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萍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朱秀萍
摘要:會計信息是投資者進行經濟決策的最主要依據,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適當合理披露也是保證資本市場有效運行的基礎。然而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關的違法事件層出不窮。本文通過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背景、內容等的研究,發現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證券市場目前的發展現狀提出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信息披露
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上市公司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推動市場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會計信息串聯了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同時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合理適當披露也為資本市場高效率運轉提供了保障。然而伴隨著市場的發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關的違法事件層出不窮,嚴重干擾了市場秩序。同時也出現了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與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多種違法違規行為相互交織的情況,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由此可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明顯存在著信息缺乏完整性、缺乏可靠性、披露滯后性及不按標準披露的問題。
根據各項法律及行政法規,上市公司必須公開披露的有以下信息內容:上市公告書;招股說明書;定期報告(包括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季度報告);臨時報告。這里的報告包括財務報告,財務報告中的“四表一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財務報表附注,以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等是必須披露的。將上述提到的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應披露的內容按照會計信息的類型進行分類,應包括數量性信息、非數量性信息、期后事項、公司分部業務等四個方面。
1.會計信息披露缺乏完整性
近年來,會計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充分性逐漸增強,但值得關注的是,會計信息披露仍普遍缺乏充分完整性。大部分上市公司通?!皥笙膊粓髴n”且披露的內容也比較淺顯,主要表現為:對公司影響重大的財務事項決策、公司償還債務的能力、資金支出情況和運用效益、企業獲利情況構成等信息揭露不深入;對公司存在的潛在風險等情形予以回避,導致會計信息披露缺乏完整性、充分性。
2.會計信息披露滯后性
第一,定期報告提交滯后。依照我國《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中的規定,上市公司必須在每個會計年度的前六個月結束之后的六十日內提交年度中期報告;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后的一百二十日內提交經由注冊會計師審計過的年度報告。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會選擇在報告期限的最后30天內對外披露其年報,以盡量拖延對外報告的時間。
第二,臨時信息披露滯后。不少公司不能及時對投資者尚未知情的、今后對股價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進行披露,甚至不披露臨時報告,只披露定期報告,使不公平的交易行為有計可施。這種行為無疑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使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大大縮水。
3.會計信息披露缺乏真實可靠性
真實可靠性的缺失是當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良影響最嚴重的問題。有的上市公司由于自身種種目的,蓄意扭曲或不愿披露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運用不合法、不合規的會計處理方法,提供虛假的財務報告,粉飾經營成果和運營情況,主要表現在虛假、違法和誤導。
4.會計信息披露監管不力
第一,社會監督不力。社會監管并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還在盲目地注重形式上的合規,質檢方面仍然不顧實際情況只認準審計相關條款。
第二,政府部門的監督力度不夠。證券監管部門在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并未起到監管調控的作用,再加上我國出臺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相對來說還并不完善,對各項違規行為懲處力度不夠,一定程度上滋生了更多違法違規披露會計信息的行為。
1.會計信息披露主體的細分
一方面,各個市場主體在會計信息披露中的角色與任務應加以明確。另一方面,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應盡可能細致、詳盡。第一,應對會計信息披露中需要披露的事件作出明確的規范要求。需要規范相關法律條文,以防止上市公司逃脫披露義務情況的發生。第二,上市公司在披露某個具體事件時,應有一個數值化的闡釋。
2.上市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合理與規范,改善股權結構
第一,在董事會結構方面,應該使其結構更加合理規范,這樣可以使董事會進行決策時思路更加開闊、辦公更加高效。
第二,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對上市公司來說,獨立董事的監督作用舉足輕重。因其立場的相對客觀性與公平性,獨立董事能擔負察覺公司經營不良狀況的信號,以及對公司的違法違規及不適當的行為作出警告的責任。
第三,改善公司股權結構,使股權集中度趨于合理。股權集中制度應當恰當,不能過高或者過低,與此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建立健全對外部投資者的保護體系。
3.健全證券法規體系,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
第一,改革處罰方式。事實上,當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出現違法違規行為時,現有的處罰方式在判處經濟責罰時,受到損失的是公司所有者和投資者的經濟利益。這對于所有者與投資者嚴重缺乏客觀合理性和公平性。應健全處罰方式,使違法違規的施與者受到應有的懲罰。
第二,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治與監管力度應大力增強。激勵制度建立的同時,嚴格的監督與懲治制度同樣不可或缺,否則就不可能起到賞罰分明的作用。
4.培養和保護投資者
證券市場是一個資源分配與財富資源再分配的場所,因此,它不僅具有經濟職能,同時也具備一定程度上的政治職能。極端情形下,證券市場的動蕩甚至會造成國家政局的動蕩。另一方面,中小投資者在證券市場上處于不利位置,政府應對他們提供一些必要的保護,從而維持證券市場的正常運轉。如何對機構投資者進行良性培養、如何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對證券市場的穩健、長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希望通過本文對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深入研究,了解其經濟學理論與規范要求,探究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在此基礎上提出的一些完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和對策,能對我國證券市場乃至整體經濟的健康、穩定、長久發展起到一定的正向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周鮮華.中國上市公司盈利預測信息自愿披露理論與實踐[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1-180.
[2]本杰明.格雷厄姆,克賓塞.B.麥勒迪斯.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解讀[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1-169.
[3]韓道琴.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關系研究[J].經濟縱橫,2011,(9):110-113.
[4]劉爽.淺談會計信息質量與公司治理的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2010,(10):24-25.
作者單位:(鄭州自動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