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驥(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2)
?
體育院校田徑專項畢業生就業現狀調查與分析①
李驥
(吉林體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22)
摘 要:文章采用問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據統計法,通過分析田徑運動的本質特點,揭示田徑運動的內涵,從學生就業角度出發對吉林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學生進行調查分析,明確吉林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人才培養目標、完善田徑課教學體系、為以后培養出高素質,能夠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田徑人才提供建議和理論參考。
關鍵詞:體育院校 田徑專項 畢業生 就業
文章就吉林體院運動訓練專業方向的田徑專項訓練培養人才的目標應該根據社會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就業形勢的需求重新準確定位,并且在分析了目前課程體系全面改革新發展趨勢的同時,也對吉林體院運動訓練專業的田徑專項學生提出合理可行的科學化改革構想與建議。
1.1研究對象
文章吉林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2014屆(200人)、2015屆級學生(119人)作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通過利用各種渠道,搜集以及整理閱讀大量的國內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教學改革的文獻文史資料,首先進行合理的歸納、總結,進而對其進行有效分析。
問卷調查法:通過對研究對象吉林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2014、2015屆學生田徑專業學生發放調查問卷了解他們的就業現狀及就業意向。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319份,實際回收315份,有效率98%。其中2014屆畢業生有效問卷198份、2015屆在校生有效問卷117份。并且為了保證問卷效果,對問卷有效度和可信度進行了效驗。
數據統計法:利用相關知識,對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學生就業困難的現狀通過總結歸納的方法進行提問并找出解決方法。
2.1吉林體育學院2014、2015屆運動訓練田徑專項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以及分析
為了了解吉林體育學院2014、2015屆運用訓練專業田徑專項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對吉林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2014屆已畢業的田徑專項學生從就業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對2015即將畢業的學生從就業意向預測及擇業標準方面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并對結果進行深入分析。
2014屆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分析,根據吉林省體院就業辦公室以及體育學院相關部門對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業2014屆198名已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見表1、表2)。
通過以上的數據調查結果(表1、表2)可以明顯的總結出,2014屆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的學生們,在畢業之后可以從事有關體育領域對口工作的學生相對較少。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的學生應屆畢業后,只有較少部分能夠進入教育部門。支教生以及公務員,由于錄用比例比較低,就業人數相對來說很少。相比較而言進入企業以及自主創業的學生比較常見。數據告訴人們,現今田徑專業人才在社會體育領域中仍然沒有相應的合理工作去向,這種結果導致了關于田徑專業的大量人才外流,許多人,畢業以后都紛紛從事與自己專業幾乎無關的職業,這種狀況如果長期如此的話,不僅會形成專業人才的浪費與流失,對我國高校運動訓練專業的發展也會形成不小的影響。
2.2 2015屆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學生的就業意向以及其擇業標準調查分析
2015屆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學生的相關就業意向,對吉林

表1 2014屆運動訓練學院田徑專項畢業生就業去向情況(n=198)

表2 2014屆運動訓練學院田徑專項畢業生就業率情況(n=198)

表3 2015屆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學生就業單位選擇意向調查情況(n=117)
體育學院即將畢業的2015屆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共117名同學同時進行了問卷調查(表3)。通過表格不難看出,大多數人會優先選擇進入學校和報考公務員,而少數人則選擇繼續深造。
2.3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學生就業環境的連續惡化情況
通過吉林省高校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就業分析的調查表明,2014年,通過對吉林省特崗教師需求崗位表的數據進行整理之后發現,吉林省公辦的基礎教育學校對于體育專業相關教師的需求量遠遠少于語文、數學、外語等文化類相關學科,并且也比不上音樂、美術等其他技能類的學科。如果細究其根源:一方面因為吉林省中、小學受到了較大的升學壓力,另一方面,學生的運動傷害事故頻發也導致了許多學校不愿意大力開展體育活動。體育嚴重課時不足、經常被挪占現象普遍、大量的存在著,這無疑嚴重的制約著對體育師資的需求。
3.1結語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受現階段嚴峻就業形勢的影響,吉林體院2014屆運動訓練專業田徑畢業生更多的是選擇了自主創業和企業部門,大多數學生與所學專業脫軌。吉林體院2015屆運動訓練田徑專業畢業生的擇業標準更加現實。絕大多數人會以薪資標準來選擇工作,而與實現個人特長相比,社會地位更加受到學生的重視。
學校就業工作缺乏實效,現在一些學校雖然加大了應該進行的就業指導課程,但關于就業指導的相關工作仍存有許多不足。
傳統就業渠道接近飽和,同時受到師范類院校及其他專業畢業生競爭,就業形勢嚴峻。
3.2建議
運動訓練專業田徑專項課程設置中可以更進一步注重市場需求,在教授傳統專項知識的同時拓展如越野行走、體能訓練等的新型田徑項目。
課程設置中可以適當增加實踐,使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學以致用。在通過理論學習充實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通過實際的實踐增強自己對所學知識的運用。
學生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應當樹立明確的自我定位,對自己的職業目標有一定的規劃。在校期間,盡可能的抓住一切學習機會,更多的掌握相關專業技能,并形成“一專多能”的狀態,在就業時也就會多一份把握。
參考文獻
[1]羅代華,杜華,彭彥銘.社會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與對策[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47-51.
[2]趙艷衡.“引導體驗式”教學模式的開發與實證分析[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0.
[3]袁麗.社會體育專業大學生擇業心理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 (18):84-85.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5(a)-0017-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3.017
作者簡介:①李驥(1984—),男,吉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