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燕萍
跨國公司無形資產稅收籌劃研究
諸燕萍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跨國公司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跨國公司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往往會利用轉移定價等方式在各國之間進行稅收籌劃,而無形資產在這中間發揮了重要作用。跨國公司大多利用無形資產在不同公司之間的轉移進行稅收籌劃,達到少繳稅甚至避稅的效果。
關鍵詞:跨國公司;無形資產;稅收籌劃;轉移定價;避稅
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國公司的生存與發展成為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而跨國公司經營過程中涉及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何在各國稅差之下進行稅收籌劃。跨國公司一般利用無形資產在各子公司或分公司之間轉移來進行稅收籌劃。
2015年4月18日,騰訊財經報道出一則新聞:“星巴克等跨國巨頭逃稅頻踩雷,變戲法讓利潤消失”。其實早在2012年,星巴克已有類似的情況出現,自2009年起三年內幾乎未向英國政府支付過企業所得稅。星巴克主要是通過收取專利和版權費,利用分公司的供應鏈將利潤進行轉移,從而達到少繳稅甚至逃稅的效果。這不禁讓人聯想到許多知名跨國企業在利用一些非法會計手段進行逃稅。然而通過英國稅務部門的調查發現,星巴克的行為屬于合理避稅的范疇,即星巴克是在合法的情況下,利用其集團內部的無形資產轉移進行稅收籌劃,以達到少繳稅甚至不繳稅的效果。
一般而言,無形資產采用項目列舉觀來下定義。無形資產是指專利權、版權、秘密制作方法、商標、特許經營權等的資產。跨國公司一般通過特許經營權轉讓、技術轉讓和提供技術服務等方式,將高稅率國家的公司的利潤轉移至低稅率國家,從而進行有效的稅收籌劃。跨國公司轉讓無形資產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內部轉移,通過無形資產直接投資入股或者進行跨國并購。二是合作轉移,通過無形資產折價入股或者戰略聯盟共享無形資產。三是外部轉移,比如直接出售轉讓特許經營權、在銷售產品時捆綁技術服務。跨國公司無形資產轉移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無形資產的定價問題,對無形資產的轉移定價如何確定則是稅收籌劃中的一個關鍵環節。
(一)所有權分離優勢
無形資產的經濟所有權與法律所有權是可以相分離的。跨國集團公司與各分公司作為不同納稅主體人利用無形資產這一特征,通過不同途徑共同占有、分別占有等形式,將公司的無形資產在集團內部各公司之間進行優化配置,從而使得利潤由高稅率國家向低稅率國家轉移,有效地進行了稅收籌劃。
(二)成本與收益不配比優勢
企業無形資產可以通過自行研發創造或者外購來獲得。跨國公司的經營過程中一般是通過無形資產直接投資,即投入研發,自主創造無形資產來取得競爭優勢的。無形資產的研發支出分為費用化的和資本化的,資本化的研發支出的計量存在著不確定性。無形資產的成本與收益存在著嚴重的不配比現象,其成本投入的時間范圍、費用范圍,以及最終產生的效益都難以有明晰的界定。而正是這種不確定性給跨國公司稅收籌劃帶來很大的優勢。
無形資產成本與收益不配比,這給無形資產轉移定價也出了一個難題:無法準確地確定跨國公司轉移的無形資產的價值。對于跨國公司而言,這是一個進行稅收籌劃很好的空間。只要跨國公司根據轉移定價的原則和方法,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對轉移的無形資產進行合理地定價,便可以達到稅收籌劃的效果。
(三)差異化優勢
無形資產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是企業重要的經濟財富。對于跨國公司而言,無形資產尤為重要。根據海默的壟斷優勢理論,無形資產可以使得跨國公司形成自己獨特的競爭優勢,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跨國公司一般會建立內部化市場,在集團公司成員之間形成、占有和分享無形資產,達到優化配置的效果。而內部化市場的存在使得跨國公司的大部分無形資產不具有外部市場的公允價值,很難在外部市場找到相近的第三方可比交易,這使得在對無形資產進行轉移定價時具備了一定的靈活性和差異性。跨國公司進行無形資產轉移定價時便可根據企業真實情況自行決定轉移定價,充分體現了差異性優勢。
(一)優化公司整體戰略
跨國公司首要任務是制定企業的整體經營戰略,選擇適合本公司發展戰略的組織形式,比如是建立海外分支機構還是建立海外子公司。其次,跨國公司必須明確集團內部成員的功能與風險承擔的責任。最后,對于自身擁有的無形資產進行很好的統計與規劃,在跨國轉移時無形資產的范圍更加廣泛,可以考慮將客戶名單、分銷渠道等也包含在內。
(二)充分利用安全港
世界各國的稅收政策和稅率規定各不相同,有些國家和地區的稅負較輕,企業甚至可以不繳稅。因此,跨國公司可以在安全港建立受控子公司,然后將母公司的特許經營權等無形資產以內部的轉移定價轉讓給子公司。再由子公司向其他國家的關聯公司轉讓這些無形資產,從而收取使用費和轉讓費,使得獲得的利潤轉移在低稅率的子公司賬戶上,達到少繳或不繳稅。跨國公司還可以根據東道國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相應的無形資產轉讓活動。
(三)優化轉讓定價策略
無形資產轉讓定價的過程和形式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跨國公司可以加大其轉移定價方法影響因素的復雜性、模糊相關邊界及財務核算口徑,從而增加無形資產定價的靈活性,使得跨國公司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首先,跨國公司必須把握本國和其他國家的稅收法律法規,必須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合理籌劃。如星巴克公司利用無形資產進行避稅的事件雖被曝光,但英國稅務部門的調查結果是星巴克進行著合理的稅收籌劃行為。跨國公司遵守法律進行納稅籌劃將有效降低其風險。
其次,跨國公司需注重稅收籌劃的成本與效益衡量,在效益大于成本的前提下進行稅收籌劃,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
最后,跨國公司必須規范集團之間無形資產轉移的行為,減少審計風險,也可以通過控制子公司的規模來降低被審計風險。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跨國公司通常利用無形資產進行稅收籌劃,但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因此,本文分析了跨國公司利用無形資產進行稅收籌劃的原因及優勢,提出了跨國公司進行稅收籌劃的方法,并提出要跨國公司要進行籌劃風險管控。跨國公司在利用無形資產進行稅收籌劃時,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合理的范圍內達到少繳稅或者不繳稅的效果。只有在符合法律法規的條件下,才能減少跨國公司進行稅收籌劃的風險,促進企業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偉.在華跨國公司轉讓定價稅收規制的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2]湯湘希,高娟.跨國公司知識產權轉移路徑研究[J].財務與會計,2011.
[3]于玉林.無形資產概論[M].江蘇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