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洪娟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林業局 營林站,云南 芒市 678400)
?
人工濕地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謝洪娟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林業局 營林站,云南 芒市 678400)
摘要:指出了人工濕地是根據人們的需求模仿建造的濕地生態系統,它本身具有天然濕地的特點,是天然濕地的進一步的發展。對人工濕地在應用過程中常見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解決的措施,旨在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人工濕地;問題;解決措施;芒市
1引言
隨著自然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嚴重,我國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力度也逐漸加強,各地都積極加強了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在環境保護過程中,針對自然環境的自我修復能力的現狀,我國還積極加強了一些人工修復手段的應用,比如人工濕地的建設,就是一個重要途徑。芒市濕地分布在德宏州州府所在地周邊區域,類型豐富多樣,其生態系統完整,功能獨特,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加強對人工濕地的建設與保護,是生態平衡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人工濕地的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人工濕地的生態平衡功能的發揮有重要的影響,對此,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人工濕地工程的建設和保護,從而促進人工濕地作用的發揮。
2芒市人工濕地的基本概況
芒市地處亞熱帶及季雨林地區,終年豐富的熱量和充沛的降雨量形成了復雜的植被類型,芒市擁有較為全面的濕地類型,具體為:河流濕地類中的永久性河流濕地型;沼澤濕地中的草本沼澤濕地型;人工濕地類主要是庫塘、水產養殖場濕地型和水田濕地型3種。具體說來,其濕地內部的植物以東洋區種類為主,芒市有高等植物257科,2564種。屬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的39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4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17種;國家Ⅲ級保護植物18種;屬省級重點保護植物19種。境內有古樹名木13科,18屬,26種,179株,其中一級古樹16株,二級古樹22株,三級古樹141株;古樹群106群(1272株)其中一級古樹群2群,二級古樹群6群,三級古樹群96群,名木樹2群。境內水生植物、濕地植被組成較為單一,按生物學分類劃分,濕地植被以禾本科、雨久花科、蓼科、莧科、睡蓮科、唇形科為主的植物群落構成。
3人工濕地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人工濕地在實際的應用中占地面積很大,雖然是按照濕地生態系統進行構建的,但人工濕地很容易受到地質地形環境的影響,對濕地生態系統的功能產生影響。目前,芒市濕地沒有專門的保護范圍,也沒有專門的保護機構,沒有把濕地生態與資源保護列入政府的政績考核指標中,廣大干部、群眾對濕地保護意識還非常淡薄,濕地資源存在著保護與發展的矛盾,人為破壞濕地資源現象廣泛存在,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是造成濕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在濕地調查與監測、保護與建設、濕地研究和宣教、等方面都缺乏專門的資金扶持,嚴重制約了芒市濕地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當前在人工濕地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1)芒市沒有設立專門的濕地保護機構,沒有專門的濕地保護資金,是開展濕地保護工作存在的首要問題。
(2)上游林木等植被大量被盲目開發利用,下游人工濕地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改變了濕地自然生態系統;給濕地環境帶來不良影響,使原有植物群落分布格局被打破,濕地泥沙淤積狀況發生變化,破壞了濕地生態環境。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宣傳教育。在人工濕地的應用過程中后期的管理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后期管理對于人工濕地生態系統的平衡的維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加強對人工濕地的管理,但是很多人工濕地的管理效果不佳,對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當地廣大干部、群眾對濕地保護意識還非常淡薄,不知道什么是濕地,更不知道怎樣保護濕地。
(4)濕地本身的循環問題。首先,受氣候影響較大;其次,植物的種類對濕地的吸污能力有較大影響;第三,有可能發生堵塞現象。
4人工濕地應用的策略
4.1進一步強化宣傳,提高對人工濕地建設的認識
人工濕地建設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人工濕地生態系統保持平衡的重要措施。積極開展濕地宣教,是發揮濕地資源社會效益的重要途徑。對于普及濕地知識、推廣生態保護理念及倡導和諧世界觀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在人工濕地的建設和應用的過程中,首先應該要加強對人工濕地的建設與應用的重視,要廣泛宣傳人工濕地建設的重大意義,切實提高領導干部和廣大群眾的思想認識,增強干部群眾對人工濕地建設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使得領導干部群眾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人工濕地資源的建設,使得相應的補貼能夠用在相關的項目上,同時,也要加強群眾對人工濕地建設的意識,使得群眾能夠加強對人工濕地加深過程中的監督。
4.2加強人工濕地的建設
人工濕地中的資源種類較多,比如水資源、濕地資源、湖泊、沼澤等,這些都可以各自成為一個小的生態系統,對于各個部分都應該要加強管理和建設,從而促進整個人工濕地的生態平衡。第一,對于人工濕地的水資源要加強建設,比如嚴禁在人工濕地的匯水區毀林開墾或者采石、采砂、取土,禁止在該區域傾倒、堆放、填埋生活垃圾及其他廢棄物;禁止排放各種工業廢棄物等,實現對水資源的建設。第二,加強植物的選擇與種植。人工濕地是很多動物的棲息地,針對當前該人工濕地的實際情況,應該要著重加強對人工濕地內部植物的合理選擇,從而為更多的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確保濕地內的生態系統的平衡。比如針對當地的各種動物種類,可以在濕地內加強動物救護站的建設,對于那些受傷的動物可以及時進行救護,也能為動物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比如可以加強水生植物的恢復與重建,可以在人工濕地境內加強對蘆葦、蒲草、慈菇、浮萍、眼子菜等多種水生植物的種植,增加水中的有機質,使人工濕地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在進行植物選擇的時候,應該要根據氣候條件、自然環境等,加強對植物的合理配置,從而豐富濕地系統的生態環境。
4.3加強對人工濕地的管理
在人工濕地的應用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濕地生態系統的管理,比如對于一些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比如在冬季加強保溫管理,如植物覆蓋法、冰層覆蓋法等,都可以用作冬季對人工濕地進行保溫,提高人工濕地的循環力,使得人工濕地的功能得以維持。另外,在日常的應用過程中,要發揮人工濕地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加強對人工濕地的清潔,防止一些微生物的雜質對人工濕地產生堵塞,確保人工濕地循環功能的完善,使得人工濕地的生態功能不斷提升。
4.4挖掘濕地的生產功能
在可持續利用原則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濕地的土地生產功能,主要的方法是進行產業結構設計,建立適應濕地生態環境的濕地產業群,既增加其產出,又可以保護生態環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科學管理,解決濕地保護與農業開發的矛盾,全面落實芒市濕地總體規劃;加強濕地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國家、省、州、市及相關國際組織的支持,努力開展濕地保護與恢復工作提高生物多樣性,維護濕地生態平衡。為更好地發揮濕地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把芒市濕地恢復、保護和合理利用有效地結合起來。
5結語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各地都在積極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人工濕地的建設與應用是各地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任務,人工濕地的建設和應用過程中還面臨一些問題,對此,應該積極加強對人工濕地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加強人工濕地系統的修復,加強各種植物的配置,以促進人工濕地的生態平衡。
參考文獻:
[1]孔祥平.人工濕地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3).
[2]呂曉艷.人工濕地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5).
[3]陳小玉,蔣群科.淺談人工濕地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9).
收稿日期:2016-03-31
作者簡介:謝洪娟(1971—),女,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培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S1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10-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