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比較“What-Why-How”和“Why-How-What”兩種思維模式的差異,探討不同方式在流行病學教學中應用的利弊,為專業教學提供新的思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流行病學思維框架。
【關鍵詞】“What-Why-How” “Why-How-What” 思維方式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242-01
“What-Why-How”是人類對整個世界探索的一般思維過程和方式,即心理學中的問題解決過程。“Why-How-What”則源自被企業管理等行業廣泛應用的“黃金圈”理論,“黃金圈”由三個同心圓構成,最里面的一個是Why(為什么),中間一層是How(怎樣做),最外面一層是What(做什么)。每個人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其中一些人知道怎樣去做,但只有極少數知道自己為什么做所做的事情[1]。這里的“為什么”指“結果”,即“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動機是什么?” 或者說“你的信仰是什么?”。該理論建立在一定的人類生物學基礎上,大腦皮層的功能區可與“黃金圈”相互對應,也驗證了Simon Sinek 從“為什么”開始,思維方式由內向外的觀點,而大多數人思維方式恰恰相反[2,3]。而流行病學就是一門發現疾病和健康相關事件在人群中的出現的問題,通過各種流行病學方法解決問題的科學。流行病學是一種邏輯性很強的科學研究方法,也是一門應用學科[4]。與醫學的大部分課程多要求學生記憶相關成熟固定的概念、名詞及理論等[5]不同,流行病學更強調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方法。應用何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好的具備流行病思維和素養是值得當下流行病學教師思考的問題。本文旨在比較兩種思維模式在流行病學教學中應用的差異,探討更為有效的流行病學教學方法,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What-Why-How”的模式有利于學生迅速記憶概念性知識
根據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人類認識事物都是“由淺入深”,即自己比較了解的到需要理性思考的,就是“黃金圈”由外向內的過程。在流行病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也采用這種方法。如對于流行病學的定義的講授,首先給出“流行病學”這個名詞,通過英文詞根“Epi”闡述其“對象為人群”的特點;然后再通過流行病學是醫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及他與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的關系引出其研究內容、重點及最終目的,最有總結流行病學的定義,“流行病學是研究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
在對流行病學方法闡述時,也大多采用這種方法,以“隊列研究”為例,首先解釋隊列研究的概念、基本思路和特點,然后闡明隊列研究的應用,最后講解隊列研究的設計和實施步驟、實施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及如何評價該研究。這種“由外向內”(What-Why-How)的思維方法符合人們對事情的認知過程,也有利于學生記憶所學知識,但只能停留在知識層面,無法轉化成學生的技能。而且整個知識體系相對碎片化,學生能夠理解各個知識點,卻很難搭建起一個完整的流行病學思維框架。
2.“Why-How-What”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技能
流行病學作為一門方法學決定了教學和學習過程中都應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故近年來被廣泛關注的以問題、案例或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方法(PBL、CBL或TBL)為流行病學的教學提供了很多新思路,但以上諸多方法僅僅對某一部分的內容進行梳理及逆向思維的過程,仍然沒有對流行病學進行完整的闡述。
應用“黃金圈”理論,首先我們應該明確 “為什么要學習流行病學?”(Why),流行病學是醫學的分支,其目的與醫學的目的相同,即“防制疾病,促進健康”,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可以采用很多種方法(How),包括描述性流行病學中的現況研究、生態研究等;分析性流行病學中隊列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實驗性流行病學等。而流行病學的研究對象是人群,最終我們通過了解疾病或健康狀況的流行病學特征及影響因素(What)等達到我們的目的。通過“黃金圈”理論我們完整的梳理流行病學的邏輯結構,同時能夠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真正從知識的灌輸向技能和素質的培養發展。在某一章節的教學中同樣可以應用“黃金圈”理論,如在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的教學中,首先可以敘述一個經典研究實例 “吸煙和肺癌”關系的研究背景,假設情景,將學生轉換為研究者,啟發學生確定研究的目的——檢驗吸煙和肺癌的關系是否成立,且要評價該論證可靠程度如何(Why),進而通過“頭腦風暴”等方法,鼓勵學生發散思維,通過思維導圖等形式拼湊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及所需掌握的材料或資源(How),這些方案進行適時的引導和整理,即可得到教材中需要學生掌握的各種流行病學研究方法(What)。這個過程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櫻,鄭羲.“黃金圈法則”對當代高校輔導員班級管理工作的啟示[J].時代教育, 2016(4).
[2]SINEK S.Start with why: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everyone to take action[M].Penguin,2009.
[3]GORDON R K.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and the Values of Global Pedagogy[J].Education Quarterly, 2010, 68(1).
[4]肖培,崔步云.對流行病學局限性的若干思考[J].醫學與哲學:a, 2013, 34(2): 43-44.
[5]張永紅,滕國興.高校流行病學學科定位及其教學模式 [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 2004, 8(4): 309-311.
作者簡介:
趙輝(1989年1月28日-),女,漢族,新疆人,新疆醫科大學厚博學院教師,碩士,研究方向:流行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