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蔚
(四川省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 內三科, 四川 自貢, 643000)
?
延續護理對永久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生活質量的影響
黃蔚
(四川省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 內三科, 四川 自貢, 643000)
摘要:目的探討延續護理干預對永久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永久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先后順序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32例和對照組28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出院后接受延續性護理干預,比較2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不良反應等。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物質條件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遵醫行為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出院后6個月,觀察組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永久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延續性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出院后生活質量。
關鍵詞:永久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 延續護理; 遵醫行為; 自我護理能力; 生活質量
心臟正常起搏功能嚴重障礙時,患者需要安裝永久性心臟起搏器以維持正常心跳,但患者本身對起搏器植入存在恐慌及擔憂情緒,加上對起搏器植入后相關注意事項缺乏了解,出院后多處于情緒低落、緊張等狀態,部分患者甚至因生活方式不良造成嚴重不適感受甚至惡性事件[1]。延續性護理是針對出院后需要持續性護理指導的患者而設計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住院期間的護理信息、患者治療信息等與出院后的一系列信息隔斷,在出院后對患者生活習慣、護理能力等進行長期隨訪及干預,可增進患者對疾病及治療等專業知識的了解,提升生活依從性,改善心理狀態[2]。本研究采取隨機對照研究的方法,探討延續護理對永久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永久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的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先后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32例和對照組28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49~72歲,平均(64.39±5.88)歲,單腔起搏器5例、雙腔起搏器27例,病態竇房結綜合征22例、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7例、其他3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2例,年齡48~71歲,平均(63.75±5.63)歲,單腔起搏器4例、雙腔起搏器24例,病態竇房結綜合征21例、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6例、其他1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起搏器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住院期間接受常規教育與出院指導,包括疾病知識健康宣教、心理干預、用藥護理、飲食干預、出院后定期復診等。觀察組患者除了住院期間及出院前的健康指導外,出院后還接受延續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① 組建延續護理小組,成員包括心內科主任醫師、主任護師、主管護士、責任護士等,聘請延續性護理專家進行培訓,小組成員經培訓合格后方可進行延續性護理干預。② 量化評估,出院前收集患者資料,對患者遵醫行為(飲食、運動、服藥、自測脈搏、復診)、自我護理能力(健康知識水平、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等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個性化的延續護理方案。③ 組建“互助”QQ群、“愛心”微信群,加強患者之間、醫患之間的溝通,每2個月組織1次病友聯誼會,進行健康教育內容的學習,及時解決疑難問題。④ 電話隨訪,記錄患者住院期間的床號、住院號、治療結果、出院診斷、注意事項、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等,告知患者有專職護理人員在出院后對其進行電話隨訪,并建立電話隨訪本,出院后72 h內電話隨訪1次,第1個月每周1次,隨后每月1次,連續6個月。⑤ 家庭訪視,選擇在心臟起搏器護理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全方面隨訪,包括飲食、活動、心情、安全等,囑患者發生起搏器障礙及不適感受(頭暈、黑朦、心悸等)時及時聯系護理人員并安排入院檢查,避免進入高危磁場區域。出院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各訪視1次,囑患者在隨訪期間內有明顯不適感受即刻就醫。
1.3觀察指標
1.3.1遵醫行為:出院后6個月,比較2組遵醫行為,包括飲食、運動、服藥、自測脈搏、復診等。
1.3.2自我護理能力:于出院前、出院后6個月,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6]評估2組自我護理能力,包括自我概念、健康知識水平、自護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4個維度43個條目,采用0~4分5級評分法,滿分172分,分值越高,自我護理能力越好。量表經國內外專家檢驗,具有良好的信度,Cronbach′sα=0.756~0.867。
1.3.3生活質量:于出院前、出院后6個月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I-74)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選取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物質條件4個維度,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2結果
2.1遵醫行為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合理飲食、運動、服藥、復診等遵醫行為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干預后遵醫行為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自我護理能力
出院前,2組患者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后6個月,2組自我護理能力均顯著高于出院前,且觀察組自我概念、自護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比較±s) 分
與出院前比較, *P<0.05;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3生活質量
出院前,2組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物質條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后6個月,2組生活質量均顯著提高,且觀察組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物質條件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比較±s) 分
與出院前比較, *P<0.05;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嚴重心臟起搏功能障礙患者需及時接受永久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護理干預是否恰當與患者最終的治療結局關系密切[3]。傳統護理干預的時間截點為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在告知患者出院注意事項后就完成護理任務,但人工心臟起搏器不同于常規手術,患者在術后較長時間內均可能出現一系列不適感受或出現起搏器故障等,加上患者本身對起搏器知識缺乏了解,因此需要專業人員在術后加以輔導。
延續性護理的內涵是向患者提供集中護理、康復、預防及保健的出院后服務,使患者在住院期間接受的疾病信息和護理干預服務在出院后仍不間斷[4-5]。延續護理的主要特征為護理持續性及合作性,包括專業護理人員在患者出院后對其不適感受進行持續關注,對患者不良生活習慣進行規范,鼓勵患者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術后康復及正常生活中。延續性護理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患者主動配合,按照護理人員的指導開展正常生活,積極調整自我心態和生活習慣[6]。有研究[7]顯示,對心臟起搏器植入患者而言,出院后建立相關檔案并進行延續性護理,可大幅提高患者出院后服藥及生活依從性,并提高患者對起搏器的專業認知度。本研究結果證實了這一觀點,觀察組飲食、運動、服藥、復診等遵醫行為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心理狀態是影響患者遵醫行為及生活方式的直接因素,傳統護理干預缺乏對患者出院后的心理調節,而延續性護理在患者出院后仍持續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身心不適并予以針對性疏導,從根本上緩解了患者的憂慮[8]。同時,延續性護理通過QQ群、微信群、病友聯誼會、電話隨訪、家庭訪視等各種手段,增強了患者間溝通,使患者及家屬了解家庭護理方法,提高了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自我護理能力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與文獻[9]結果類似,提示延續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
心臟起搏異常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的最終目的是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在術后積極有效地發揮起搏器的正常功能、減少患者因異常起搏帶來的不適感受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的最佳方式[10]。由于患者遵醫行為加強,自我護理能力提高,故生活質量隨之提升,觀察組患者的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物質條件的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干預有助于加強患者遵醫行為,提高自我護理能力,進而可改善永久性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徐威, 張春霞, 趙冰, 等. 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感染患者的護理[J].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3, 15(4): 424-424.
[2]王麗麗, 郭宇. 延續護理對冠狀動脈搭橋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護士進修雜志, 2013, 28(14): 1300-1305.
[3]Ceresa F, Calvaqna G M, Patane S, et al. Cardiac perforation of the right ventricle: a rare complication of pacemaker implantation. The importance of a collaborative vision of a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team[J]. Int J Cardiol, 2014, 177(2): 621-624.
[4]黃奇花, 嚴家嫦, 李群笑, 等. 延續護理對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5, 31(6): 115-117.
[5]陸克琴. 延續護理在永久心臟起搏器患者中的應用[J]. 中華全科醫學, 2014, 12(1): 144-146.
[6]符雅明, 王海燕, 劉翠榮, 等. 社區隨訪對起搏器植入術后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 護理學雜志, 2012, 27(9): 82-84.
[7]艾力奇, 曾玉, 馮瓊. 永久性以及起搏器植入病人生活質量與自我效能的相關性研究[J]. 全科護理, 2015, 13(29): 2886-2888.
[8]Proietti R, Porto I, Levi M, et al. Risk of pocket hematoma in patients on chronic anticoagulation with warfarin undergoing electrophysiological device implantation: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J]. Eur Rev Med Phamacol Sci, 2015, 19(8): 1461-1479.
[9]張積慧, 杜莉萍, 葉綠, 等. 延續性護理對高血壓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健康行為的影響[J]. 現代臨床護理, 2012, 11(5): 14-16.
[10]劉澤琴, 李燕, 覃剛. 延續護理對喉癌患者術后生存質量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 護士進修雜志, 2013, 28(12): 1103-1106.
Effects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HUANG Wei
(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ZigongFourthPeople′sHospital,Zigong,Sichuan, 643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Methods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32) and control group (n=28).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ntinuous nursing after discharge. The self-care ability, quality of lif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 scores of physical health, mental health, 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condi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medical compliance behavio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Six months after discharge, self concept, self responsibility, health knowledge and self care skil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fter dischar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ntinuous nursing; dical compliance behavior; lf-care ability; ity of life
收稿日期:2016-03-22
中圖分類號:R 4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12-004-04
DOI:10.7619/jcmp.2016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