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050-01
興趣是一種特殊的心理傾向,《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把興趣看成是一種“積極地情緒狀態”。葉弈乾等主編的《普通心理學》一書指出興趣是指個體力求認知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心理傾向。它表現為個體對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力求認識某種對象或參與某種學習活動的需要。祝蓓里、季瀏在《體育心理學》中認為,所謂體育興趣是指學生力求積極認識和從事體育活動或身體鍛煉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基本動力之一。依據學習興趣和體育興趣的定義,可以認為體育學習興趣就是學生積極認識體育活動并參與體育學習的心理傾向。體育興趣是在體育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一個人的體育興趣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其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了興趣,才能使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以達到教育的目的。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體育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加強學習目的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知
想要充分理解體育的重要意義,就要從思想上入手。學校是一個育人圣地,思想教育更是基本育人方式。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甚至是老師更注重“主科”學習,認為文化課的學習更為重要,不重視體育鍛煉。有的家長為孩子安排其他課程學習,學生幾乎沒有鍛煉的時間;有些老師為了取得更高的文化課分數,占用體育課時間來進行課程輔導,讓同學們對體育課更加不重視,也影響了體育課程進度。作為體育教師,我們首先就要加大體育宣傳力度,樹立起“體育光榮”的思想觀念。體育的學習,不僅是為了個人身體健康,更代表祖國形象。學生認同體育的同時,帶動家長重新審視體育,也使得各科老師不再對體育進行干涉。
二、合理安排教材內容,滿足學生的興趣需要
所謂合理安排教材內容是指教材的內容、難度應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符合學生認識的一般認識規律,同時還應考慮前后教材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努力做到使前教材對后教材的學習具有良好的遷移作用。例如,初中七年級的學生(11-13歲)具有好奇、好動、好學、愛好不穩定、神經系統易疲勞、肌力差、模仿性強易受教師影響等特點,不宜安排超長距離賽跑、大力量練習、靜力練習及其他緩慢的練習,如太極拳、氣功等。另外,開發校本資源是體育教學改革非常重要的一項舉措,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措施,激發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并給予隨時指導和點撥,讓學生充滿熱情地開展體育鍛煉。
三、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并適時以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到活動過程中,這樣才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有效活躍課堂氛圍的目的。例如,在進行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技術教學時,在組織學生投籃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并讓小組之間進行投籃比賽,看哪個小組表現最好,最能體現同學之間的互助合作,教師也可參與其中,然后由評委打分。通過這種活動,不但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而且與老師的共同比賽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基本動作要領,命中率大大提高。實踐證明,當學生在征求是否希望老師參與到活動中時,贊同率達到80%以上,這足以說明,學生喜歡教師像朋友一樣對待他們,可見教師的言行舉止對于學生積極性的引導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要及時指出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優點和缺點,當學生取得成功時,教師要給予及時表揚,當學生失敗時,教師要鼓勵他們繼續努力,不要氣餒,并指出其中的不足。如果教師的言行過于激烈,不但不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善于把握自身的言行,為學生做好榜樣。
四、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教師必須具備創新意識,只有這樣,教學中才能從實際出發,不斷創新,改革教法、學法、課堂組織結構,做到既符合學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又“堂堂有別,課課有異”,使學生對每次課都保持新奇感和強烈求知欲,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耐久跑容易使學生感到單調枯燥,素質練習使學生感到重復乏味,教師可以利用障礙跑、自然地形跑、追逐跑、讓距跑等形式的變換來發展學生耐力;在素質練習中,伴有計時、計數的小型比賽和同一素質不同方法的練習,都會相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會感到教學內容有變化,學習之中有競爭和興趣。再者,也可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通過電教媒體和計算機豐富功能以及聲、光、色、形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影響,滿足他們旺盛的求知欲和強烈的獵奇心理,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和激情。
五、優化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讓學生得到快樂
教學評價必須堅持因人而異、客觀對待的基本原則,不能只是盲目遵從測評分數對學生進行片面評價。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也要采取學生的自評及學生之間的互評相結合的評價策略。例如,在測試中長跑的練習中,我們可以安排學生來擔任計時員,教師只進行適當監督指導;在評價鉛球、實心球、跳遠等項目時,我們可以事先把與學生實際相符合的數據畫出來,這樣學生一完成測試就能知道自己的成績。在教學評價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適當交給他們一部分評價權。在評價內容方面,除了測試基本素質外,對學生各自的擅長項目也應進行充分考慮,因為它們一般是學生非常喜歡和感興趣的項目,我們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在這部分項目表現出來的熱情和積極性,鼓勵他們揚長避短,畢竟評價不是最終目的。除了這些外,需要我們格外留意的還有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適當降低那些體質差的學生的練習難度,以幫助他們建立起自信心,為他們的進步創造機會,使他們真正體會到學習體育所帶來的巨大樂趣。
總之,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至關重要,激發興趣的途徑和方法多種多樣,重要的是要找出學生對所練習內容缺乏興趣的癥結所在,采用相應的激情方法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