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盛榮
摘 要: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做好識字教學對低年級生學習其他科目也有重要意義。但由于學生素質良莠不齊,識字過程又比較枯燥,使得識字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低年級語文教師必須創造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才能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4-264-01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低年級要注意“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愿意識字,喜歡識字,逐步形成識字能力,為自主識字,大量閱讀打好基礎。學生對識字產生了興趣就等于擁有了無窮的力量,他們會自覺地克服很多困難,想方設法抓住一切機會識字,并且學以致用,自得其樂。
一、樹立正確觀念
識字,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對漢字或其它類型的字進行掌握的過程,其重點不是教會學生某一個字、某一個詞,而是培養學生一種識字技能及本領。具體分析如下:
1、重視漢字結構分析。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初始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對漢字的基本結構、筆畫筆順、偏旁部首等進行分析,讓學生理解漢字的基本特征,初步把握學習漢字的規律,從而形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教會學生對合體字進行分解。低年級階段,學生接觸到的合體字較多,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把獨體字與合體字進行一番對比或者分解,使合體字變得簡單化。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把漢字結構和偏旁部首的認識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分解合體字。如教學《雨點》一課,把“井”和“進”、“包”和“跑”進行對比,讓學生細致的觀察,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對合體字與獨體字的聯系做初步的認識。
3、引導學生細致的觀察形近字。形近字很容易導致學生記憶的錯誤。因此,在學習生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形近字之間的區別做出準確的辨別,以此促使學生更快的記住新字。如學習“溉”字時,把以往學過的“概”字提出來進行一番對比,學生就能清楚的了解兩個字之間的區別,這樣既強化了“概”字的記憶又學習了“溉”字,同時減少了學生識字時的錯誤。
二、改革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游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
1、做動作,猜詞語。低年級的課文中,有大量的生字詞可以通過人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并且經過做動作,學生已經將字放在自己的腦海里進行了內化,這樣一來會記得更牢。如在教學《操場上》的生字,上課前,我把要學習的“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這六個詞語寫在紙條上,讓學生讀熟。做游戲時,讓學生看了紙條后,通過自己的理解把文字轉化為動作讓其他的小朋友來猜,猜對了得分,猜錯了則要扣分。通過動作,為什么“打、拔、拍”是提手旁,“跳、跑、踢”是足字旁,答案都明明白白地寫在了孩子們的臉上。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興趣盎然地識字,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成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2、開火車的游戲法。這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游戲方法。但是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的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通常,在識字一開始,我會運用開火車的形式,了解一下學生對這些生字的熟悉程度,這樣教學時就可以側重地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在鞏固環節,我也會使用開火車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鞏固和及時的補強。在游戲方法上我也進行了“改良”,一開始,我先用掌聲和學生進行互動,“火車火車往哪兒開?”、“火車火車往這兒開!”,而且形式也多樣了。形式多樣、操作簡單的開火車游戲法,給識字過程帶來了調劑,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益處。
三、凸出學生主體
在現在的低年級學生中,有相當部分學生在家長的輔導下對生字以及各方面知識的掌握已超出課本要求的范圍,所以當新授識字時,出現新的獨體字和偏旁部首,教師就可以利用這部分學生,充分發揮他們超前的能力和表現欲,如學習“冷”字時,出現新的獨體字“令”及新的偏旁部首,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啟發引導,順利地讓這部分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將這些新知識傳授給其他同學們,這樣在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的同時,更激發了他們渴望掌握更多知識的熱情、興趣,這樣,不僅讓學生充分展示出特殊的才能,同時還使其他學生輕輕松松地達到認字識詞的目的,并有助于把基本強制的教學過程同孩子們在活動中體驗到的自由選擇時的那種情感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為學生們不同的愛好、特長及其他潛能的表現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四、聯系現實生活
漢字的創造來源于生活,識字教學也應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書,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漢字,教育低年級學生識字應注重重復記憶,讓所學的字無數次的重現于學生眼前,只有留心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這樣才能處處把字識。日積月累,天長日久,識字的數量就會與日俱增。
語言文字來源于生活,最終還是應該回歸生活。陶行知先生說過:“文字只是生活的符號,要與生活連結在一起。”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而且對于生字的實際應用也有很大的幫助。生活中的資源很多,教師要創設生活中識字的機會,進行實踐性的識字教學,,比如,學生去超市購物,貨架上的商品與價格標對應,讓學生比照著去記憶。把識字與認識物體有機地結合,就是一種不錯的識字方法。學生在上學路上、玩耍時都可以認識到很多漢字,還可以帶領學生走近大自然,看到各種植物,學生會聯想到不同植物名詞的漢字、顏色的漢字。教師問學生:“這是柳樹,是綠色的,它們怎么寫呢?”學生會積極地回答。
總之,對于低年級識字教學,教師必須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和途徑,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學會新字,不但教會了學生知識,讓學生獲得成就感,還培養了低年級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有利于開闊學生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