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暉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山東煙臺 264001
?
新形勢下新聞媒體角色的轉變
劉暉
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山東煙臺264001
摘要文章先分析新聞媒體在社會轉型期轉變角色時出現的問題,接著提出促使新聞媒體順利完成角色轉變的對策,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新時期;新聞媒體角色;轉變
改革開放前,我國新聞媒體的角色略顯單一,角色分化程度低,幾乎是多重角色集于一身。改革開放后,我國進入了社會轉型期,新聞媒體環境也發生了相應變化,要求新聞媒體適當轉變角色,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然而,新聞媒體在轉變角色的過程中出現了若干問題,不利于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促使新聞媒體順利完成角色轉變勢在必行。
“角色”一詞誕生于戲劇領域,后被引申至社會學領域,成了社會學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社會角色反映個體在社會中的特定地位,是構成社會群體的基本要素。在新聞學領域,新聞媒體角色源自角色理論。所謂新聞媒體,就是通過電視、報紙、雜志、廣播等渠道發布新聞信息,報道新聞事實,影響社會輿論,引導大眾意識的行為模式。我國的新聞媒體角色大致經歷了以下3個演變時期。
1)從1949年建國初期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階段,新聞媒體由黨政機關所掌控,旨在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與政策,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從這個角度而言,新聞媒體是指導社會斗爭的公開機關,是黨政機關的輿論工具,其政治作用沒有得到重視
2)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到1992年10月這一階段,新聞媒體被列為上層建筑,中共中央要求其堅持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這樣一來,新聞媒體開始被納入國家政治話語體系中
3)自1992年至今,新聞媒體開始探索與市場接軌的道路,具備一定的自主性與獨立性。政府通過資本對媒體進行管制,而新聞媒體基于利益與政府合作。
毋庸置疑,新聞媒體角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演變。在社會轉型時期,新聞媒體角色開始發生分化,即從單一功能轉變為多種功能,旨在為社會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具體而言,新形勢背景下新聞媒體角色的轉變呈現出以下一系列特點。
1)類型多樣化。從目前來看,社會中的新聞產品包括黨政新聞,主要體現為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地方新聞和黨報新聞等;民生新聞,主要以都市報為主,體現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社會新聞,囊括購物、旅游、房地產和財經等新聞;調查性報道,具有實時性特點,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調查,交代事件的來龍去脈。
2)功能專一化。如今,新聞媒體越來越專業,所以其功能呈現專一化特征,主要發揮輿論引導、宣傳和社會整合的作用。
3)地位差序化。由于受到社會資源配置等因素的影響,各類新聞媒體的地位不盡相同,有高有低,這是媒體生態的客觀反映,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在社會轉型期,新聞媒體轉變角色有其自身之義,但由于種種因素影響,新聞媒體在轉變角色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
1)角色沖突。當一個新聞媒體承擔的多種角色同時對它提出相關要求時,新聞媒體可能無法勝任,從而產生一種無措感,同時,當一個媒體同時承擔若干種角色,而這些角色的行為規范又不盡一致,也可能引發角色沖突。比如鄭州某個副局長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你準備替百姓說話,還是替政府說話?”他禍從口出,立馬被停職查辦。確實,媒體應該代表誰似乎不言自明,但媒體扮演具體角色時,往往要面臨究竟為其說話的尷尬困境。
2)角色不清。在社會轉型期,社會對新聞媒體予以易變、多樣的期待,比如由于媒體介入,一些社會問題得到妥善解決,人們就產生媒體是萬能
的想法;但如果媒體不能解決問題,大眾又認為媒體無法代表大眾利益。這就使得媒體陷入苦不能言的境遇中。
1)有機整合新聞媒體角色。在新聞媒體業不斷調整結構的情況下,要推進媒體從單一結構轉為多元化結構,促使媒體轉變增長方式,通過集團化方式獲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避免媒體內部發生角色紊亂的不良現象。
2)積極促進媒體體制改革。國家要通過一些行政手段,對媒體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形成完善的媒體規則體系,使新聞媒體完善內部功能,實現功能互補,防范信息同質、惡性競爭的局面。同時,國家可以從行政管制逐漸轉變為法律約束,將現有的有利資源進行整合,對市場需求進行重組,促使新聞媒體能更好地滿足大眾多樣化的信息需求。另外,國家還可以結合新聞媒體的具體特點,整合行政區域內的新聞媒體集團,優化四級運作模式。
3)基于微觀角度明確新聞媒體的定位。雖然我國新聞媒體還沒有完全實現市場化和產業化,但是已經具備明顯的市場機制作用。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新聞媒體要正視風險的存在,抓住良好機遇,重新定位自身。2015年中旬,國家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8%的受眾希望媒體擔任政府的監督者,62%的受眾希望媒體充當各種意見自由交流的平臺,55%的受眾希望媒體稱為老百姓的喉舌。新聞媒體定位自身角色時要充分考慮大眾意見,找到正確的方向。
總之,新形勢下,新聞媒體轉變角色已是大勢所趨,關鍵要找準自身定位,真正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應有的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嚴宏偉.“政治家辦報”對當下媒體的意義[J].新聞世界,2011(8):8-9.
[2]何騫.新聞傳媒的角色定位新論[J].孝感學院學報,2009 (S1):117-118.
[3]夏純.論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角色及要求[J].巢湖學院學報,2006,8(6):162-163.
[4]張彥文.新形勢下如何堅持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J].新聞傳播,2003(10).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10-0111-01
作者簡介:劉暉,煙臺日報傳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