。
參考文獻:
[1]彭楠.鉛與人類健康 [J].現代預防醫學,2004,31(1):91~94.
[2]劉靜.鉛蓄電池生產企業現場環境監測要點解析[J].環境保護,2011(18):52~54.
收稿日期:2016-04-12
作者簡介:田金紅(1982—),女,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監測分析工作。
中圖分類號:X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10-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