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市消防支隊 李超毅
?
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新鄉市消防支隊李超毅
摘 要:2013年開始實施《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新的會計制度對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新形勢下的財務管理要求,財務管理工作需進一步加強規范。本文對新會計制度下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具體分析,并且展開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 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問題 對策
為了配合我國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新的會計制度應運而生。它與先前實施的會計制度有著很大的出入,比如對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對資產的入賬管理更為嚴格,并且還增添了一些新的規定[1]。為了保證會計信息能夠全面反映財務狀況以及預算管理等規定,事業單位將各項經濟業務與活動全部納入會計核算。雖然有這些新舉措,但是,我國當前的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
2.1預算管理意識淡薄
很多事業單位對于預算管理工作并未給予過多的關注,因此沒有建立相關的預算管理專門機構進行預算編制,或者有的事業單位雖然設有預算管理的專門機構,但是,相關人員對此完全忽視,沒有形成通過預算管理來促進單位發展的意識;此外,有的單位預算管理編制并未形成科學的方法,整體上管理混亂。而且,傳統的預算管理編制的方法存在弊端,已經對新時期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形成了阻礙,缺乏科學的預算管理機制,對財政資金產生嚴重的浪費。比如,一些研究型的事業單位,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究,卻收效甚微,值得警醒。就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的事業單位都存在著預算管理方面的問題,這主要就是事業單位人員的預算管理意識欠缺,并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后期亟須通過有效措施來改善這種狀況。
2.2資產管理不合理
對于新制度的相關規定,很多事業單位視而不見,并沒有進行有效的落實,這也導致事業單位在資產的管理面出現嚴重問題。比如固定資產的核算極為不規范,個別事業單位經常出現未將一些固定資產納入會計核算中的現象,導致事業單位的資產不屬實,從而引發了資產重構、國有資產被侵吞的風險。新會計制度規定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以及對無形資產適當攤銷,但是,針對這一規定,很多事業單位并沒有新增“累計折舊”這一項,仍然采取先前的核算方式,這不利于會計的真實清算[2]。此外,很多事業單位沒有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定向盤點,導致某些國有資產賬目不屬實,也容易造成個別人員以權謀私,大量私吞或者移用國家財產,給我國的經濟帶來不良影響。
2.3財務風險意識欠缺
許多領導者只是單純地認為財務風險僅僅存在于投資中,而缺乏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并行的意識,對于財務風險重視不夠。因此,造成事業單位的財務內部管理不合理,這也給國家經濟帶來了不良的影響。比如:某些事業單位的個人徇私舞弊現象十分嚴重;事業單位的法人在財務報銷時具有隨意性,進行作假報銷;甚至有些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獨斷專行,導致國有資產極大浪費。此外,很多事業單位沒有設置強有力的監督機制,相互之間沒有形成相互監督的體制模式,因此,這也給一些違法犯罪行為提供了土壤。
2.4財務人員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據調查顯示,我國許多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并非是專業的財務人員,而是從其他部門調入,然后上崗履職的。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素養不高,在這種情況之下,財務管理水平很難有所提升。除此之外,很多財務人員對于會計制度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從而使事業單位在具體執行新的會計制度時有阻礙,不利于新會計制度的推行。
3.1加強預算管理的觀念,提高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水平
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水平受財務人員的觀念以及個人從業素質的影響。在事業單位的財政管理工作中,預算管理工作占有重要的位置。預算編制與執行貫徹財務管理工作相始終。因此,事業單位應該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著手:其一、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人員必須加強預算管理的意識,嚴格執行新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加強對預算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執行與監管,確保整個預算編制工作有條不紊、扎扎實實地落實到位;其二、事業單位法人應該發揮其“領頭羊”的作用,帶頭提高預算管理的觀念,并且在預算部門進行預算編制時積極響應與配合,給他們提供及時與準確的賬目信息,從而使預算編制工作得以高效地開展[3];其三、加強對預算管理部門的定期定項檢查,實現有效地監督,從而促使該部門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其四、實行獎罰分明的鼓勵機制。對于那些在預算管理過程中積極配合并且嚴格執行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給予獎勵,提高他們預算執行的積極性。對于在預算管理編制工作中不認真落實,甚至干擾正常工作進程的人給予相應的懲罰,從而警醒事業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加大各自的預算執行力度。
3.2加強資產運行管理制度
資產是事業單位得以持續運行與發展的保障,因此,加強對其管理是事業單位發展的必由之路。事業單位應該不斷提高固定資產的管理水平,從而確保國有資產得以安全發展,關于具體的措施有兩個方面:其一,成立管理固定資產的專門機構,或者形成完善的個人責任機制,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確保資產數據的準確,從而避免造成事業單位的損失,甚至是國家經濟的損失;其二,認真執行預算編制,做出相關預算,在進行采購或者進行投資前,要充分聽取事業單位各個部門的意見,從而做出正確的決定,避免對國有資產的浪費。
3.3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機制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并不是毫無風險的,相反處處都存在著風險。只要出現一點點的小失誤,就會造成財務風險以及極大的損失。因此,事業單位需要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加強管理工作的風險意識,時刻保持警惕,逐漸完善健全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在財務風險管理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完善關于財務風險的監控、評價以及預測的預警機制,將財務風險盡可能扼殺在搖籃狀態。除此之外,還應該形成對財務風險應急處理的有效措施,確保在發生財務風險之時,能夠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事業單位瞬間處于停滯狀態,從而確保事業單位得以正常運營,將財務風險帶來的損失降到最小化。降低財務風險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建立財務風險基金,這對事業單位有借鑒意義。
3.4轉變財務管理理念,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
財務管理水平與財務人員的觀念以及專業素養分不開。如今,我國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進行了改革,很多管理觀念以及規定都有很大的變動。因此,事業單位人員應該緊緊跟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對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適時地做出相關的調整,并且不斷地學習新的財務管理知識與方法,不斷提升自己財務管理的水平。具體有這幾個方面:其一、對于新實施的會計制度進行仔細認真的學習,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及規范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其二、定期對事業單位人員進行財務管理的培訓,并且聘請財務專家進行講解指導新的會計制度,不斷加強對事業單位人員關于財務管理知識的學習與更新,優化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其三、事業單位工作者應該加強自身的道德素養,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水平,敬崗愛業、嚴格自律。
綜上所述,在新會計制度推行下,我國事業單位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就需要事業單位在新的形勢下,結合自身的發展特點,不斷吸收新會計制度的優點,提高自身財務管理的水平。并且,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事業單位在新會計制度財務管理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這包括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財務風險以及財務人員素質這些方面。但也有相應的解決之道,需要事業單位通過不斷的探索,走出一條持續發展之道。
參考文獻
[1] 謝新景.新會計制度下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財經界,2013(18).
[2] 馬金華.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初探[J].黑龍江科學,2014(08).
[3] 李光柯.基于新會計制度視角下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5(11).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4(c)-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