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琪 陳曉明
淺談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王琪陳曉明
摘要:本文對會計職業道德進行基本概述,探究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析當前會計職業道德缺失的現象及影響職業道德缺失的因素,從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職業道德教育
會計職業道德是一種將社會道德與會計職業活動相結合而形成的具有調整會計職業關系、會計人員與會計行為間關系的行業行為規范,是任何一個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活動中都必須遵守和執行的重要準則。我國會計法律對會計職業道德內容作出如下闡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和強化服務。
(一)提高會計工作質量,規避會計行業不規范性行為。會計職業道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而正是由于其復雜性,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會計職業道德作為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必備的基本素質,職業道德水平的提升能夠使會計人員堅持廉潔奉公、客觀公正的原則,依法工作,充分發揮會計職能的作用,為企業和社會提供所需的會計信息,避免會計人員的違法犯罪活動,從而保證會計工作質量,維護個人、企業和社會的利益。
(二)對會計人員職業素質和職業修養具有塑造作用。當今社會的經濟發展趨勢越來越需要復合型的會計人才,對于會計人員來說,不僅專業技能水平要過硬,內在的職業道德素質同樣重要,因此會計人員只有內外兼修才能滿足社會形勢瞬息萬變的需要。會計人員通過進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提升自身職業道德修養,在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水平的同時,思想道德素質也顯著提高,從而提高其整體綜合素質,以便更好地服務于會計行業和整個社會,不斷提高會計行業的整體水平。
(三)維護經濟運行機制,建立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會計因其服務對象涉及面廣,其所提供的會計信息關系到社會經濟活動的多方利益者,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優良與否將直接影響國家、企業、社會公眾等各項利益。因此重視和強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市場經濟的平穩運行和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離不開會計,而高質量、高效率的會計工作離不開高水平、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會計職業道德能夠對會計人員產生有效的指導、評價、教化作用,從而使會計工作能夠更好地規范會計行業,維護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建立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
(一)會計法制環境缺乏一定威懾力和約束力,相關會計法規制度不夠完善。當前我國雖然已經建立了基本的會計法律體系,但其中依然存在許多不完善之處,使得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缺乏一定的保障,建設過程存在一定難度。
(二)相關配套措施不完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阻力較大。會計職業道德作為培養崇高會計行為的標桿,因此不能閉門造車,需要各方面的協調配合和相關配套措施的保證才能順利進行。然而當前形勢反映出相關配套措施并不完善,比如會計監督機制不健全等等。這些因素客觀使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效率低下、成果不佳,難以有效進行。而只有各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充分發揮各方面職能作用,才能真正實現“共贏”,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才能取得該有的效果。
(三)忽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作用。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通過后天的修養和教育而形成的,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通過會計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人為地將會計職業道德觀念進行傳達和灌輸,這是會計職業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同時對會計人員規范性的行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而當前多數培訓機構把重點更多地放在會計專業技能培訓上,而對職業道德的培養關注甚少。專業技能水平和自身職業素養不相配比導致部分高水平會計人才只注重自身利益,利用自身技能和職務之便謀取非法利益,職業道德的逐步喪失最終害人害己。這樣的個案比比皆是,可見,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會計人員從事相關工作的基本前提,而如何引起大家對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視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四)會計人員專業技能水平整體偏低。就目前形勢來看,我國會計人員多數來自于一些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和專科院校,會計高等教育人才較少,職業技能素質差異較大,整體綜合素質不高,難以適應日益復雜的經濟形勢的需要。會計人員專業技能水平的不足導致其對于會計職業道德主觀上的忽視,再者對會計制度和相關法律了解不多,缺乏自控能力和風險意識,其主觀判斷很容易失去客觀性和公正性,造成一些違法亂紀甚至是犯罪行為。因此提升社會會計人員總體專業技能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和影響。
(一)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和修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應該貫穿會計職業活動始終。在我國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可以通過參加會計職業道德講授培訓、進行定期職業道德繼續教育學習等途徑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對會計職業道德形成正確的認知,逐步提升自身的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從而從總體上提高會計職業教育水平,完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二)創建職業道德監督評價機制,發揮制度建設能動作用。會計職業道德監督評價機制是基于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設立的一套由專門的會計職業道德監督機構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規范的評價機制,利用一定的技術和手段,對會計人員職業行為進行監督和評價的制度。通過這一具有針對性的評價體系,對相關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進行定期評估,將違反誠信及不遵守職業道德的行為予以記錄,并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和激勵機制,從而引起對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視,逐漸將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深入人心。
(三)協調各方力量,實現資源配置,共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具有長期性、艱巨性的工程,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作用。首次,各級財政部門應采取多種形式進行組織推動,通過完善會計法律、法規制度,推動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其次,各單位要切實抓好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建立健全相關配套措施,如建立有效的會計監督機制。同時,可以發動新聞媒體等宣傳機構,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加強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宣傳力度,揭露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弄虛作假等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問題。
總之,會計人員僅僅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會計多元化發展的需要。復雜、多變的會計工作更需要其具備崇高的會計職業素養,培養深厚的職業道德情感。為此,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我們需要堅持并將長期堅持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提升我國會計質量,更好地與國際接軌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厚榮,周牧今.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探索[J].中國集體經濟,2013,(15).
[2]李廣超.如何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J].現代經濟信息,2013,(06).
[3]李國軍.論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與會計信息質量[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2,(03).
作者單位:(福建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