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靚靚
遼寧高壓電器產品質量檢測有限公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與整合
龍靚靚
遼寧高壓電器產品質量檢測有限公司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 ,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已經進入了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市場的需求,我國從1999年開始,就將計算機及應用和計算機軟件合并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文結合該專業的培養目標,分析了該專業的專業特色、課程體系、及其培養要求,目的是為了促進該課程專業體系的優化和整合。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計劃;課程體系
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范圍可以說已經遍及我國的每一個角落,涵蓋到了所有的領域。針對于這一現象,我國的高等院校應該重視對計算機科學與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與整合工作,應該在新的歷史形勢下,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高尖端人才。本文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開始分析,然后提出了該專業所需的特色和培養要求,最后給出了較為科學的課程體系構建的方案,希望對高等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發展有一定幫助。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科學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學生在實踐中要想適應計算機科學快速發展的特點,一方面,必須要求他們加強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他們自身的適應性能力,要了解計算機各零部件的組成及其配置,并且能夠到達熟練運用的程度,同時還要求他們具備相應的團隊協同能力與良好的溝通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計算機學科的高速發展,還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所以,高校在進行計算機學科教育時,必須注重對學生內涵的培養,注重對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在增強他們理論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還要擴展他們的知識層面,培養他們的創新創造能力。21世紀的今天,市場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高層次人才,是具備較高理論基礎知識和較強專業技能的全方位優秀人才,要求他們不僅要有良好的創新創造能力,還必須是素質過硬﹑專業能力過強﹑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能夠全美發展的高尖端人才。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顯著特點就是應用領域很廣﹑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因此,高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應該掌握以下的專業知識: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數學物理知識﹑從事計算機軟件﹑信息技術應用﹑計算機網絡知識等,這些領域的知識是按照專業的培養目標來進行歸納劃分的。對此,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些領域的知識,我們必須提出相對應的培養要求,這些要求主要有:第一,應系統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這些知識將是今后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第二,能夠掌握信息系統的軟件設計能力,并具備有初級的系統分析能力;第三,掌握初步的網絡系統規劃設計與計算機的工程技術﹑運行管理﹑維護等能力;第四,要求對計算機的實際應用方法能夠準確掌握,并且要求培養出具有良好溝通能力和具備團隊協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第五,能夠準確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狀態,能夠對未來的發展方向精確把握和準確定位;第六,要求學生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找等方面的方法并且具備有獲取所需知識的能力,同時培養他們科技寫作的能力;第七,具備能夠獨立完成計算機專業外文資料翻譯的能力。
3.1 了解市場背景,完善教學內容
高校在進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育時,應該了解市場的背景,根據不同類型的學生制定較為不同的培養方案,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選擇較為合理的培養方法和技巧,在把握教學目標的同時,擴充學生的專業知識面,如此,在“因材施教”的思想指導下,可以使得大部分學生得到良好的培養和長足的發展,最終成為我國各領域的專業化人才。
3.2 制定科學化的培養模式
對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僅要重視他們理論知識的培養,還有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整體專業素養。因此,必須對他們進行準確定位,然后制定一個適合他們的科學化的培養模式,這個模式所包含的內容主要有:基本的理論﹑專業化的知識﹑實際操作的技能。其目的就是要求他們具有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將他們培養成計算機的教育教學﹑科研開發以及管理層面的高尖端人才。具體就是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分別制定科學化培養模式,可以是先理論再實踐,也可以是理論結合實踐的培養模式,目的都是為了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如此,不僅可以為社會輸送高質量的人才,還可以提高高校的教學水平。
3.3 加強實踐教學,實現校企合作
當前,我國高校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教育教學與社會實際情況嚴重脫節,形成了高校畢業生難找工作和企業急需專業性人才的尷尬局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高校應該加強實踐教學工作,努力促成校企之間的互利合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一門偏重于實際操作的學科,因此,高校應該定期的開設實踐課程,積極的與社會企業相聯系,了解企業所需的人才,對學生進行定向化的培養。同時,為了讓學生真實了解本專業的發展趨勢,高校應該定期請企業負責人來校舉辦專題講座,如此學生能夠及時的獲取第一手資料,為他們學習指明了道路,也為他們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了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雷景生,康耀紅,鐘聲.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與整合[J]. 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4:359-361+365.
[2]徐欽桂,李勇,歐陽驥. 基于CDIO地方高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研究[J].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4,v.21;No.7901:103-108.
[3]劉炬.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與整合[J]. 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No.31407:212.
[4]張繼成,杜松江,張佳.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的研究[J]. 通訊世界,2015,No.27819:283-284.
[5]紀南. 試論中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優化與整合[J]. 才智,2012,27:204.
